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10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包括用于与挖掘铲连接的连杆,还包括过渡连杆,过渡连杆的一端由振动件带动摆动,另一端与摆杆的上端连接,摆杆的中部设有摆杆销轴,摆杆下端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另一端与挖掘铲连接。本实用新型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通过相关的连接部件与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相连,在马铃薯、番薯、花生的收获作业中,对挖掘铲进行振动,减少板结土壤和缠草对收获作业的影响,提高了收获作业的挖掘效率;在偏心轮的外端还设有偏心轮盖,防止作业过程中杂物进入壳体,避免影响偏心轮的正常转动;通过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螺纹旋进量,可适当调整挖掘铲的摆幅位置,提高了收获机的利用范围。
【专利说明】 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与挖掘铲结合使用,尤其适用于埋覆于地下的块茎类、果实类农产品的收获,如马铃薯、番薯、花生等。

【背景技术】
[0002]块茎类植物是重要的食物品种,如马铃薯、芋头、花生等,块茎类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是地下茎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是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的变态茎,块茎类植物对环境的适用性强,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块茎类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埋藏于地下,对其进行收获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对块茎类植物的收获一般是通过挖掘铲将块茎和土壤一并挖起,通过筛分装置将块茎与土壤分离,实现收获作业。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受收获机体积限制,升运式筛分链长度有限,板结土壤与作物不易分离,致使收获时的筛分率和明作物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5]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包括用于与挖掘铲连接的连杆,还包括过渡连杆,所述过渡连杆的一端由振动件带动摆动,另一端与摆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的中部设有摆杆销轴,摆杆下端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另一端与挖掘铲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件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通过设置于其上的花键套装在动力轴的外部,并且由所述动力轴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外部套装有轴承,轴承设置于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的外部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过渡连杆连接并带动过渡连杆振动。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偏心轮的外部覆盖有偏心轮盖。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件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带动过渡连杆的一端振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相匹配的内、外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摆杆的上端通过传动杆销轴与第二连杆对应连接,所述摆杆的下端通过连杆销轴与连杆对应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摆杆销轴与固定架紧固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通过相关的连接部件与收获机挖掘铲相连,在马铃薯、番薯、花生的收获作业中,在遇到壅土、板结土壤等情况时,对挖掘铲进行振动,减少泥土和缠草对收获作业的影响,加快了果实和泥土的分离速度,提高了收获作业的劳动效率;
[0014]2.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在偏心轮的外端还设有偏心轮盖,偏心轮盖能够对偏心轮进行保护,防止作业过程中杂物对偏心轮的撞击;
[0015]3.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通过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螺纹旋进量,可以改变过渡连杆长度,以调整挖掘铲的振幅位置,提高了收获机的利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件的剖视放大图。
[0018]图中:1为轴承,2为轴承座,3为外壳体,4为偏心轮,5为花键,6为动力轴,7为偏心轮盖,8为第一连杆,9为第二连杆,10为传动杆销轴,11为摆杆,12为摆杆销轴,13为固定架,14为连杆销轴,15为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本振动结构与挖掘铲结合使用,尤其适用于埋覆于地下的块茎类、果实类农产品的收获,如马铃薯、番薯、花生等。其基本结构包括连杆15,连杆15与挖掘铲连接,还包括过渡连杆,过渡连杆可以为一根刚性连杆,也可以设计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即包括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通过相匹配的内、外螺纹连接,因此,通过调整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的螺纹,可以改变整个过渡连杆的长度。所述过渡连杆的一端由振动件带动摆动,另一端与摆杆11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11的中部设有摆杆销轴12,摆杆11下端与连杆15的一端紧固相连,连杆15另一端与挖掘铲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件为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套装在动力轴6的外部并由其带动转动,偏心轮4与动力轴6之间通过花键5实现静连接。所述偏心轮4外部套装有轴承1,轴承I设置于轴承座2中,所述轴承座2的外部设有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与过渡连杆连接并带动过渡连杆振动,偏心轮4的外部覆盖有偏心轮盖7。
[0022]由动力轴6转动,带动偏心轮4转动,偏心轮4的轴线与动力轴6的轴线不共线,这样,偏心轮4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轴承I的作用,就能带动外部的外壳体3做循环往复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的左端摆动,第二连杆9与摆杆11通过传动杆销轴10连接在一起,摆杆11的中部设有与固定架13紧固连接的摆杆销轴12,摆杆11在第二连杆9的带动下也随之摆动,摆杆11的下端通过连杆销轴14与连杆15对应连接,摆杆11就会进而带动连杆15联动,与连杆15相连的挖掘铲也会产生往复振动,在马铃薯、番薯、花生等的收获作业中,在遇到壅土、板结土壤等情况时,对挖掘铲进行振动,减少泥土和缠草对收获作业的影响,加快了块茎作物和泥土的分离速度,提高了收获作业的劳动效率。
[0023]本实用新型的振动件可以为常见的机械结构,比如,振动件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带动过渡件的一端摆动或振动,也是可以实现的。
[0024]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包括用于与挖掘铲连接的连杆(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连杆,所述过渡连杆的一端由振动件带动摆动,另一端与摆杆(11)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11)的中部设有摆杆销轴(12 ),摆杆(11)下端与连杆(15 )的一端相连,连杆(15 )另一端与挖掘铲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包括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通过设置于其上的花键(5)套装在动力轴(6)的外部,并且由所述动力轴(6 )带动偏心轮(4)转动,所述偏心轮(4)外部套装有轴承(I),轴承(I)设置于轴承座(2)中,所述轴承座(2)的外部设有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与过渡连杆连接并带动过渡连杆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心轮(4)的外部覆盖有偏心轮盖(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带动过渡连杆的一端振动。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杆包括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通过相匹配的内、外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1)的上端通过传动杆销轴(10 )与第二连杆(9 )对应连接,所述摆杆(11)的下端通过连杆销轴(14)与连杆(15)对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挖掘铲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销轴(12)与固定架(13)紧固连接。
【文档编号】A01D33-08GK204272672SQ201420762675
【发明者】阳培, 张健, 黎春鳌 [申请人]毕节市工业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