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滴灌贮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3阅读:1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滴灌贮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利用重力进行滴灌的贮水箱,尤其适用于大棚作物的灌溉,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推广应用的滴灌模式,采用田间灌溉管网连接滴灌设施,由于灌溉管网的供水压力大,不均衡,需要在滴灌设备上增加压力补偿装置,压力平衡施肥装置,过滤装置等,这样往往提高了滴灌管或配套设备的造价;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重力微灌的技术方案,常规的重力滴灌系统是将水位提高,利用水的重力来进行滴灌,贮水容器外置阀门和过滤器,人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力滴灌系统的贮水箱,将重力贮水箱设计为定量可控,并配合可拆卸的内置过滤器、施肥器,在进行滴灌的同时实现对灌溉水的过滤和实现定量施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重力滴灌贮水箱,由箱体和控制进水的浮球阀构成,其特点是箱体内进水管路设置过滤器。
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的过滤器包括活动设置于水箱上的过滤网和外壳,过滤网与外壳之间设置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的水箱浮球阀的浮球设置通孔,浮球移动导杆从中穿过,导杆上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导杆与杠杆绞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弹簧压头压在与水箱进水口阀体绞接的压板上。
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的箱体内还可设置施肥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定量供水控制,实现定量施肥和调整肥液浓度,过滤器与贮水箱活动安装,可随时取下进行清洗,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集供水、过滤、施肥于一体,可大大降低对滴灌管压力补偿能力的要求,同时降低大棚滴灌系统的造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水口 2、过滤器端盖 3、进水管 4、贮水箱盖5、通气孔 6、上挡板 7、浮球 8、上液面 9、肥料器10、施肥口端盖 11、导杆 12、下挡板 13、出水口14、底座 15、下液面 16、箱体 17、滤网 18、外壳 19、支架 20、压板 21、弹簧 22、压头 23、阀体 24、杠杆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灌溉用水由进水口1进入,通过滤网17将杂质滤掉,再流入进水管3;浮球7设有通孔,浮球移动导杆11从中穿过,在浮球移动导杆11上设有上挡板6和下挡板12,图2所示的压板20铰接在支架19上,阀体23铰接在压板20上。其工作过程是当水位上升到上液面8时,浮球7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推动上挡板6并带动杠杆24向上抬起,杠杆24通过弹簧21推动压头22压紧压板20及阀体23,出水管关闭。滴灌开始后水位逐渐下降,浮球7沿浮球导杆11向下滑动,此时在弹簧21的作用下,压头22不会滑向封水压板20的另一端,当浮球7滑到下液面15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推动下挡板12向下运动牵动杠杆24使出水口打开,即图1和图2中的虚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21、压头22及压板20三者间形成自锁关系,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其状态不变,如需要可通过调节浮球导杆11的下挡板12,控制水箱液面保持相对恒定,从而保证了水压稳定供水。
需要施肥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水箱上满水后,过滤器兼作施肥器使用,适于加入液肥;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水箱内另外设置施肥器,施肥器与水箱的结合方式与过滤器相同,施肥器的侧壁有孔,内壁也设置过滤网,这种浮球7上下滑动的技术方案有效保证系统的定时、定量供水和施肥,活动滤网的运用一方面清除了系统中的杂质,另一方面清洗滤网也极为方便。
权利要求1.重力滴灌贮水箱,由箱体(16)和控制进水的浮球阀(7)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进水管路设置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包括活动设置于水箱上的过滤网(17)和外壳(18),过滤网与外壳之间设置的出水口与进水管(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其特征在于水箱浮球阀的浮球(7)设置通孔,浮球移动导杆(11)从中穿过,导杆(11)上设有上挡板(6)和下挡板(12),导杆(11)与杠杆(24)绞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弹簧压头(22)压在与水箱进水口阀体(23)绞接的压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还可设置施肥器(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重力滴灌系统的贮水箱,配合可拆卸的内置过滤器、施肥器,在进行滴灌的同时实现对灌溉水的过滤和实现定量施肥。这种重力滴灌贮水箱由箱体和控制进水的浮球阀构成,箱体内进水管路设置过滤器。所述的重力滴灌贮水箱的过滤器包括活动设置于水箱上的过滤网和外壳,过滤网与外壳之间设置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定量供水控制,定量施肥和调整肥液浓度,过滤器与贮水箱活动安装,可随时取下进行清洗,简单方便,集供水、过滤、施肥于一体,可大大降低对滴灌管压力补偿能力的要求,同时整体降低大棚滴灌系统的造价。
文档编号A01G25/00GK2607752SQ03239958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5日
发明者崔建伟, 孙国新, 高强, 王贺辉, 赵恒 , 韩淑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