悬架支撑罩板和悬架支撑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15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部等不得不设定到前悬架支撑罩的上端弯曲部,以便前弹性支撑板的凸部、以及前悬架支撑罩的上端弯曲部彼此不会干涉。因此,同样在那种情况下,会出现如上述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0065]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悬架支撑罩板10的刚性能够由其本身设定,从而不需要将用于悬架支撑罩板的加强结构布置在支撑罩主体38侧上。因此,如上所述,能够提高设计悬架支撑罩板10和支撑罩主体38的自由度。
[0066]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作用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描述。
[0067]〈第二实施例〉在图7中,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悬架支撑罩板110以立体图形式示出。在悬架支撑罩板110中,在跨越悬架固定部56来彼此面对的一对凸部62之间的部位形成为厚部112。即,在一对凸部62之间的部位中,悬架固定部56、弯曲部42、以及在悬架固定部56和弯曲部42之间的部位由厚部112构成。在厚部112中,厚部112的厚度增加了。除上述之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0068]在此悬架支撑罩板110中,由于在跨越悬架固定部56来彼此面对的一对凸部62之间的全部部位形成为厚部112,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对于来自前减振器48的向上载荷的刚性。
[0069]〈第三实施例〉在图8中,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悬架支撑罩板120以立体图形式示出。除悬架固定部56没有由厚部64构成之外,悬架支撑罩板12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构成。
[0070]在此悬架支撑罩板120中,代替的是,没有由厚部64构成悬架固定部56,通过跨越悬架固定部56来彼此面对的一对凸部62,悬架固定部56的刚性、以及板主体40的表面刚性得到确保。由此,能够实现重量减轻。
[0071]〈第四实施例〉在图9中,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悬架支撑罩板130以立体图形式示出。在此悬架支撑罩板130中,与第二实施例相似,悬架固定部56没有由厚部64构成。进一步地,在此实施例中,弯曲部42的全部由厚部132构成,且厚部132在板主体40的整个圆周范围内形成。在厚部132中,厚部132的厚度增加了。在图9中,带点部是厚部132。
[0072]在此悬架支撑罩板130中,弯曲部42的全部形成为厚部132。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从弯曲部42起的变形。
[0073]〈实施例的补充说明〉在各个实施例中,应用了如下构造:凸部62布置在悬架固定部56的在板主体40的周向上的两侧上。然而,本发明没有限制于此,而是可应用如下构造:凸部62布置在悬架固定部56的在板主体40的周向上的一侧上。
[0074]进一步地,在各个实施例中,应用了多个凸部62从中央侧向板主体40的外周侧径向延伸的构造。然而,本发明没有限制于此。例如,可应用跨越悬架固定部56来彼此面对的一对凸部62以平行方式延伸的构造。
[0075]进一步地,在各个实施例中,应用了如下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在厚部64、厚部68和厚部112中,由金属板制成的板主体40的厚度增加,该厚度是厚部64、68、112的厚度。然而,本发明没有限制于此。例如,可应用如补丁件等的加强构件接合至金属板制成的板主体40中的悬架固定部56的构成部位的构造,或可应用通过由压铸件制造的板主体40来使悬架固定部56模制得较厚的构造。进一步地,例如,可应用如补丁件等的加强构件接合至在金属板制成的板主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构成部位的构造,或可应用通过由压铸件制造的板主体40来将弯曲部42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较厚的构造。
[0076]进一步地,在各个实施例中,可应用如下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凸部62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板主体40的厚度减小的薄部。即,在能够确保与中性轴距离开的位置处的厚度的凸部62中,由于断面惯性矩增加了,因此即使厚度通过所述薄部减小了,也能够确保刚性。由此,能够有效地实现重量减轻。
[0077]除了上述之外,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能够实施本发明。进一步地,不言而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没有限制到上述的各个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悬架支撑罩板,包括: 板主体,其由金属板制成,所述板主体是车辆的悬架支撑罩的上壁部的一部分; 悬架固定部,其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所述悬架固定部固定至悬架的上端部; 弯曲部,其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的所述悬架固定部的外周侧上;以及厚部,其是所述悬架固定部和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厚部比所述板主体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其中 所述板主体包含从所述板主体的中央侧延伸至外周侧的凸部,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悬架固定部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其中 所述板主体包含一对所述凸部,所述一对凸部跨越所述悬架固定部来彼此面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其中 所述厚部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的所述一对凸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其中 所述一对凸部延伸至所述弯曲部,且所述厚部布置在所述弯曲部中的所述一对凸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其中 所述厚部包含渐变部,其中所述厚部的厚度在所述渐变部中逐渐变化。7.—种悬架支撑罩板,包括: 板主体,其是车辆的悬架支撑罩的上壁部的一部分;以及 悬架固定部,其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所述悬架固定部固定至悬架的上端部,所述悬架固定部比周围区域厚。8.—种悬架支撑罩板,包括: 板主体,其是车辆的悬架支撑罩的上壁部的一部分; 悬架固定部,其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所述悬架固定部固定至悬架的上端部; 弯曲部,其布置在所述板主体中的所述悬架固定部的外周侧上;以及 厚部,其布置在所述弯曲部中,所述厚部比周围区域厚。9.一种悬架支撑罩,包括: 支撑罩主体,其与车辆的骨架构件接合,所述支撑罩主体将悬架的上部侧容纳在所述支撑罩主体的内侧;以及 依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支撑罩板,所述悬架支撑罩板附接至所述支撑罩主体的上端部。
【专利摘要】在悬架支撑罩板(10)中,在由金属板制成且是悬架支撑罩的上壁部的一部分的板主体(40)中,布置有三个悬架固定部(56)。三个悬架固定部(56)固定至悬架的上端部。进一步地,在板主体(40)中,弯曲部(42)布置在三个悬架固定部(56)的外周侧上。在这样的悬架固定部(56)和弯曲部(42)中,通过从悬架输入的向上载荷,可能产生应变。然而,在悬架支撑罩板(10)的悬架固定部(56)和弯曲部(42)中,布置有厚部(64,68)。厚部(64,68)比板主体(40)厚。
【IPC分类】B62D25/08
【公开号】CN105683029
【申请号】
【发明人】五嶋俊弘, 伊藤大辅, 小坂直哉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9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