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具体说涉及一种冬季用来种植蔬菜、花卉、果苗等农作物的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利用温室冬季进行喜温类蔬菜、花卉、果苗等农作物生产是农民致富达小康的重要措施。很多农民都在从事这项工作。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大有发展的前景。可是有不少的农户在从事冬季喜温类蔬菜、花卉等生产过程中,由于防御技术不过关,往往到关键时候遭受冻害,眼看到手的收益流产了,投资不少没能得到预计的经济效益,因而挫伤了部分农民从事冬季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也有的农民干二、三年因得不到效益就把设备拆了,他们再也不敢干了,左邻右舍也望而生畏。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解决,冬季蔬菜生产难以大面积的发展起来,在这种条件下农民在致富达小康的道路上也就困难重重,甚至被一些人误认为行不通了。事实说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是一、普遍存在着建立温室没达到最佳的采光角度,上午升起的温度满足不了蔬菜、花卉等的生长需要,温室内积累贮存的热量少;二、用八层牛皮纸被子做为草帘子下的辅助保温措施是属于死板的保温措施。因为用八层牛皮纸被子只能在下午四点半左右,温室内温度降到15--17℃,甚至更低时才能放下纸被,随后放下草帘子进行保温,不能在下午一点温度最高时进行保温,保存温度的基数就低,在夜间继续大幅度降温的情况下,受冻害的机会就多,有的人采用生火加温临时防冻措施,效果也是甚微。现在普遍使用的温室模式是以地平面算,温室的跨度5.5米,脊高2.6米,后墙高1.6米,后坡横宽1米,后坡仰角135度,温室的棚面呈弧形,与地平面夹角25度,前沿与地平面夹角66.5度,与冬至那一天太阳的辐射角度23.5度构成垂直照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温室采光角度不好,温室内贮存热量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该温室采光性能好,贮存热量高,保温性能强,不用再加温,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确保收益,经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温室的方位角南偏西4-6度,温室墙的墙基厚应以当地历年来冻土深度减18-22cm,后墙高为1.3-1.5米,并在顶端外侧再用大稂秸泥垛成高60-70cm,底宽78-82cm的墙,在温室的前沿处,在南北向的顺放草帘子的基础上,再东西向横放一层草帘子,南北垅向的垅高28-32cm,上宽14-16cm,下宽38-42cm,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85--105cm,窄行行距45--55cm,再复上地膜,在脊高处留28-32cm宽的活动放风口,在温室的东西山墙上距墙顶25-30cm处打眼穿透墙,穿过铅丝,铅丝的外端拧在木棒上,内端作成小圆圈,由温室的脊高处向前每隔28--32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每道都用细丝连接起来并拉紧,温室的拱架是每隔75-85cm一道,在东西向的铁丝上面,每隔一道拱架加一道南北向的铁丝,上端拧在钉在前沿处地里的木桩上,两道南北向铁丝中间间隔1.5-1.7米,在前沿折弯处每根南北向的铁丝都要用下端埋入地下的木桩向前上方顶着,每隔3.0-3.4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拱架下面如果是有立柱的,这道竹竿要紧靠中柱一侧,用两根4米长的竹竿做成,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下,插在前沿处的地里,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上,用铁丝绑在钉在脊檩下的钉子上,两根竹竿中间重叠部分用细铁丝绑紧,大头插在地里的竹竿前端北侧要用下头埋在地里的木桩斜向前上方顶着,用无色透明塑料膜粘成3.2-3.8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