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精磨再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墨精磨再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机械选矿设备,确切的说是一种石墨精磨再磨机。
目前,石墨精磨再磨机是利用差速选矿原理,叶轮属开式叶轮,如专利号“91226764”的石墨精磨再磨机,虽可替代传统的3—4台球磨机,但磨矿浓度仍为20%,不能再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矿浓度高达40%,生产效率高,效果好的石墨精磨再磨机。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石墨精磨再磨机结构主要包括电机,皮带,皮带轮,上筒体和下筒体,筒体内装有介质,上、下筒体通过法兰盘连为一体,上筒体的一侧开有出料口,另一侧装有电机;它的结构还包括主轴,轴承体,首段叶轮,闭式叶轮,双吸闭式叶轮;上筒体上部主轴上装有轴承体,主轴下部下筒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一个首段叶轮和至少三个双吸闭式叶轮;闭式叶轮镶嵌装在首段叶轮内,闭式叶轮和首段叶轮与主轴均为螺纹连接;主轴为中空轴,其顶部开有进料口,下部有螺纹;首段叶轮为圆盘状,中心有阶梯通孔,内径较小的孔为螺纹孔,内径较大的孔内镶嵌装有闭式叶轮,首段叶轮的圆盘两面和盘的中部均分布有形状与位置完全相同的叶片。
本实用新型整机重心高度低,使用方便可靠;采用中空轴导矿,再磨机具有自吸功能;采用闭式叶轮,具有提升功能,并可提高介质的线速度,还使原来机器的条流区变为层流区,增大了叶轮的自循环量;磨矿浓度高达4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效果好。


图1为石墨精磨再磨机的结构简图;1下筒体,2上筒体,3主轴,4轴承体,5皮带,6皮带轮,7电机,8进料口,9闭式叶轮,10首段叶轮,11双吸闭式叶轮,12介质;图2首段叶轮10的结构主视图;14为叶片;图3首段叶轮10的结构俯视图;13为阶梯通孔。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3所示,石墨精磨再磨机的筒体内装有介质12,上、下筒体2、1通过法兰盘连为一体,上筒体2的一侧开有出料口15,另一侧装有电机7;上筒体2上部主轴3上装有轴承体4,主轴3下部下筒体1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一个首段叶轮10和至少三个双吸闭式叶轮11;闭式叶轮9镶嵌装在首段叶轮10内,闭式叶轮9和首段叶轮10与主轴3均为螺纹连接;主轴3为中空轴,其顶部开有进料口8,下部有螺纹;首段叶轮10为圆盘状,中心有阶梯通孔13,内径较小的孔为螺纹孔,内径较大的孔内镶嵌装有闭式叶轮9,首段叶轮10的圆盘两面和盘的中部均分布有形状与位置完全相同的叶片14。闭式叶轮9和双吸闭式叶轮11均采用目前水泵中闭式叶轮的结构。
当40%浓度矿浆由主轴3上端的进料口8加入,矿浆沿中空的主轴流至装在主轴3底部,由闭式叶轮9将石墨打到首段叶轮10,首段叶轮10与介质12一同将石墨抛出,介质12与石墨产生速度差,叶片出口处形成正压区,而两叶轮间形成负压区,使机器具有自吸功能,达到更好的磨矿效果。
权利要求1.石墨精磨再磨机,结构主要包括电机(7),皮带(5),皮带轮(6),上筒体(2)和下筒体(1),筒体内装有介质(12),上、下筒体(2)、(1)通过法兰盘连为一体,上筒体(2)的一侧开有出料口(1 5);其特征在于上筒体(2)的另一侧装有电机(7);石墨精磨再磨机的结构还包括主轴(3),轴承体(4),首段叶轮(10),闭式叶轮(9),双吸闭式叶轮(11);上筒体(2)上部主轴(3)上装有轴承体(4),主轴(3)下部下筒体(1)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一个首段叶轮(10)和至少三个双吸闭式叶轮(11);闭式叶轮(9)镶嵌装在首段叶轮(10)内,闭式叶轮(9)和首段叶轮(10)与主轴(3)均为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精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主轴(3)为中空轴,其顶部开有进料口(8),下部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精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首段叶轮(10)为圆盘状,中心有阶梯通孔(13),内径较小的孔为螺纹孔,内径较大的孔内镶嵌装有闭式叶轮(9),首段叶轮(10)的圆盘两面和盘的中部均分布有形状与位置完全相同的叶片(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机械选矿设备,是一种石墨精磨再磨机。利用电机带动皮带,传动主轴,筒体内装有介质,主轴为中空轴,其顶部开有进料口,其下部筒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首段叶轮和至少三个双吸闭式叶轮;闭式叶轮镶嵌装在首段叶轮内。本机使用方便可靠;具有自吸功能;采用闭式叶轮,具有提升功能,并可提高介质的线速度,还使原来机器的条流区变为层流区,增大了叶轮的自循环量;磨矿浓度高达4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效果好。
文档编号B02C17/00GK2465804SQ012050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0日
发明者徐奎华 申请人:徐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