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回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2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氧机回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业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增氧机回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回旋器包括增氧机、回旋器及固定柱,回旋器安装在固定柱上,通过电缆与增氧机连接,回旋器由底座、回旋器主体及摇杆构成,回旋器主体为一装配有上盖和下盖的筒体,在其中间有一空心轴通过滚动轴承与上盖和下盖连接,空心轴顶部与上盖之间装配有钢球,下部穿过下盖并套有油封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盖顶部装有摇杆;空心轴上套有绝缘圈,该绝缘圈上设置固定触点与安装在外壳上的炭刷及输出电源接线栓连接,输入电源线穿过空心轴的空腔连接固定触点。
所述回旋器主体外壳内空心轴四周设有支承螺栓;所述炭刷装在筒状护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器能与不同类型的水下推流式、水车式、盘式增氧机配套使用,在池塘中可作半径1-50米圆周运动,使水质氧化均匀,大大增加增氧面积。由于不需在增氧机上增加设备,耗电量小节能。该增氧机回旋器更适合于中心排水(排污)的高密度养殖池,可控制增氧机以半径30米以上作圆周运动,推动池水微循环活动,使池中有机物、沉降物等产生向心力向池中集聚,有利于排污、排毒。另外,该回旋器可同时带动两台以上的不同类型的增氧机工作,台距20米(半径20)以内时可使池水强循环流动而使沉降物产生离心力集聚于池边排出池外。因为可以带动多台增氧机,所以减少了养殖户的机械投入而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固定柱18固定在池塘中心某一位置,根据需要安装一台或多台增氧机20,根据增氧机20作圆周运动的半径选择系绳19的长度,输出电源电缆22通过系绳19固定在摇杆12上,系绳19的另一头系在增氧机20上,输出电源与增氧机20的电动机连接。接通电源,增氧机20移动,系绳19限制其移动的距离,增氧机20向前移动带动回旋器随着转动。
该回旋器可与不同类型的水下推流式、水车式、盘式增氧机配套使用,回旋器固定安装在池塘中,增氧机可作半径1-50米的圆周运动,也可同时配合二台以上的增氧机工作。增氧机20靠系绳19或直接用加强电缆22连结至回旋器21的摇杆12上浮动在池塘水面上。当输入电源通过回放器内固定触点5、炭刷13、输出电源接线柱15到达增氧机20时,增氧机20开始工作并移动。当选定回旋器21与增氧机20系绳19长度及相互间的角度方向时(系绳连结点不在增氧机的工作用力的同一直经、方向上),增氧机20在回旋器21的控制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半径是所选定增氧机20与回旋器21系绳19的长度(长度可调),其移动的方向,速度(线速)与增氧机作用力、系绳连结点产生的分力相对应。
权利要求1.一种增氧机回旋器,包括增氧机、回旋器及固定柱,回旋旋器安装在固定柱上,通过电缆与增氧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回旋器由底座(17)、回旋器主体(21)及摇杆(12)构成,回旋器主体(21)为一装配有上盖和下盖的筒体,在其中间有一空心轴(4)通过滚动轴承(3)与上盖(2)和下盖(16)连接,空心轴(4)顶部与上盖(2)之间装配有钢球(1),下部穿过下盖(16)并套有油封(9)与底座(17)固定连接,上盖(2)顶部装有摇杆(12);空心轴(4)上套有绝缘圈(6),该绝缘圈(6)上设置固定触点(5)与安装在外壳(7)上的炭刷(13)及输出电源接线栓(15)连接,输入电源线(11)穿过空心轴的空腔(23)连接固定触点(5)。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回旋器,其特征在于在回旋器主体外壳(7)内空心轴(4)四周设有支承螺栓(8)。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氧机回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刷(13)装在筒状护架(14)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业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增氧机回旋器。回旋器由底座、回旋器主体及摇杆构成,回旋器主体为一装配有上盖和下盖的筒体,在其中间有一空心轴通过滚动轴承与上盖和下盖连接,空心轴顶部与上盖之间装配有钢球,下部穿过下盖并套有油封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盖顶部装有摇杆;空心轴上套有绝缘圈,该绝缘圈上设置固定触点与安装在外壳上的炭刷及输出电源接线栓连接,输入电源线穿过空心轴的空腔连接固定触点。该回旋器可与增氧机配合使用使增氧机在池水中作圆周运动,还可同时与二台以上的不同类型的增氧机配合,克服了固定增氧机增氧面积小,效率不高的缺点,解决了船载式移动增氧机耗电量大,不够节能,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K61/00GK2534814SQ0222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日
发明者陈松 申请人:陈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