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41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光面;211、第一凸起结构;22、导光板的第三表面;221、卡位结构;3、光源固定带;4、遮光带;
5、胶框;6、定位结构;61、支撑架;7、第一固定单元;71、第一固定板;72、连接板;73、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单元;81、上定位片;811、第二凹槽结构;82、中定位片;821、第五凸起结构;83、下定位片;84、卡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单元1、导光板2、设置在所述光源单元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定位结构6,光源单元I固定于定位结构6的一侧,导光板2固定于定位结构6的与光源单元I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以防止光源单元I和导光板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图中未示出),光源单元1、导光板2和定位结构6均设置在胶框上。
[0034]其中,光源单元I包括LED灯12和承载条11,LED灯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LED灯12均匀的沿承载条11的长度方向排列,LED灯12的数量可根据承载条11的长度进行调整,只要能起到为显示装置提供光源的作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0035]定位结构6包括支撑架61和位于支撑架61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单元7和多个第二固定单元8,第一固定单元7和第二固定单元8分别位于支撑架61的两侧并与支撑架61连接,第一固定单元7用于固定光源单元I,第二固定单元8用于固定导光板2,第一固定单元7和第二固定单元8相对设置,承载条11卡设于第一固定单元7中,导光板2卡设于第二固定单元8中。
[0036]请结合图3,支撑架6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单元7和多个第二固定单元8,每个第一固定单元7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每个第二固定单元8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第一固定单元7和第二固定单元8是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的,承载条11卡设于第一固定单元7中,多个LED灯12面向导光板2设置。当然,每个第一固定单元7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不相等,每个第二固定单元8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可以不相等,在此不再赘述。
[0037]第一固定单元7包括第一固定板71、第二固定板73和连接板72,第一固定板71的形状为倒U型,第二固定板73的形状为U型,倒U型的第一固定板71的一条长边与连接板72的一端连接,U型的第二固定板73的一条长边与连接板72的另一端连接。当然,倒U型的第一固定板71的两条边可以是等长的,U型的第二固定板73的两条边也可以是等长的,在此不再赘述。
[0038]请参照图4,图4为第一固定单元7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是对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的形状均可看成U型,只是U型的开口方向相对,即第一固定板71的形状为倒U型,第二固定板73的形状为U型。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的U型腔用于卡住承载条11,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分别卡在承载条1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0039]由于倒U型的第一固定板71的一条长边与连接板72的一端连接,U型的第二固定板73的一条长边与连接板72的另一端连接,也就是说,连接板72与卡设在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中的承载条11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实际上就是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73与连接板72连接的长边的厚度,一般来说,该距离与LED灯12的厚度相等或稍大于LED灯12的厚度。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定位结构6是刚性结构,在将光源单元I卡设于第一固定单元7时,是将光源单元I的一端从第一固定单元7的一端推入,而第一固定单元7只是卡住承载条11,不卡住LED灯12,因此,需要设置该距离使LED灯12通过。
[0040]如图5所示,优选地,多个第一固定单元7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两个或多个LED灯12之间,如每个LED灯12与相邻的LED灯1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7或者每三个LED灯12之间设置一个第一固定单元7,以使承载条11上各处受到的第一固定单元7提供的作用力相等,同时,还能避免第一固定单元7的连接板72对LED灯12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
[0041 ] 其中,第二固定单元8包括上定位片81、中定位片82和下定位片83,上定位片81通过中定位片82与下定位片83连接。也就是说,上定位片81和下定位片83将导光板2的上、下表面“夹住”,中定位片82将导光板2的入光面“顶住”。
[0042]优选地,中定位片82与连接板72为一体结构。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将中定位片82与连接板72设置为一体结构,在制备定位结构6时,可以只进行一次工艺就可以形成连接设置的中定位片82和连接板72,否则需要分别形成中定位片82和连接板72,再将二者拼接,因此,将中定位片82与连接板72设置为一体结构,能够有效简化定位结构6的制备工艺,也使得定位结构6的结构更为简单。
[0043]其中,导光板2的出光面21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1,上定位片81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结构211匹配的第二凹槽结构811,第一凸起结构211设置于第二凹槽结构811中;或,导光板2的出光面21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上定位片81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结构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凹槽结构中。
[0044]类似的,与导光板2的出光面相对的表面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凸起结构,下定位片83设置有与第三凸起结构匹配的第四凹槽结构,第三凸起结构设置于第四凹槽结构中;或,导光板2的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表面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凹槽结构,下定位片83设置有与第三凹槽结构匹配的第四凸起结构,第四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三凹槽结构中。
[0045]请参照图6和图7,以导光板2的出光面21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1,上定位片81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结构211匹配的第二凹槽结构811,第一凸起结构211设置于第二凹槽结构811中为例,为了使各结构都能够在图4中表示出来,在图4中将导光板2的尺寸缩小,并与第二固定单元8分开一定距离,以使各结构清晰。第二凹槽结构811为图中上定位片81中虚线标出的位置,第二凹槽结构811的尺寸(深度、内径、形状等)恰好与第一凸起结构211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凸起结构211能够恰好插入第二凹槽结构811中,因此,能够保证导光板2与上定位片81之间没有空隙,即完全贴合,以使导光板2与第二固定单元8固定。同理,当导光板2的出光面21的靠近光源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上定位片81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结构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凹槽结构中,只要将第二凸起结构插入第一凹槽结构即可实现导光板2与上定位片81之间没有空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定位片81和导光板2之间或是下定位片83和导光板2之间,哪一个设置凹槽结构,哪一个设置凸起结构并没有明确限制,只要一个为凹槽结构,一个为凸起结构,能够保证二者匹配且不影响二者的贴合效果,使导光板2与第二固定单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