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4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稻在包衣或摧芽的基础上,在稻田起垄或开厢后直接播种的厢垄定距丢播种器。
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按播种及栽插方式分为移栽稻、抛秧稻、直播稻、再生稻等几种方法,在水稻栽培实践中,株(穴)行距的大小和配置以及每蔸(每穴)的落田苗蘖(种粒)数十分重要,所以,移栽稻在秧田期的无序抛撒播种所存在的丢失株行距大小及配置的关键技术限制了秧田期秧苗的秧龄强性,而促使人们多采用两段育秧的有序移(丢)栽秧,以利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但两段育秧费时费工。直播稻的厢垄撒播更存在着草荒严重,田间郁闭、倒伏等问题,并影响中、后期的田间操作等缺点。因此,丢失株行距大小及配置的关键技术是直播稻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其改水稻无序抛撒播种为定距丢播种,可较合理水稻株(穴)行距大小及配置,利于秧苗根系发达,分蘖早、穗数多、个体生长均匀健壮,有效地预防水稻僵苗以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等特点,借助定距丢播种器,不需用力抛撒播种,因而无需播种技巧,有利于挖掘劳动潜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本丢播种器采用工作台而具有网(蜂窝)状漏斗状小格的结构,具有支撑脚、工作台面、网状分隔标记、网状漏斗状小格、漏斗状小格底部有丢播种小孔及控制开关,丢播种器大小和网状漏斗状小格按所需株(穴)行距大小及配置和厢垄宽度预先确定。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丢播种操作者按丢播种器大小预先在待丢播种稻田开厢或起垄后,把丢播种器摆在待丢播种稻田的厢垄上,直身或略弯腰进行丢播种,它分如下三种丢播种方式①逐格(孔)进行丢播种操作。②关闭定距丢播种器开关,使丢播种器漏斗能装入一定数量的稻种,然后打开丢播种器开关丢播种后再关闭丢播种器开关。③关闭漏斗开关,然后在漏斗中均匀播上稻种,并匀多补少后,打开开关,使种子从小孔中丢下,然后关闭开关,再均匀播种。然后照前述三种方法往前或往后移动丢播种器进行丢播种。由于本实用新型改人工远距离抛撒播种为近距离丢播种,克服了抛撒播种所造成的稻种密度不匀等缺点,可较合理株(穴)行距大小及配置,利于秧苗根系发达,分蘖早,穗数多,个体生长健壮,有效地预防水稻僵苗以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并有利于挖掘劳动潜力。本丢播种器且能用于移栽稻等的育秧田播种操作上。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丢播种器由支撑脚(1)、工作台面(2)、网状分隔标记(3)、网状漏斗状小格(4)组成,支撑脚(1)安装在工作台面(2)四对角及四对边下部,工作台面(2)用网状分隔标记(3)分隔成网状漏斗状小格(4),漏斗状小格(4)底部有丢播种小孔及控制开关(5),支撑脚(1)下端有防陷板(6),丢播种器大小及网状漏斗状小格按所需株行距大小及配置和厢垄宽度预先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脚(1)、工作台面(2)、网状分隔标记(3)、网状漏斗状小格(4),支撑脚(1)安装在工作台面(2)四对角及四对边下部,工作台面(2)用网状分隔标记(3)分隔成网状漏斗状小格(4),丢播种器大小及网状漏斗状小格按所需株(穴)行距大小及垄厢宽度预先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漏斗状小格(4)底部有丢播种小孔及控制开关(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脚(1)下端有防陷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厢垄定距丢播种器,结构包括支撑脚(1)、工作台面(2)、网状分隔标记(3)、网状漏斗状小格(4),漏斗状小格(4)底部有丢播种小孔及控制开关(5),支撑脚(1)安装在工作台面(2)四对角及四对边下部,工作台面(2)用网状分隔标记(3)分隔成网状漏斗状小格(4),本实用新型改水稻抛撒播种为定距丢播种,可较合理水稻株(穴)行距大小及配置。
文档编号A01C7/00GK2428953SQ0022449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向忠国 申请人:向忠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