2--18cm,6.0-6.5米长为一幅,上头卷上支杆钉在脊檩的下面,下头卷入一根3米长竹竿,在每幅膜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栓上向上拉的线绳,如果温室拱架是用钢丝绳托着,钢丝绳下是用木柱顶着的,把木柱也要安排成东西向3.0-3.5米一排,并前后对齐,木柱上端直径4-6cm,把靠近木柱部分的保温幕剪成缺口,在放下保温幕时,缺口套住木柱,在木柱与放下的保温幕对齐的位置上,在木柱上用铁丝做成长宽各18--32cm的方形平面铁丝架,使木柱处在铁丝架的正中间,在铁丝架上面粘上塑料薄膜,这块塑料薄膜的内侧粘在木柱的周围,靠近托铁丝的竹竿那半个平面要夹在草绳与竹竿中间,另半个平面使其紧密贴合落下的保温幕,每排三个柱,只做后两个柱的铁丝架,前柱的下端埋入土中的部分靠前,在另用埋入土中的木棒顶着,前柱的上端向后仰着托前沿钢丝绳,做起落压膜架,在两幅保温幕相重叠处的上方,相对着的温室拱架下面,由脊高处向前每隔1.4米,用细铁丝固定一块长4.5-5.5cm,宽2.8-3.2cm,厚1.8-2.2cm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下方拧上套圈,在脊檩的相对位置上也要拧上一个套圈,①吊绳从套圈内穿过,吊绳的下端固定在前沿处接近地面的拱架上,上端穿过脊檩上的套圈,从脊檩上方向后绕过,留出两米长的拉线,②压膜线绳下端固定在托铁丝的竹竿前沿处的下端,在对准拱架上两个套圈的中间处,穿上小铁丝圈,并结扣固定,吊线绳也从这个小铁丝圈内穿过,共做四个小铁丝圈,每个小铁丝圈的中间间隔1.2-1.6米,压膜线的上端从拧在脊檩下面的套圈内穿过,并留出1.5-2.5米长的线绳,以做拉手,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压膜线绳压在两幅薄膜保温幕13--18cm宽,顺长的重叠处,拉紧后固定,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上面偏向一侧,顺竹竿绑上一根草绳,压膜线绳在草绳的一侧拉紧压下,靠近东西山墙部分,在紧靠东西向铁丝的上面,顺弧形线固定一幅宽20-30cm薄膜,靠墙的一面卷上草绳,钉进已在墙上挖好的2.5-3.5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严,在东西山墙上固定的20-30cm宽的防漏风膜与前沿处东西向的窄膜交叉处,要把山墙防漏风膜多留出的部分粘在东西向的窄膜的前面,前沿窄幅膜上端的铁丝要紧靠在南北向间距1.5-1.7米的铁丝前面,后坡脊檩与椽子交叉造成的空隙,除留下穿拉线的套圈小孔外,全用砖头塞住,并用三合灰抹住。
在温室的前沿处,另加一幅东西向与温室同等长的窄幅膜,地面以上部分高30-50cm,上边用农膜胶粘成套,将铁丝从套内穿过,拉紧后两头分别固定在东西向墙上,膜的下端距前沿埋拱架处15cm埋入土中,整平踩实,窄幅膜的东西两头接触墙的部分,钉入已在墙上挖好的2.5-3.5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平,窄膜上部东西向的铁丝紧靠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前下方,竹竿起到对铁丝的支撑作用,保温幕落下后前端的竹竿要距地面10-15cm,以便拉紧保温幕。
如处在北风口地段,墙厚应再加10cm,将活后坡改成固定后坡,为保证后坡135度的仰角。
温室的方位角南偏西5度,温室墙的墙基厚以当地历年来冻土深度减20cm,后墙高为1.4米,并在顶端外侧再用大稂秸泥垛成高65cm,底宽80cm的墙,南北垅向垅高30cm,上宽15cm,下宽40cm,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cm,窄行行距50cm,再复上地膜,在温室的东西山墙上距墙顶28cm处打眼穿透墙,穿过12号的铅丝,铅丝的外端拧在木棒上,内端作成小圆圈,由温室的脊高处向前每隔30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温室的拱架是每隔80cm一道,两道南北向铁丝中间间隔1.6米,每隔3.2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用比地膜厚,比棚膜薄的无色透明塑料膜粘成3.5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5cm,6.3米长为一幅,把木柱安排成东西向3.2米一排,木柱上端5cm,木柱与放下的保温幕对齐的位置上,在木柱