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

文档序号:33121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的种子加工方法,涉及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工栽培棉种的加工,包括种用籽棉、毛棉籽、剥绒籽、光籽、包衣籽。
背景技术
现有棉种工厂化加工技术中,包含对棉种进行机械剥绒、硫酸脱绒、精选、包衣等方面,经上述程序加工只是便于播种和增强抗病能力,无法打破棉种的休眠。由于棉种特别是中后期花种子有很强的休眠特性,又由于现有加工方法不能打破棉种休眠,所以现有加工方法也就不能提高所加工棉种的发芽率,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种子因发芽率不达标而转商,加工的种子不但合格率低,且还有出苗慢,不整齐的现象存在,不易实现一播全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皆在克服上述现有棉种加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对种子进行工厂化加热打破所加工棉种的休眠,进而提高所加工种子的发芽率和合格率的棉花种子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技术,包括a.对棉种进行机械剥绒、硫酸脱绒、烘干、精选机精选、药剂包衣;当然也可以是毛籽,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再进行上述脱绒、烘干等。
其特征之处是还包括下列步骤b.建加热温室、置加热设施 加热温室的建造要求密封性能好、保温、防潮、防鼠。加热温室的大小根据企业的日脱绒精选光籽的生产量而定,一般以能容纳企业五天满负荷生产的光籽量为直,精选光籽或毛籽在地面架空堆放,如在水泥地坪的基础上于地面向上3cm左右处铺设架空板材,板材之间留0.5cm左右的间隙,便于底层种子热量交换,减少底层种子由地面向深层的热量传导。根据加热温室大小和企业经济条件确定加热的方法和设施,以种子进温室后环境温度能尽快升至并维持在23-45℃的条件下1-9天。优选30-40℃(底层种子袋内温度不小于30℃)。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维持的时间较长。
温室内保证空气流通,如配备风扇,促进温室内热空气运动,减少种子堆不同部位的温差。
c.加温打破休眠 种子进温室前12小时对温室进行预热,使室温维持在30-40℃间,将现有技术加工的光籽(或所述其它形态的种子),用麻袋等透气包装袋包装后(每袋40-60公斤)剩热按生产班次进加热温室加温,种子进室后尽快将室温升至30-40℃,在整个加热期间,开启风扇,促进热空气在温室内循环运动,减少种子堆内的温差,使最底层种子袋内温度由始至终不少于30℃。室温维持在30-40℃间,9月30日前收获的早中期花种子加热维持在3天左右、10月份收获的中后期花种子加热4天后出室,药剂包衣、分装销售。室温维持在23-28℃的时间需要4-9天。
本发明中所述的棉花种子为所有人工栽培的具有生命力的棉花种子,可以是种用籽棉、毛棉籽、剥绒籽、光籽、包衣籽。
本发明中所述的加热时间为在30-40℃范围内的最佳加热时间,如在此温度范围或低于30℃继续延长加热时间,同样能打破休眠;如温度高于40℃,缩短加热时间也能打破休眠。故具体加热的时间可随加热温度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
本发明中所述的加热方法包含以加热打破棉花种子休眠为目的的太阳能加热、空调加热、热风炉加热、暖气(热交换器)加热等所有能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1.增加了对棉花种子的加热过程,促进了种子的新陈代谢向着出苗的方向发展,变种子加工后的缓慢解除休眠为出厂前人工一次性打破休眠,可提高发芽率10.2-20.4个百分点,进而有效提高了加工后的棉种合格率。
2.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的种子,播种后发芽快,出苗整齐,出苗时间短,易于实现按时一播全苗,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的种子播后出苗参差不齐的现象。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显著提高棉种发芽率和合格率的种子加工方法,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投资少,无风险,一次投资,当年见效,长期使用。本发明若推广到全国各产棉区种子加工厂,不但可提高企业加工种子的发芽率和合格率,而且可促进大面积棉花生产用种水平的提高,促进棉花按时实现一播全苗,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图1为本发明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光籽)休眠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毛棉籽)休眠工艺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剥绒籽)休眠工艺实施例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包衣籽)休眠工艺实施例流程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工厂化打破棉种休眠技术,主要由下列步骤组成a.对棉种进行机械剥绒、硫酸脱绒、烘干、精选机精选、药剂包衣、分装销售其特征之处是还包括下列步骤b.建加热温室、置加热设施 加热温室的建造要求密封性能好、保温、防潮、防鼠。加热温室的大小根据企业的日脱绒精选光籽的生产量而定,一般以能容纳企业五天满负荷生产的光籽量为宜,地面要求在水泥地坪的基础上于地面向上3cm左右处铺设架空板材,板材之间留0.5cm左右的间隙,便于底层种子热量交换,减少底层种子由地面向深层的热量传导。根据加热温室大小和企业经济条件确定加热的方法和设施,以种子进温室后环境温度能尽快升至并维持在30-40℃为宜(底层种子袋内温度不小于30℃)。温室内配备风扇,促进温室内热空气运动,减少种子堆不同部位的温差。
c.加温打破休眠 种子进温室前12小时对温室进行预热,使室温维持在30-40℃间,将现有技术加工的光籽(或所述其它形态的种子),用麻袋等透气包装袋包装后(每袋40-60公斤)剩热按生产班次进加热温室加温,种子进室后尽快将室温升至30-40℃,在整个加热期间,开启风扇,促进热空气在温室内循环运动,减少种子堆内的温差,使最底层种子袋内温度由始至终不少于30℃。9月30日前收获的早中期花种子加热3天、10月份收获的中后期花种子加热4天后出室、药剂包衣、分装销售。
下表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棉种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经本发明加工的早中期花种子可提高发芽率10.2个百分点、中后期花种子可提高发芽率21.4个百分点,平均可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15.8个百分点。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
权利要求
1.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使棉种在加热温室内进行处理,棉种堆放在地面上架空板材上,并维持在23-45℃的条件下1-9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优选30-40℃的条件下维持三天左右。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地面向上3cm左右处铺设架空板材,板材之间留0.5cm左右的间隙。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温室内配备风扇。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种子用麻袋等透气包装包装后进入加热温室加温,在整个加热期间,开启风扇。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棉花种子为所有人工栽培的具有生命力的棉花种子,可以是种用籽棉、毛棉籽、剥绒籽、光籽、包衣籽。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方法包含以温室加热打破棉花种子休眠为目的的太阳能加热、空调加热、热风炉加热、暖气加热等方法。
全文摘要
工厂化打破棉花种子休眠的方法,属棉花种子加工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高所加工棉种的发芽率。包括对棉种进行剥绒、脱绒、烘干、精选、包衣分装等过程,其主要技术特征是还包括:建加热温室、置加热设施、加温打破休眠等步骤;使棉种在加热温室内进行处理,棉种堆放在地面上架空板材上,并维持在23-45℃的条件下1-9天。适用于加工所有人工栽培的棉花种子,采用本发明技术加工种子,投资小、工艺简单、成本低,打破休眠效果明显,发芽率平均提高15.8个百分点,播种以后出苗快而整齐。
文档编号A01C1/00GK1344485SQ0112700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0日
发明者潘友旺 申请人:潘友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