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14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固定导管架包括固接在第二支撑竖直部的固定导管竖直部、用于引导管材倾斜滚落的第一导管倾斜部和开有斜槽的第二导管倾斜部。
[0018]优选地,所述斜槽设置个数为两个,包括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导管架的第二导管倾斜部两端部附近,所述滑轴包括与两斜槽分别对应配合的第一滑轴和第二滑轴,与第一滑轴螺纹配合的螺母是蝶形螺母。
[0019]优选地,所述滑动压料板包括滑动压料倾斜端部和与支撑倾斜部保持平行设置的滑动压料倾斜底部,滑动压料倾斜端部可在滑轴调节下移动到其与第一支撑竖直部之间的间隙仅可容纳一根管材直径大小通过,所述滑动压料倾斜底部可在滑轴调节下移动到其与支撑倾斜部之间的间隙仅可容纳一根管材直径大小通过。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竖直部上设有用于限制管材跳出托料压料机构的第一倾斜挡板,所述第一倾斜挡板包括固接在第一支撑竖直部上且斜向上设置的第一倾斜部和与第一倾斜部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
[0021]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管材通过固定导管架滚落到支撑倾斜部,在滑动压料倾斜端部与第一支撑竖直部之间剩余的空间由于管材多且滚动速度快容易出现两管材叠加卡位,使得卡死在该空间不能再滚动,故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支撑竖直部上设有用于防止管材叠加卡位的第二倾斜挡板,所述第二倾斜挡板包括固接在第一支撑竖直部上且斜向下的第二倾斜部和与第二倾斜部连接为一体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斜向上设置,通过第二倾斜部的斜面缩小管材可容纳空间,且给管材一个斜向下的反作用力加速其滚落。
[0022]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两在机架上下设置的上齿轮和下齿轮,所述下齿轮由卸料电机驱动旋转,上下齿轮连接了链条,所述链条通过升降滑动件支撑连接了一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在链条和升降滑动件作用下可沿导轨上下滑动升降,所述横梁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卸料件,所述卸料件包括固定在横梁支架上的固定座和可绕固定座转动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连接了一横向放置的倒Y型件,所述倒Y型件包括与转动部连接的横段和位于横段中间且斜向上设置的长斜段,所述横段与长斜段形成的钝角空间区域用于支撑放置套袋好的管材束,且横段尾部设有防管材滚出的短斜挡段;当长斜段上升到机架顶部并顶到机架,长斜段和横段形成的锐角空间区域会跟转动部一起向下转动,而钝角空间区域则向上转动从而驱使管材斜进外部的装料架。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4]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管材包装的全自动化,捆扎和套袋机构位于同一水平轴线设置,整体结构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大批量设备集中进行管材包装;
[0025]2.托料压料机构中只需要调节滑槽在斜槽的位置就可以便捷调整滑动压料板与第一支撑竖直部和支撑倾斜部之间间隙,控制管材有序滚动,节省了人工调节时间;
[0026]3.设置第二倾斜挡板能够防止管材在滚落过程中出现叠加卡位情况;
[0027]4.捆扎机构整体结构简单,捆扎过程平稳,噪音低,管材捆扎缠绕成束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29]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30]图3: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31]图4: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32]图5: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放大图;
[0033]图6:本实用新型翻料架与托料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本实用新型托料压料机构局部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5]图8:本实用新型托料压料机构附加管材结构示意图;
[0036]图9:本实用新型捆扎机构立体图一;
[0037]图10:本实用新型捆扎机构立体图二;
[0038]图11:本实用新型捆扎机构主视图;
[0039]图12:本实用新型捆扎机构A-A剖视图;
[0040]图13:本实用新型套袋机构主视图;
[0041]图14:本实用新型套袋机构立体图;
[0042]图15:本实用新型卸料机构的局部结构不意图;
[0043]图16:本实用新型卸料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5]实施例: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机,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上设置有翻料架11和托料压料机构12,所述翻料架11位于托料压料12上方,用于引入外部待捆扎套袋的管材,并将管材翻入托料压料机构12中,所述托料压料机构12用于控制管材有序滚动,所述托料压料机构12后方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轴线的推料机构18、捆扎机构19和套袋机构20,管材在推料机构18推动下先在捆扎机构19进行捆扎,再在套袋机构20进行套袋,套袋后的管材通过可升降的卸料机构21卸进外部的装料架22。
[0047]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推料机构18包括设于托料压料机构12后方的第一推料槽49和第二推料槽50,且它们同一侧设置有下导轨53,所述第一推料槽内设有第一推料块54,所述第一推料块54连接了第一滑块座55,所述第一滑块座55固接了第一同步带,且第一滑块座底部安装在下导轨53上,所述第一同步带在电机控制下移动,并同步带动第一滑块座55在下导轨53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推料块54可从第一推料槽49移动到第二推料槽50;所述第二推料槽50上方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上导轨56、第二滑块座57、下杆气缸70和推杆52,所述上导轨56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第二推料槽50上方,所述上导轨56上安装有第二滑块座57,所述第二滑块座57连接了下杆气缸70,所述下杆气缸70连接了推杆52,所述下杆气缸70用于驱动推杆52下降到第二推料槽50内,所述第二滑块座57由电机和第二同步带驱动其在上导轨56上滑行,且在滑动过程中带动下杆气缸70和推杆52在第二推料槽50内移动。
[0048]所述推料机构工作原理:从托料压料机构落下的待捆扎套袋的管材进入第一推料槽内和第二推料槽内,然后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滑动座滑动,从而驱动第一推料块推动管材从第一推料槽内往第二推料槽方向移动,第一滑块座可以滑动到第二推料槽内,使管材被推进捆扎机构去捆扎,但由于第一滑块座在导轨滑动的距离有限,而同一水平轴线上还要套袋,管材还需要往套袋机构继续推进,因此采用推料组件继续推进管材,下杆气缸驱动推杆下降,然后通过电机和第二同步带驱动第二滑动座带动它们继续推动管材捆扎和套袋,这种结构实现了管材捆扎和套袋位于同一水平轴线,实现自动化捆扎套袋,且节省了现有技术中间很多繁琐的转运工序。
[0049]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翻料架11包括四条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的导管道16,每条导管道16—端设有引入外部管材的导管口,另一端设置有斜挡板17(图中只在一条导管道画出)。
[0050]所述托料压料机构12设于翻料架11下方的第一支撑竖直部1、第二支撑竖直部3和与固接在它们之间的支撑倾斜部2,所述第一支撑竖直部I和支撑倾斜部2之间形成一钝角,使管材可以在支撑倾斜部2斜向滚落到捆扎包装工位9去,所述支撑倾斜部2上方设有用于引导管材倾斜滚落的固定导管架4,所述固定导管架4内嵌有与支撑倾斜部2保持平行设置的滑动压料板5,所述固定导管架4上开有两个斜槽,分别为第一斜槽6和第二斜槽1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