上用18号铁丝做成长宽各30cm的方形平面铁丝架,在铁丝架上面粘上塑料薄膜,做起落压膜架,由脊高处向前每隔1.4米,用细铁丝固定一块长5cm,宽3cm,厚2cm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下方拧上套圈,在脊檩的相对位置上也要拧上一个套圈,①吊绳从套圈内穿过,吊绳的下端固定在前沿处接近地面的拱架上,上端穿过脊檩上的套圈,从脊檩上方向后绕过,留出两米长的拉线,②压膜先绳下端固定在托铁丝的竹竿前沿处的下端,在对准拱架上两个套圈的中间处,穿上直径不到一公分的小铁丝圈,并结扣固定,吊线绳也从这个小铁丝圈内穿过,共做四个小铁丝圈,每个小铁丝圈的中间间隔1.4米,压膜线的上端从拧在脊檩下面的套圈内穿过,并留出2米长的线绳,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压膜线绳压在两幅薄膜保温幕15cm宽,为使两幅保温幕中间重叠处贴合的更严密,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上面偏向一侧,顺竹竿绑上一根直径1cm粗的草绳,用来把两幅膜的重叠处垫起来,靠近东西山墙部分,在紧靠东西向铁丝的上面,顺弧形线固定一幅宽25cm薄膜,靠墙的一面卷上草绳,钉进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在温室的前沿处,另加一幅东西向与温室同等长的窄幅膜,地面以上部分高40cm,上边用农膜胶粘成套,将铁丝从套内穿过,拉紧后两头分别固定在东西上墙上,膜的下端距前沿埋拱架处15cm埋入土中,窄幅膜的东西两头接触墙的部分,仍钉入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平,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保温幕落下后前端的竹竿要距地面12cm,在东西山墙上固定的25cm宽的防漏风膜与前沿处东西向的窄膜交叉处,要把山墙防漏风膜多留出的部分粘在东西向的窄膜的前面,前沿窄幅膜上端的铁丝要紧靠在南北向间距1.6米的铁丝前面,后坡脊檩与椽子交叉造成的空隙,除留下穿拉线的套圈小孔外,全用砖头塞住,并用三合灰抹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塑料薄膜保温幕能在严寒的冬季保温的道理是放下保温幕后造成棚膜与保温幕之间25-30cm厚的密封空间层,空气在密封的条件下是热的不良导体。首先能灵活机动的保温采用确保收入稳定型日光温室,在严寒的冬季,只要是晴天中午的温度就能达到35℃以上,遇到大幅度降温的寒冷天气时,就在中午温度最高时放下保温幕进行保温,而不影响光照,这一点是任何棚外保温措施都做不到的,如果不是在最冷的天气情况下及幼苗阶段,早放保温幕嫌夜间温度高,则晚放保温幕,总之,根据气候变化情况灵活掌握。现将相同温室不同保温方式及不同温室相同保温方式的保温效果列表说明如下各类温室相同及不同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对照表

说明此表是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零下28℃时的温度段,脊高从地平面算的。
从上表可以看到,用保温幕在温度最高时进行保温的,到下午四点半落草帘子时温室内温度仍保持在25℃,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室内最低温度仍能达到11℃。同样是仿生式高效能温室,用八层牛皮纸被子辅助草帘子进行保温的,在下午四点半落草帘子时温室内温度是17℃,第二天早晨七点钟温室内最低温度为5℃。而其他类型的温室,中午的采光角度不能接近90℃,所以中午最高温度只能达到28℃,下午四点半室内温度降到12℃,储备热量基数低,所以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室内温度降到零下3℃,致使蔬菜遭受冻害;其次,本发明造价低廉,用塑料薄膜保温幕每延长米造价为6.5元,比八层牛皮纸被每延长米24元降低了3.7倍,塑料薄膜保温幕用料价格计算以60米长,跨度5.5米的温室为例。1、18号的细铁丝100米长重量是一公斤,6元/公斤,东西向用的铁丝61米×15道,是915米,南北向用的铁丝每道6.5米长,共40道长260米,两项共计1175米,合款70.5元。2、12号铁丝,每道1.4米长,两面山墙共用30道,共42米长,重2公斤,5元/公斤,计10元。3、20号的细铁丝,0.24公斤,合2元。4、三卷黄胶带,合款5元。5、羊眼圈两合,合款8元。