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2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属于农业组合式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种地时靠手工做畦很难做得平整,因此,给杂草出土造成很大的空间,只能通过喷洒除草剂,防止畦面长草,但对庄稼小苗也带来了懒长、出苗不齐和栽苗后缓苗时间长等不利影响,特别是覆膜后如果杂草顶膜,只好将地膜挖洞把杂草拔出,破坏了地膜,又浪费了人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通过机械作畦是畦面平整,抑制了杂草生长,并可同时完成地膜覆盖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旱田做畦机构和地膜覆盖机构分别设置在牵引架前部和尾部,其中,旱田做畦机构由三角形的分土板及后端连接的倾斜平土板构成,可将垄面斜装推土、压土、打平,保证地膜覆盖时能够紧贴地面,牵引架的尾部还设有两个可调节的摇摆尾轮,可实现畦面的横向水平调整;在地膜覆盖机构中,框架的底部设有两片开沟犁,其后为地膜悬挂支架,地膜压边轮为左右两个通过支承杆套装在框架的中部,其间距为地膜的幅宽可横向调整,并能随畦型上下转动,保证覆膜时遇到土块石头不划伤地膜,两个埋膜圆盘犁通过拉杆设在框架的尾端,其间距稍大于地膜的幅宽,当开沟犁将畦面两边开沟后,地膜压边轮把悬挂支架上的地膜的两边压到已开好的沟内,并同时将地膜横向绷紧,再经圆盘犁把两侧的土埋压在地膜的两边,将地膜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机械做畦和覆膜一体化结构,做畦、覆膜一次性完成,畦面平整度高、土壤实度适中,减少了杂草生长机会,确保地膜紧贴畦面,因此,栽种扎眼时畦面不塌帮,深浅统一,保证了出苗整齐,通过手扶拖拉机牵引作业,提高人工效率15倍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牵引杆10的底部固定有三角形的分土板1,分土板1的尾部装置有沿水平向上倾斜30度角的平土板9,牵引架10的尾部还设有两个可左右调节的摇摆尾轮2,可实现畦面的横向水平调整,牵引架10的中部为驾驶座椅8;地膜覆盖机构设在牵引架10后端,其框架11的底部设有两片开沟犁3,破垄开沟,后面为地膜悬挂支架4可悬挂塑料薄膜,框架11的中部横梁12套装有两个上下转动的支撑杆13,地膜压边轮5沿垄型向内倾斜装置在支承杆13上,其间距为地膜的幅宽,保证地膜紧密覆盖在畦面上,在框架11的后端还装置有调节拉杆12,两个埋膜圆盘犁6向内倾斜固定其上,把土向内侧趟犁将地膜两边埋实。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其特征在于由旱田做畦机构和地膜覆盖机构组成,其中,旱田做畦机构设在牵引架的前部,由三角形的分土板及后端连接的倾斜平土板构成,可将垄面斜装推土、压实、打平,保证地膜覆盖时能够紧贴地面;地膜覆盖机构装置在牵引架的尾端,其后为地膜悬挂支架,两个地膜压边轮为左右通过横向可调整的支承杆套装在框架的中部,其间距为地膜的幅宽,并能随畦型上下转动,两个埋膜圆盘犁通过拉杆设在框架的尾端,其间距稍大于地膜的幅宽,牵引架的尾部还设有两个可左右调节的摇摆尾轮,可实现畦面的横向水平调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旱田做畦、地膜覆盖机,由旱田做畦和地膜覆盖机构组成,旱田做畦机构设在牵引架的前部,由三角形分土板及后端连接的倾斜平土板构成,可将垄面斜装推土、压实、打平;地膜覆盖机构装置在牵引架的尾端,其框架底部设有两片开沟犁,后端为地膜悬挂支架和两个地膜压边轮、埋膜圆盘犁,间距为地膜的幅宽,并可以横向调整。采用机械做畦和覆膜一体化结构,做畦、覆膜一次性完成,畦面平整度高、土壤实度适中,减少杂草生长机会,确保地膜紧贴畦面,栽种扎眼时畦面不塌帮,深浅统一,保证了出苗整齐,通过手扶拖拉机牵引作业,提高人工效率15倍以上。
文档编号A01C5/00GK2614418SQ03251618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
发明者杜兴义, 杜桂红 申请人:杜兴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