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摘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摘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收获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棉花采摘,一般是以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的,其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已研制生产出大型全自动化摘棉机。但这种摘棉机只适于大面积采摘,且造价昂贵。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分散种植,故种棉田地分散,单位面积种植量小,大型摘棉面在此无用武之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型摘棉机,其体积小,结构合理,适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设计的小型摘棉机,包括有壳体,壳体一端设有吸棉管,另一端设有排风口,壳体内设有滤棉网,其设计要点是在壳体底部设有带叶轮的汽油机或柴油机。
如此设计的摘棉机,体积小巧,重量轻,适于肩背,特别是采用汽油机(柴油机)为动力机构,有效克服了偏远农村用电不方便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采用汽(柴)油机为动力。叶轮运转速度高,摘采时的吸力强,使用起来省工省力,且操作简便,小巧玲珑,适应性广,造价低,故非常适于我国广大农村的摘棉作业,同时还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壳体1,壳体由壳身和壳盖组成,壳体可采用合金铝或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的一端设有吸棉管8,该管可以是硬塑管,也可以制成蛇形软管。壳体的尾部设有排风口5,在壳体1内安装有滤棉网6,滤棉网6将壳体1分成两个腔室,其一侧为储棉室,另一侧为动力室,在动力室部设有固定支架3,壳体底部带有叶轮7的汽(柴)油机4固定在此支架上。当汽(柴)油机驱动时,叶轮高速运转,并产生强劲的吸力,被采摘的籽棉通过吸棉管8被吸入壳体内,并由滤棉网6隔置在壳体1的储棉室内。为了防止所摘棉花堵死滤棉网6,最好是在滤棉网6上设置一个中空滤棉罩2,这样就增加了滤棉网的面积,使壳体内的空气流通更为通畅,摘采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摘棉机,包括有壳体(1),壳体(1)一端设有吸棉管(8),另一端设有排风口(5),壳体(1)内设有滤棉网(6),其特征在于壳体(1)底部设有带叶轮(7)的汽油机或柴油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摘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滤棉网(6)上设中空滤棉罩(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摘棉机,包括有壳体,壳体一端设有吸棉管,另一端设有排风口,壳体内设有滤棉网,其设计要点是在壳体底部设有带叶轮的汽油机或柴油机。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重量轻,适于肩背,特别是采用汽油机(柴油机)为动力机构,有效克服了偏远农村用电不方便的困难。
文档编号A01D46/10GK2643630SQ032699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杜忠诚 申请人:杜忠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