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废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5431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餐饮废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废物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餐饮废物经处理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酒店、食堂等行业剩余的餐饮废弃物,即食客们吃剩下的饭菜,其处理方法是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它易于产生污水和臭气,直接污染市区环境,而且填埋会加大垃圾填埋的压力,不仅增加运输费用,而且加剧填埋物的二次污染;由于餐饮剩余物的含水率高和热值低,直接焚烧的运转成本高,难以被接受;生化处理虽具有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但设备及运行费用高,也存在潜在的生物菌种安全性问题,难以推广应用;堆肥法是将餐饮废物收集运到郊区堆肥场,让其发酵变成肥料,此法虽处理方法简单,费用低,但处理周期长,需用场地大,产出的肥料经济价值低,堆肥场产生的污水和臭气会变成一个新的污染源。如何处理餐饮剩余物一直是有关部门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对餐饮剩余物易于处理并可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而且其处理方法的成本能够接收,处理的效率较高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是将储槽内的餐饮剩余物经分选槽得到可处理物送压力为0.1~0.7Mpa、温度为50~90℃的蒸煮机内蒸煮10~30分后进入压榨机,挤压脱油脱水,然后送夹层温度为100~150℃的干燥机内干燥后经振动筛筛分进入粉碎机粉碎成饲料。
本发明是将餐饮剩余物集中收集进行分选、蒸煮、脱油脱水、干燥处理生产出蛋白饲料,不但可使餐饮剩余物再次利用,而且可避免餐饮废物的不合理流向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会像现有处理方法那样产生污染,有利于环境卫生。其挤压出的油可生产再生油,用于生产皂角的原料,变废为宝。
本发明给出的工艺方法,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餐饮剩余物收集在储槽(1)内,储槽内可储存几十吨至上百吨的餐饮废物,餐饮废物经储槽上的阀门控制流量送入原料分选槽(2)内分选,将槽内餐饮废物中的酒瓶、易拉罐、筷子、塑料瓶、塑料袋等不能用于作为饲料的东西分拣出来,可处理物通过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3)送入蒸煮机(4)内进行蒸煮,蒸煮机型号SF50-05或同等类型蒸煮机,蒸煮机夹层蒸汽压力为0.1~0.7Mpa,出料口温度控制在50~90℃以内,经过10~30分钟加热后的餐饮废物油和水经过压榨机(7)挤压能提高脱油、脱水率,压榨机型号可采用SF50-07或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压机械。挤压出的油和水流入油水分离装置(5),分离的油送入油储槽(6)储存用于作为工业原料,而废水经处理后排入下水管道。餐饮废物经挤压后形成半干料状态,再通过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10)送入干燥机(9)内进行干燥,至含油率10~15%,含水率10~20%,干燥机型号采用ZG4500消毒灭菌反应釜和滚筒干燥机,滚筒干燥采用热风或蒸汽两种形式,干燥机烘干物料的温度可控制在100~150℃以内,而蒸汽压力控制在0.1~0.7Mpa之间。干燥后的餐饮废物再送入振动筛筛分,筛分的颗粒直径在15毫米以下,经筛分后的原料送入粉碎机(8)内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即可作为干燥饲料(11),干燥后的饲料经配制可生产出各种动物饲料。
压榨机的螺杆转速为1.8~7.5r/min;蒸煮机的螺杆转速为2~7.5r/min。
权利要求
1.一种餐饮废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储槽内的餐饮废物经分选槽得到可处理物送压力为0.1~0.7Mpa、温度为50~90℃的蒸煮机(4)内蒸煮10~30分后进入压榨机(7),挤压脱油和脱水,然后送夹层温度为100~150℃的干燥机(9)内干燥后经振动筛筛分进入粉碎机内粉碎成饲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废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餐饮废物经储槽(1)上的阀门控制流量送入原料分选槽(2)内分选,可处理物通过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3)送入蒸煮机(4)内进行蒸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废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煮机夹层蒸汽压力为0.1~0.7Mpa,出料口温度控制在50~90℃以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餐饮废物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餐饮废物经处理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是将储槽内的餐饮剩余物经分选槽得到可处理物送压力为0.1~0.7Mpa、温度为50~90℃的蒸煮机内蒸煮10~30分后进入压榨机,挤压脱油脱水,然后送夹层温度为100~150℃的干燥机内干燥后经振动筛筛分进入粉碎机粉碎成饲料。本发明是将餐饮剩余物集中收集进行分选、蒸煮、脱油脱水、干燥处理生产出蛋白饲料,不但可使餐饮剩余物再次利用,而且可避免餐饮废物的不合理流向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会像现有处理方法那样产生污染,有利于环境卫生。
文档编号A23K1/00GK1488276SQ0213315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1日
发明者芦庆生, 王向键, 赫冬青, 范群 申请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