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0阅读:1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投料机,特别是指用于家庭观赏鱼的饲料自动投放机。
2、由于投料时间是由时控IC输出的高电平脉冲宽度来确定的,而整个投料过程全部由晶体管开关电路导通控制,因此耗能多,也增大了晶体管耗散功率,容易损坏晶体管元件,降低整机的效率,缩短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观赏鱼自动投放机,包括电子控制部分,动力传动部分,饲料盒三部分组成。
电子控制部分由可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部件、可发出高电平脉冲信号的时控IC、可监视电源电压的电压比较电路,可控制电机转动的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四部分之间为顺序连接。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是这样设计的,可发出短暂高电平的时控IC与晶体管开关电路连接,晶体管开关电路与电机、直流供电电源顺序连接,直流供电电源与直供直流电源开关电路、电机顺序连接,直供直流电源的开关电路是由一可在时控IC发出的短暂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闭合,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恢复常开的限位开关构成。
动力传动部分为机械传动结构。
饲料盒设计有进料口,在向上的一面开设有投料口。
电子控制部分与动力传动部分之间为电连接,传动部分与饲料盒之间为可带动饲料盒转动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开关可以设计为机械限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当设定的时间到来时,时控IC发出一个短暂的高电平脉冲通过晶体管开关电路使电机转动,饲料盒开始翻转,在这个短暂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限位开关开始闭合,直流直供电源开关电路供电,在饲料盒转动到起始状态时,限位开关恢复常开,电机停止转动。由于限位开关的作用,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投料时,准确地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并且由于IC发出的高电平脉冲信号只起到触发启动的作用,因此耗能低,减少了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延长了晶体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图2为电子控制部分方框图。
图3为晶体管控制开关电路方框图。
图4为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图。
图5为动力传动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6为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切弦凸凹板与限位杠杆开关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直供直流电源开关电路导通时,切弦凸凹板与限位杠杆开关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控制部分的后盖示意图。
图9为饲料盒俯视示意图。
电子控制部分包括可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部件,时控IC、可监视电源电压的比较电路、可控制开关电机转动的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四部分之间为顺序连接。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是这样设计的,时控IC通过第一个限流电阻R1与开关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BG1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BG1的发射极通过限流电阻R2与开关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BG2的发射极与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BG2的集电极与可在限位开关J与触点J1-2闭合时断开,在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与限位开关J常闭的另一触点J1-1连接,电机M与消磁电源CP并联后,一端与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一端与限位开关J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与可在时控IC输出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闭合,在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常开的限位开关J的触点J1-2连接。
动力传动部分是这样组成的,蜗轮蜗杆负4的蜗杆与电机5同轴,蜗轮蜗杆负6的蜗杆与蜗轮蜗杆负4的蜗轮同轴,蜗轮蜗杆负6与蜗轮蜗杆负4向下正交连接,蜗轮蜗杆负6的蜗轮与主传动轴7同轴。
饲料盒3向上的一面开有一组网状投料口8,网状投料口8上设一可在限位槽18内滑动的调节盖板19。
在靠近定位挡板9的主传动轴7上,设有一切弦凸凹板10,切弦凸凹板10的切弦部分20与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紧靠在一起。
当设定的时间到来时,时控IC发出短暂的高电平脉冲信号,此时开关三极管BG1,BG2导通,晶体管开关电路导通,电机M开始转动,在高电平脉冲信号(4秒钟左右)结束前,切弦凸凹板10随着主动轴7转动,切弦凸凹板10的切弦部分20渐离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切弦凸凹板10的弧凸部分21逐渐将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向外顶开,在切弦凸凹板10的切弦部分20完全转过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时,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沿切线方向紧靠切弦凸凹板10的弧凸部分21,此时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达到最大顶点,扛杆开关11(即限位开关J)与杠开关11的触点J1-2闭合,直流供电电源开关电路导通,电机直接由直流电源供电,同时扛杆开关11(即限位开关J)与触点J1-1断开,晶体管开关电路断开,IC输出高电平结束,开关三极管截止导通。随着主传动轴7转动,饲料盒3翻转,当投料口8向下时,开始投料,当主传动轴7转动一周,饲料盒3的投料口8开口方向向上时,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逐渐转到与切弦部分20接触,当切弦凸凹板10恢复到起始状态时,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与切弦凸凹板10的切弦部分20紧靠在一起,杠杆开关11与触点J1-2恢复常开,杠杆开关11与触点J1-1返回常闭状态,切断电源向电机供电,电机停转,主传动轴停转,一次投料结束,准备下一次投料,下一次投料时间来到,整个驱动电路又重复上述过程。