6、1.5寸的铁钉0.25公斤,合款4元。7、线绳1696米,每公斤1200米,合1.41公斤,16元/公斤,合款22.6元。8、用此地膜厚、比棚膜薄的农膜,每幅长6.3米(包括卷头)没,宽3.5米,重0.75公斤,共20幅计15公斤,12元/公斤,计180元。9、用草绳150米,合4公斤,计12元。10、用竹竿60根,1.2元/根,计72元。11、乙环酮0.3公斤,合款3元。以上11项用款合计389.1元,除以60延长米,合每延长米6.5元;第三,降低夜间作物叶面温度,有利于减轻霜霉病等在温度大的情况下发生的病害,其原因是在夜间低温情况下,棚膜内侧要结霜或挂露水,必然要滴落在作物叶面上,增加了作物叶面的温度。而用薄膜保温幕,棚膜上滴落下的露水落在保温幕上面,顺坡度流到前沿处的土壤里,落不到作物叶面上,因而减轻了作物叶面的温度,只要把保温幕拉紧,夜间就不会在保温幕上形成小水坑;第四,操作方便,拉起或放下保温幕一个人就可以在温室内轻松的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托保温幕铁丝架及托东西向铁丝竹竿距离示意图。
图2向上拉、向下放保温幕操作示意图。
图3在立柱上做铁丝架示意图。
图4前柱向后仰托铁丝绳示意图。
图5做吊绳、压膜绳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温室的方位角为南偏西5度,温室墙的墙基厚应以当地历年来冻土深度减20cm为宜,如冻土深度为1.5米,减20cm则土墙墙基厚1.3米,如处在北风口地段,墙厚应再加10cm,将活后坡改成固定后坡,为保证后坡135度的仰角,后墙高为1.4米,并在顶端外侧再用大稂秸泥垛成高65cm,底宽,80cm的墙,以增强后坡的防寒保温,在温室的前沿处,夜间降温的幅度最大,在南北向的顺放草帘子的基础上,再东西向横放一层草帘子,以增强前沿处夜间保温;提高地温是蔬菜正常生长的关键,提高地温的方法是南北垅向,垅高30cm,上宽15cm,下宽40cm,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cm,窄行行距50cm,再覆上地膜,这样在一月份晴天中午垅内地温常达30℃左右,早晨垅内地温也能达到15℃以上;对这种温室要采取三幅覆棚膜法,在脊高处留30cm宽的活动放风口,采取扒缝放风的方法,否则在高温无风天气下,中午室内温度常达48℃,不容易很快降下来;在后墙及山墙留通风口与其他型温室相同,实践证明,本发明在仿生式高效能温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的温室,发挥了上午升温快的优点,曾有一户新建温室试温,由早晨0.5℃到中午上升到47℃,在上午10点左右温度就能上升到30℃以上;另有一户将温室地面下降50cm,室内空间加大,结果贮热保温效果更好,在冬季最冷的一天,在同样的保温设备条件下,其他型温室内种植的黄瓜普遍遭受冻害,而他的温室内的黄瓜却安然无恙,塑料保温幕的做法是第一步在温室的东西山墙上距墙顶28cm处打眼穿透墙,穿过12号的铅丝,铅丝的外端拧在木棒上,内端作成小圆圈,由温室的脊高处向前每隔30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其中包括一道前沿窄幅膜的,每道都用18号细丝连接起来,并拉紧;第二步,温室的拱架是每隔80cm一道,在东西向的铁丝上面,每隔一道拱架加一道南北向的铁丝,上端拧在钉在前沿处地里的木桩上,两道南北向铁丝中间间隔1.6米,用以托住卷起的保温幕,以防漏下,在前沿折弯处每根南北向的铁丝都要用下端埋入地下的木桩向前上方顶着,如图1所示;第三步,每隔3.2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拱架下面如果是有立柱的,这道竹竿要紧靠中柱一侧,用两根4米长的竹竿做成,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下,插在前沿处的地里,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上,用铁丝绑在钉在脊檩下的钉子上,两根竹竿中间重叠部分用细铁丝绑紧,利用插在地里竹竿的向上弹力托东西向的铁丝,以防下坠,大头插在地里的竹竿前端北侧要用下头埋在地里的木桩斜向前上方顶着,以使每道竹竿完全形状一致,并增强向上的弹力,如图2所示;第四步,做塑料薄膜保温幕用比地膜厚,比棚膜薄的无色透明塑料膜粘成3.5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5cm,6.3米长为一幅,上头卷上支杆钉在脊檩的下面,下头卷入一根3