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西瓜与“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系列大豆新品种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一种主要农作物,据统计,中国大豆平均亩产119千克,美国大豆平均亩产173.3千克,意大利大豆平均亩产243.3千克,“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平均亩产308千克。
目前,国内外大豆栽培一般密度为每亩15000-27000株,每亩用种量5-7千克,等行距25厘米,株距平均10厘米左右,不间作套种任何作物。而西瓜栽培行距2米,株距春播0.65米、夏播0.6米、大棚内栽培0.4米,一般也不套种任何作物。
目前生产上存在着大面种西瓜田里不套种任何作物,造成空间、地力、水肥等资源浪费。在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效力成为一大难题。尽管也有一部分人在西瓜田里套种棉花,但效益较纯西瓜田无明显变化,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棉花的根系与西瓜都是平展根系,瓜棉争肥争水矛盾突出,况且防虫治病用药也有差异,管理上棉花需要打叉、整枝等,繁多工艺流程,而西瓜又怕人践踏等,给生产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果瓜田内套种普通大豆,因豆棵秆子细、节间长,结果倒状半截光,荚少、籽小产量低,效益不明显,故而无人在瓜田里套种大豆。
经研究与实践证明,西瓜、大豆全生育期土地湿润高产,而棉花要减产。由于棉花需肥多,消耗地力大,而大豆因有根瘤菌固氮,基本上不消耗地力,所以西瓜田套种大豆实现双高产成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以实现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的双高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配置方式的西瓜、大豆良种;种子处理;精细整地;营养钵育苗;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足墒播种;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病虫防治;高产田管理;叶面喷肥;(1)、精选良种与种子处理在晴天时精选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良种,将选好的种子做种子粒重的测定和发芽测验,计算播种量,临播前晒种;(2)、精细整地测试田地土壤之养分,尔后根据测试结果和西瓜、大豆需要的养分计算出各种肥料的配比量,施足基肥,耕深20-30厘米,耙细,根据种植方案设计打畦方向和在0.66米的将要种植西瓜的曼圆埂两侧,挖一条25厘米宽,15厘米深的灌水、排水沟;(3)、确定株行距配置方式和种植密度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西瓜东西为行,行距1.8米,株距0.65米,每亩种植569株;在每一西瓜行北侧离西瓜行0.3米种1-2行大豆,大豆株距0.3-0.4米,每亩大豆种植1233-1666穴,2466-3332株;夏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先小麦、西瓜间作套种,麦收后再移栽营养钵育苗的大豆;种麦时种两耧麦即6垄麦,留一耧大空行,间距0.6米,每个大空行做曼园型埂,待次年谷雨后直播西瓜种于空行中间复膜,西瓜东西为行,行距2米,株距0.6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西瓜种好后麦收前20天打营养钵育大豆苗,待收麦后在西瓜行北侧,离西瓜0.3米处载2行营养钵育大豆苗,行距0.3米、株距0.3米,每亩大豆种植2222穴,4444株;大棚大豆、西瓜间作套种由于多数大棚宽6米,在大棚两侧边向里各1米处分别种1行西瓜,两行西瓜行距4米,株距0.4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大棚两侧边分别到西瓜行种2行大豆,行距0.33米,株距0.3米,行道1米两侧再种各1行大豆,株距0.3米,每亩种植大豆2220穴,4440株;(4)、营养钵育苗包括的步骤有选地建床、精细制钵、精细选种、中墒播种、加强苗床管理、短期移栽;(5)、田间管理包括的步骤有中耕锄草、大豆人工打顶、灌溉、灭虫;(6)、施肥;掌握“基肥、拌种肥、追肥、喷施叶面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
本发明的机理是充分给予西瓜种植、生长、拖秧、开花、坐果、膨大和大豆植株分枝、结荚的空间,保证每株西瓜、大豆苗都能得到生长所需的通风、光照和养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空间、光照、地质、肥力等诸优势。
实验证明该间作套种株、行距配置方式,适宜我国各西瓜、大豆产区。对土质要求不甚严格,红土、黄土、黑土均可,微碱沙土、沙壤土、壤土、粘土对产量影响不大,对田间管理方法的要求不高,常规西瓜、大豆的种植树管理条件完全可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唯独种植时间、株行距配置方式、种植株数与产量相关联,影响较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施肥、灌水、劳动强度、投资均相对减少,但西瓜、大豆双高产。经试验,春播有些地块西瓜亩产达5894千克、大豆389千克;夏播有些地块亩产西瓜达4531千克、大豆316千克;大棚内栽培西瓜亩产4365千克、大豆345千克,较之现有技术相比,平均亩效益可提高80%以上。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打破了其他大豆品种一次性开、一次性结荚及区域性强和高温不结荚的习性,同时也打破了种植西瓜不套种大豆的传统模式,是近年来研究实践得出的有发展前途的双优质双高产的新模式。西瓜与“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大豆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适宜我国西瓜、大豆各产区。


