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9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谷和抽水的装置,尤其是不需电能或机械动能而是用人力的驱动就具备打谷或者抽水两种功能的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
目前,公知的人力打谷机或者机械能电能抽水装置都是分开使用的,即人力打谷机只具备打谷一种功能,不能进行抽水;而机械能、电能抽水装置只有在有机械能、电能的条件下才能抽水,更不具备打谷的功能。这种单一功能的农具对农业生产的综合开发带来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电力比较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进行野外农田用电抽水需要安装电路,其费开支不小,如果用柴油机到交通不便的野外抽水,除了搬运不便以外,抽水的柴油费用开支也不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它不仅能人力打谷,而且不用油、不用电、不用建造拦河坝,在任何有水的地方都可以通过人力的驱动进行抽水,减轻交通不便、电路不容易安装的野外抽水的费用开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由机架、动力装置、打谷装置、传动装置和抽水装置几部份组成,动力装置和打谷装置位于机架上,抽水装置位于泵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可以将打谷装置的传动轮与抽水装置的抽水动力轮连接或者分开。当需要打谷时,可将传动轮和抽水动力轮之间的传动装置拆下,移开泵架即可;当需要抽水时,首先将泵架和机架连接,再在传动轮与抽水动力轮之间安上传动装置,然后踩动脚踏板即可驱动抽水装置运转,进行抽水。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就具备了不用电、不用油,只需人力驱动即可进行打谷或者抽水两种功能,而且其结构简单、轻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的主体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及位置关系图。
图中,1.抽水泵2.抽水动力轮3.泵架4.传动装置5.传动轮6.脱粒筒7.从动轮8.打谷装置轮轴9.主动轮10.主动轮力轴11.主动轮轴12.主动轮臂杆13.机架14.脚踏板15.扶手在
图1中,动力装置和打谷装置位于机架(13)上,抽水装置位于泵架(3)上,通过传动装置(4)可以将传动轮(5)和抽水动力轮(2)连接或者分开。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动轮(9)的主动轮力轴(10)位于其轮边,该轴与传动轮(5)之间、主动轮轴(11)与主动轮臂杆(12)之间有空隙,主动轮力轴(10)与主动轮臂杆(12)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工作原理图,在图中,主动轮(9)大于从动轮(7),传动轮(5)大于抽水动力轮(2)。
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及位置关系图,在图中,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9)、主动轮臂杆(12)和脚踏板(14),主动轮臂杆(12)和脚踏板之间的接头可以作剪切活动;打谷装置包括传动轮(5)、脱粒筒(6)、从动轮(7)和打谷装置轮轴(8),三者均以打谷装置轮轴(8)为共轴,传动装置(4)和传动轮(5)及抽水动力轮(2)之间可以连接或分开。
权利要求1.一种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它包括机架(13)、动力装置、打谷装置、传动装置(4)和抽水装置几部份,其特征是动力装置和打谷装置位于机架(13)上,抽水装置位于泵架(3)上,通过传动装置(4)可以将传动轮(5)与抽水动力轮(2)连接或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其特征是主主动轮力轴(10)位于主动轮(9)的轮边,主动轮力轴(10)与传动轮(5)之间、主动轮轴(11)与主动轮臂杆(12)之间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其特征是主动轮(9)大于从动轮(7),传动轮(5)大于抽水动力轮(2)。
专利摘要一种不需要电或油作能源,只需通过人力的驱动就能进行人力打谷或抽水的人力打谷抽水两用机,它由机架、动力装置、打谷装置、传动装置、抽水装置组成,动力装置、打谷装置、传动装置和抽水装置之间依次相连,传动装置和传动轮及抽水动力轮之间,泵架与机架之间可根据打谷或者抽水的需要拆开或者安上。
文档编号A01F7/00GK2472478SQ01205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2日
发明者蒙汉勤, 韦杰夫 申请人:蒙汉勤, 韦杰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