米长整的很直的竹竿,以便向上拉卷起保温幕,向下放保温幕用,在每幅膜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栓上向上拉的线绳,如果温室拱架是用钢丝绳托着,钢丝绳下是用木柱顶着的,把木柱也要安排成东西向3.2米一排,并前后对齐,木柱上端直径以5cm为宜,把靠近木柱部分的保温幕剪成缺口,在放下保温幕时,缺口套住木柱,在木柱与放下的保温幕对齐的位置上,在木柱上用18号铁丝做成长宽各30cm的方形平面铁丝架,使木柱处在铁丝架的正中间,在铁丝架上面粘上塑料薄膜,这块塑料薄膜的内侧粘在木柱的周围,要粘严密,防止漏风,粘上塑料薄膜的铁丝架,靠近托铁丝的竹竿那半个平面要夹在草绳与竹竿中间,另半个平面使其紧密贴合落下的保温幕,每排三个柱,只做后两个柱的铁丝架如图3,前柱的下端埋入土中的部分靠前,在另用埋入土中的木棒顶着,前柱的上端向后仰着托前沿钢丝绳,这样前柱就不影响两幅膜重叠部分贴合紧密了,如图4所示;第五步,做起落压膜架,在两幅保温幕相重叠处的上方,相对着的温室拱架下面,由脊高处向前每隔1.4米,用细铁丝固定一块长5cm,宽3cm,厚2cm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下方拧上套圈,在脊檩的相对位置上也要拧上一个套圈,①吊绳从套圈内穿过,吊绳的下端固定在前沿处接近地面的拱架上,上端穿过脊檩上的套圈,从脊檩上方向后绕过,留出两米长的拉线,②压膜先绳下端固定在托铁丝的竹竿前沿处的下端,在对准拱架上两个套圈的中间处,穿上直径不到一公分的小铁丝圈,并结扣固定,吊线绳也从这个小铁丝圈内穿过,共做四个小铁丝圈,每个小铁丝圈的中间间隔1.4米,压膜线的上端从拧在脊檩下面的套圈内穿过,并留出2米长的线绳,以做拉手,如图5所示,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压膜线绳压在两幅薄膜保温幕15cm宽,顺长的重叠处,拉紧后固定,目的在于使每幅保温幕的重叠处紧密贴合,防止保温幕上下空气流通,在向上卷起保温幕时,先松开固定住的压膜线绳,拉紧吊线绳则把压膜线绳吊起来,这样就不影响向上卷保温幕了,为使两幅保温幕中间重叠处贴合的更严密,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上面偏向一侧,顺竹竿绑上一根直径1cm粗的草绳,用来把两幅膜的重叠处垫起来,压膜线绳在草绳的一侧拉紧压下,这样就更严密不透风了,靠近东西山墙部分,在紧靠东西向铁丝的上面,顺弧形线固定一幅宽25cm薄膜,靠墙的一面卷上草绳,钉进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严,以防薄膜保温幕在靠墙处漏风。在温室的前沿处,另加一幅东西向与温室同等长的窄幅膜,地面以上部分高40cm,上边用农膜胶粘成套,将铁丝从套内穿过,拉紧后两头分别固定在东西上墙上,膜的下端距前沿埋拱架处15cm埋入土中,整平踩实,窄幅膜的东西两头接触墙的部分,仍钉入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平,窄膜上部东西向的铁丝紧靠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前下方,竹竿起到对铁丝的支撑作用。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裹着竹竿的保温幕的最前端落入这幅窄膜的前面,保温幕的前端紧靠着窄膜上端的铁丝,以防止从接触地面处漏风,保温幕落下后前端的竹竿要距地面12cm,以便拉紧保温幕,在东西山墙上固定的25cm宽的防漏风膜与前沿处东西向的窄膜交叉处,要把山墙防漏风膜多留出的部分粘在东西向的窄膜的前面,前沿窄幅膜上端的铁丝要紧靠在南北向间距1.6米的铁丝前面,后坡脊檩与椽子交叉造成的空隙,除留下穿拉线的套圈小孔外,全用砖头塞住,并用三合灰抹住,以利牢固。
权利要求
1.一种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温室的方位角南偏西4-6度,温室墙的墙基厚应以当地历年来冻土深度减18-22cm,后墙高为1.3-1.5米,并在顶端外侧再用大稂秸泥垛成高60-70cm,底宽78-82cm的墙,在温室的前沿处,在南北向的顺放草帘子的基础上,再东西向横放一层草帘子,南北垅向的垅高28-32cm,上宽14-16cm,下宽38-42cm,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85-105cm,窄行行距45-55cm,再复上地膜,在脊高处留28-32cm宽的活动放风口,在温室的东西山墙上