图1为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示意图;图2为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二示意图;图3为夏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株行距配置方式示意图;图4为大棚大豆、西瓜间作套种株行距配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精选良种在晴天时精选,将病斑粒、虫食粒、碎粒、小粒、秕粒、霉粒和混杂粒挑出去。将选好的种子做种子粒重的测定和发芽测验,根据芽率、粒重、每亩保苗数、田间损失率等计算播种量,临播前将该批种子在太阳下晒两天后播种提高发芽率。
二精细整地适时测试将要种植西瓜、大豆的田地土壤之养分,尔后根据测试结果和西瓜、大豆需要的养分计算出各种肥料的配比量,施足基肥,耕深20-30厘米,耙细,使耕作层变得疏松,平坦,表土细碎,根据种植方案设计打畦方向和在0.66米的将要种植西瓜的曼圆埂两侧,挖一条25厘米宽,15厘米深的灌水、排水沟,遇旱用该沟浇水时,水从沟里向两边漫浇,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地板结程度较轻,效果好,遇到暴雨,水又可从沟里向外排出,防渍防涝。
三株行距配置方式、合理密度种植图表春播图表1
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西瓜行距1.8米左右,株距0.65米左右,每亩种植569株。大豆种在西瓜北侧离西瓜行0.3米左右种1行大豆,株距0.3米左右,每亩大豆种植1233穴,2466株。
春播图表2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西瓜行距2米,株距0.65米左右,每亩种植512株。大豆种植在西瓜行北侧,离西瓜行0.3米左右,种2行,大豆行距0.3米左右,株距0.4米左右,每亩大豆种植1666穴,3332株。
夏播图表3先小麦、西瓜间作套种,麦收后再移栽营养钵育苗的大豆,种植方案是种麦时种两娄麦即6垄麦,留一娄大空行,0.6米左右,每个大空行做曼园型埂,待次年谷雨后直播西瓜种于大空行中间复膜,即行距2米,株距0.6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西瓜种好后麦收前20天打营养钵育大豆苗,待收麦后在西瓜行北侧,离西瓜0.3米处栽培2行营养钵育的大豆苗,行距0.3米左右,株距0.3米左右,每亩大豆种植2222穴,4444株。
大棚图表4大棚内大豆、西瓜间套种在大棚两侧边向里各1米处分别种1行西瓜,两行西瓜行距4米,株距0.4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大棚两侧边分别到西瓜行,种2行大豆,行距0.33米,株距0.3米,行道1米两侧再种各1行大豆,株距0.3米,每亩种植大豆(矮株密角型)2220穴,4440株。
无论春播或夏播均应在西瓜、大豆出苗后及时查苗、间苗、补苗,确保每穴西瓜有株壮苗,大豆有两株壮苗(苗间距4-6厘米),使植株分布均匀。单株得到均衡发展,整个西瓜、大豆田,苗齐、苗壮,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
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将麦收后种植的夏大豆提前育苗,提升为半春半夏播种,其增产幅度在20%左右,宜在西瓜、大豆间作套种配置方式中进行,也宜在一年两熟制的夏大豆产区推广。不仅是一项夺取夏大豆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殊栽培措施,同时将三夏麦收最繁忙时节分解为麦收前20天左右,农闲时制钵播种和麦收后农闲时间进行移栽,以便精耕细作、促进增产增收。
具体操作技术要点1、选地建床。苗床应建在地势高燥、无盐碱、近水源及土质肥沃,便于管理的地方。苗床应以南北向为好,一般宽1米,长10-15米,深0.25米,床底要平。
2、精细制钵。要用疏松肥沃的地表层土和熟腐的圈肥,按4∶1的比例过筛配成营养土待用。大约每4000个钵土加0.5千克尿素、1千克磷酸二铵、0.5千克钙镁磷肥、30克钼酸铵、20克硼砂,拌匀。在打钵前10-15小时加适量水湿润,钵土湿度以手握土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
3、精细选种。应选择适宜不同瓜种、不同种植时间、不同栽培方式,种植的“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其中一个大豆优良品种,在晴天选种,将病斑粒(紫斑粒和褐斑粒)、虫食粒、破碎烂粒、小粒、秕粒、霉粒、脐色、粒色不一致的混杂粒挑出去。将选好的有光泽的饱满的种子在太阳下席子上晒二天再播种。
西瓜品种,选择大果型,耐重茬,正常条件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坐果后33天左右成熟,单瓜重10千克-40千克,亩产量在5000千克以上,口感脆甜,高糖12%以上,皮薄且韧,有弹性,耐贮运,不倒瓤,品质上乘,同时还具有抗病抗逆性等优质高产品种。
4、中墒播种。在麦收前20天左右进行打钵播种。播前先把钵体摆入床内靠紧,上齐下可不齐,再把钵体一次喷水,使其吸透水,无硬心。每钵壹粒种子均匀复土2厘米。