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的限位开关还可设计为光敏式,磁控式限位开关。
还可在蜗轮蜗杆负4的蜗杆外侧设一叶轮13,将主传动轴7设计为中间有空气通道22的传动轴。饲料盒3的后盖14上设有进气孔15,在电机转动,饲料盒翻转时,叶轮13也随之转动,叶轮13带动风设着主传动轴上的通风道进入饲料盒3,吹动饲料向前,同时还起到干燥电路板和饲料的作用,以使饲料更充分从料口投出。
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料机设有两种电源连接方式,一种是可把干电池放置在电池腔16内,一种是外接直流稳压电源通过盖14上的插孔17与DC插孔连接。
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还可以在控制与传动部分下表面设有粘扣布,用于固定投料器。
权利要求1.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它包括电子控制部分、动力传动部分、饲料盒,电子控制部分由可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部件、可发出高电平脉冲信号的时控IC、可监视电源电压的电压比较电路,可控制电机转动的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四部分之间为顺序连接,饲料盒上设计有进料口,在上表面设计有一投料口,电子控制部分与动力传动部分之间为电连接,动力传动部分与饲料盒之间为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是这样设计的,可发出短暂高电平的时控IC与晶体管开关电路连接,晶体管开关电路与电机、直流供电电源顺序连接,直流供电电源与直供直流电源开关电路、电机顺序连接,直供直流电源的开关电路是由一可在时控IC发出的短暂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闭合,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恢复常开的限位开关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晶体管开关控制电路是这样设计的,时控IC通过第一个限流电阻R1与开关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BG1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BG1的发射极通过限流电阻R2与开关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BG2的发射极与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BG2的集电极与可在限位开关J与触点J1-2闭合时断开,在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与限位开关J常闭的另一触点J1-1连接,电机M与消磁电源CP并联后,一端与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一端与限位开关J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与可在时控IC输出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闭合,在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常闭的限位开关J的触点J1-2连接,动力传动部分是这样组成的,蜗轮蜗杆负(4)的蜗杆与电机(5)同轴,蜗轮蜗杆负(6)的蜗杆与蜗轮蜗杆负(4)的蜗轮同轴,蜗轮蜗杆负(6)与蜗轮蜗杆负(4)向下正交连接,蜗轮蜗杆负(6)的蜗轮与主动轴(7)同轴。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J为机械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J为光敏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J为磁控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在于限位开关J为一杠杆开关(11),在靠近定位挡板(9)的主传轴(7)上,设有一切弦凸凹板(10),切弦凸凹板(10)的切弦部分(20)与杠杆开关(11)的杠杆(12)紧靠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在蜗轮蜗杆负(4)的蜗杆外侧设一叶轮(13),主传动轴(7)中间有空气通道2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电源可以使用电池和外接直流稳压电源2种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与传动部分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投料机的粘扣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在饲料盒(3)上表面的投料口(8)为一网状投料口,在网状投料口(8)上设一可在限位槽(18)内滑动的调节盖板(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赏鱼饲料自动投放机,它主要包括电子控制部分,动力传动部分,饲料盒三部分组成,电子控制部分与动力传动部分实现电连接,动力传动部分与饲料盒实现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电子控制部分结合动力传动部分设置有一限位开关,当设定时间到来时,时控IC输出的高电平脉冲通过开关三极管使晶体管开关电路导通,带动电机转动,饲料盒开始翻转,在短暂的高电平脉冲结束前,限位开关闭合,直供直流电源开关电路导通,饲料盒转到投料口方向向下时,开始投料,当饲料盒恢复到起始状态时,限位开关恢复常开,直供直流电源开关电路断开,电机停止转动,一次投料结束。这种技术结构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投料时,准确地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并且耗能低,减少了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A01K61/02GK2534817SQ02226619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4日
发明者李杏盛 申请人:李杏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