距墙顶25-30cm处打眼穿透墙,穿过铅丝,铅丝的外端拧在木棒上,内端作成小圆圈,由温室的脊高处向前每隔28-32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每道都用细丝连接起来并拉紧,温室的拱架是每隔75-85cm一道,在东西向的铁丝上面,每隔一道拱架加一道南北向的铁丝,上端拧在钉在前沿处地里的木桩上,两道南北向铁丝中间间隔1.5-1.7米,在前沿折弯处每根南北向的铁丝都要用下端埋入地下的木桩向前上方顶着,每隔3.0-3.4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拱架下面如果是有立柱的,这道竹竿要紧靠中柱一侧,用两根4米长的竹竿做成,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下,插在前沿处的地里,一根竹竿的大头朝上,用铁丝绑在钉在脊檩下的钉子上,两根竹竿中间重叠部分用细铁丝绑紧,大头插在地里的竹竿前端北侧要用下头埋在地里的木桩斜向前上方顶着,用无色透明塑料膜粘成3.2-3.8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2-18cm,6.0-6.5米长为一幅,上头卷上支杆钉在脊檩的下面,下头卷入一根3米长竹竿,在每幅膜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栓上向上拉的线绳,如果温室拱架是用钢丝绳托着,钢丝绳下是用木柱顶着的,把木柱也要安排成东西向3.0-3.5米一排,并前后对齐,木柱上端直径4-6cm,把靠近木柱部分的保温幕剪成缺口,在放下保温幕时,缺口套住木柱,在木柱与放下的保温幕对齐的位置上,在木柱上用铁丝做成长宽各18-32cm的方形平面铁丝架,使木柱处在铁丝架的正中间,在铁丝架上面粘上塑料薄膜,这块塑料薄膜的内侧粘在木柱的周围,靠近托铁丝的竹竿那半个平面要夹在草绳与竹竿中间,另半个平面使其紧密贴合落下的保温幕,每排三个柱,只做后两个柱的铁丝架,前柱的下端埋入土中的部分靠前,在另用埋入土中的木棒顶着,前柱的上端向后仰着托前沿钢丝绳,做起落压膜架,在两幅保温幕相重叠处的上方,相对着的温室拱架下面,由脊高处向前每隔1.4米,用细铁丝固定一块长4.5-5.5cm,宽2.8-3.2cm,厚1.8-2.2cm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下方拧上套圈,在脊檩的相对位置上也要拧上一个套圈,①吊绳从套圈内穿过,吊绳的下端固定在前沿处接近地面的拱架上,上端穿过脊檩上的套圈,从脊檩上方向后绕过,留出两米长的拉线,②压膜线绳下端固定在托铁丝的竹竿前沿处的下端,在对准拱架上两个套圈的中间处,穿上小铁丝圈,并结扣固定,吊线绳也从这个小铁丝圈内穿过,共做四个小铁丝圈,每个小铁丝圈的中间间隔1.2-1.6米,压膜线的上端从拧在脊檩下面的套圈内穿过,并留出1.5-2.5米长的线绳,以做拉手,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压膜线绳压在两幅薄膜保温幕13-18cm宽,顺长的重叠处,拉紧后固定,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上面偏向一侧,顺竹竿绑上一根草绳,压膜线绳在草绳的一侧拉紧压下,靠近东西山墙部分,在紧靠东西向铁丝的上面,顺弧形线固定一幅宽20-30cm薄膜,靠墙的一面卷上草绳,钉进已在墙上挖好的2.5-3.5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严,在东西山墙上固定的20-30cm宽的防漏风膜与前沿处东西向的窄膜交叉处,要把山墙防漏风膜多留出的部分粘在东西向的窄膜的前面,前沿窄幅膜上端的铁丝要紧靠在南北向间距1.5-1.7米的铁丝前面,后坡脊檩与椽子交叉造成的空隙,除留下穿拉线的套圈小孔外,全用砖头塞住,并用三合灰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在温室的前沿处,另加一幅东西向与温室同等长的窄幅膜,地面以上部分高30-50cm,上边用农膜胶粘成套,将铁丝从套内穿过,拉紧后两头分别固定在东西向墙上,膜的下端距前沿埋拱架处15cm埋入土中,整平踩实,窄幅膜的东西两头接触墙的部分,钉入已在墙上挖好的2.5-3.5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平,窄膜上部东西向的铁丝紧靠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前下方,竹竿起到对铁丝的支撑作用,保温幕落下后前端的竹竿要距地面10-15cm,以便拉紧保温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如处在北风口地段,墙厚应再加10cm,将活后坡改成固定后坡,为保证后坡135度的仰角。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温室的方位角南偏西5度,温室墙的墙基厚以当地历年来冻土深度减20cm,后墙高为1.4米,并在顶端外侧再用大稂秸泥垛成高65cm,底宽80cm的墙,南北垅向垅高30cm,上宽15cm,下宽40cm,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cm,窄行行距50cm,再复上地膜,在温室的东西山墙上距墙顶28cm处打眼穿透墙,穿过12号的铅丝,铅丝的外端拧在木棒上,内端作成小圆圈,由温室的脊高处向前每隔30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温室的拱架是每隔80cm一道,两道南北向铁丝中间间隔1.6米,每隔3.2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用比地膜厚,比棚膜薄的无色透明塑料膜粘成3.5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5cm,6.3米长为一幅,把木柱安排成东西向3.2米一排,木柱上端5cm,木柱与放下的保温幕对齐的位置上,在木柱上用18号铁丝做成长宽各30cm的方形平面铁丝架,在铁丝架上面粘上塑料薄膜,做起落压膜架,由脊高处向前每隔1.4米,用细铁丝固定一块长5cm,宽3cm,厚2cm的小木板,在小木板下方拧上套圈,在脊檩的相对位置上也要拧上一个套圈,①吊绳从套圈内穿过,吊绳的下端固定在前沿处接近地面的拱架上,上端穿过脊檩上的套圈,从脊檩上方向后绕过,留出两米长的拉线,②压膜先绳下端固定在托铁丝的竹竿前沿处的下端,在对准拱架上两个套圈的中间处,穿上直径不到一公分的小铁丝圈,并结扣固定,吊线绳也从这个小铁丝圈内穿过,共做四个小铁丝圈,每个小铁丝圈的中间间隔1.4米,压膜线的上端从拧在脊檩下面的套圈内穿过,并留出2米长的线绳,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压膜线绳压在两幅薄膜保温幕15cm宽,为使两幅保温幕中间重叠处贴合的更严密,在托东西向铁丝的竹竿上面偏向一侧,顺竹竿绑上一根直径1cm粗的草绳,用来把两幅膜的重叠处垫起来,靠近东西山墙部分,在紧靠东西向铁丝的上面,顺弧形线固定一幅宽25cm薄膜,靠墙的一面卷上草绳,钉进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在温室的前沿处,另加一幅东西向与温室同等长的窄幅膜,地面以上部分高40cm,上边用农膜胶粘成套,将铁丝从套内穿过,拉紧后两头分别固定在东西上墙上,膜的下端距前沿埋拱架处15cm埋入土中,窄幅膜的东西两头接触墙的部分,仍钉入已在墙上挖好的3cm深宽的槽内,并用泥抹平,在放下薄膜保温幕时,保温幕落下后前端的竹竿要距地面12cm,在东西山墙上固定的25cm宽的防漏风膜与前沿处东西向的窄膜交叉处,要把山墙防漏风膜多留出的部分粘在东西向的窄膜的前面,前沿窄幅膜上端的铁丝要紧靠在南北向间距1.6米的铁丝前面,后坡脊檩与椽子交叉造成的空隙,除留下穿拉线的套圈小孔外,全用砖头塞住,并用三合灰抹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益稳定型日光温室,温室方位角南偏西4-6度,后墙高1.3-1.5米,顶端外侧垛成高60-70cm,底宽78-82cm的墙,东西山墙上距顶25-30cm穿铅丝,脊高处向前隔28-32cm一道,东西山墙各15道,温室的拱架隔75-85cm一道,东西向铁丝上面,每隔一道拱架加一道南北向的铁丝,每隔3.0-3.4米在东西向的铁丝下面设一道南北方向向上托铁丝的竹竿,用塑料膜粘成3.2-3.8米宽,包括两边重叠部分各12-18cm,6.0-6.5米长为一幅,上头卷支杆钉在脊檩的下面,下头卷入3米长竹竿,在铁丝架上粘塑料薄膜。本发明采光性好,贮存热量高,保温性能强,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A01G9/22GK1554222SQ200310124180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赵凤山 申请人:赵凤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