5、加强苗床管理。(1)为防止育苗床播种后出苗前遇雨,可先在苗床上面用竹、木条搭成拱型架备用,若遇雨可及时搭盖防雨。以免受雨土地板结,影响出苗。(2)出苗一周后,出现真叶,可以进行人工剪去弱苗和除去杂草并喷药防病。(3)若遇高温干旱,在傍晚时间内可喷水使苗健壮生长。
6、适期移栽。一般只要茬口出来,移栽越早越好,有利成活和壮苗。移栽前两天浇一次出嫁水,下行4点钟以后移栽,钵苗移栽后用细土围钵与耕土密接。并浇好团结水,缓苗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
四中耕锄草第一次中耕锄草,其主要作用首先,可以疏松土壤,调节土壤水分。干旱时起到防旱保墒作用,在土壤水分过多时能起到防涝防渍作用。其次,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有利于西瓜、大豆根系生长及其对养料的吸收,有利于大豆根瘤菌的发展和根瘤的形成,从而增加根瘤的固氮能力。第三,可以消灭杂草,促进西瓜、大豆生育。第一次中耕的深度要浅,浅锄有利于太阳晒死杂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后一个星期要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可以锄得尽量深一些,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第三次中耕,结合锄地把土堆到西瓜、大豆根部,以增加根际活土层,有利于西瓜、大豆后期扎新根,促进西瓜、大豆后期生育良好;并有利于排除田间积水和后期灌水。
五人工打顶大豆在盛花期以前人工打顶,或在主茎高40厘米左右时人工打顶,增产率为20%左右,打顶是利用破坏顶端优势的生长规律,把光合产物由主要用于营养生长,改善为主要用于生殖生长,增加产量。
六科学施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大豆间作套种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不决定于施肥量的多少,而决定于西瓜、大豆体内速效性氮、磷、钾含量比例和土壤中速效性养分含量比例的一致性。土壤中速效性氮、磷、钾应通过施肥调整到这个比例,才能使西瓜、大豆营养协调。所以根据西瓜、大豆间作套种田养分情况配比肥料,于犁地前施基肥及苗期和花期追肥,或一般性施肥也要注意精细整地前,底施有机肥,每亩5000千克,磷肥60千克,钾肥20千克,氮肥25千克,锌肥1千克,硫酸锰2千克,硼肥0.5千克,硫酸亚铁2千克。要重视底肥和初花期追肥及中后期下午4点以后喷施叶面肥。西瓜、大豆叶面喷肥西瓜、大豆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配合氮肥喷施。常用的为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用喷雾器均匀洒在西瓜和大豆的叶片的背面上。
在施肥措施上掌握“基肥、拌种肥、追肥、喷施叶面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
七科学灌溉根据当年的降雨特点和其它相应的措施、条件、可重点浇好造墒水、分枝水、开花、结果水、果实膨大水。上述水分可以起到足墒早播、促分枝、增花、保果、增果重的作用。在西瓜成熟前7-10天应停止浇水,以免降低果实含糖量,或出现裂瓜现象。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1、炭疽病。防治方法是做好种子消毒,可用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后播处,不施带菌厩肥。
2、病毒病。蚜虫是主要传病媒介。彻底消灭蚜虫,可喷蚜虱净4000倍液、豫园通杀800倍液、1.8%爱福丁仿生农药3000倍液进行灭蚜。
3、白粉病。药剂防治可用40%粉必清胶悬剂600倍液,也可用杜邦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病立净1000倍液、杜邦福星3000倍液喷洒叶面,均有显著效果。
4、疫病。防治措施可在雨季加强是排水防治。药剂防治在发病前喷80%病立净10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雨后补喷。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连续喷药2-3次,可控制蔓延。
5、小地老虎。俗称黑地蚕,幼虫咬食小苗,造成严重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或堆草人工捕杀。还可用90%的敌百虫与炒香棉仁饼或糠麸配成毒饵,傍晚撒在瓜田。
6、种蝇,成虫为黄色小蝇,幼虫似粪蛆。以幼虫危害西瓜、大豆种芽和幼苗,幼虫从根茎部蛀入顺着茎向上危害,受害植株倒状死亡,还可换株危害。在防治上应忌用未腐熟的肥料,也可在播种时或定植时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床面或根际附近。
7、蚜虫。在西瓜、大豆全生育期均可危害。防治方法注意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蚜虫。在药剂防治上,苗期可用一遍净2000倍液,随着植株生长加大浓度到1000倍液,也可用50%的敌敌畏1000倍液、豫园通杀400倍液,喷洒叶片。或用蚜虱净2000倍液灌根,消灭幼虫。
8、红蜘蛛。一年发生20代,以高温干旱期危害最重,可用10%的复方齐螨素1500倍液,10%扫螨净2000倍液喷洒叶面防治。
9、潜叶蝇。俗称“夹叶虫”,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在叶片中形成许多弯曲的小潜道。可用绿菜宝1000倍液或斑潜净2000倍液防治。
10、蛴螬、造桥虫、豆荚螟、棉铃虫。喷药防治成虫和夜间在成虫活动的树木、杂草和农作物上喷2.5%敌百虫粉,可消灭大量成虫。
西瓜、大豆间作套种田的病虫害防治用药要选择以适宜在西瓜上能用的药品为准,不得乱用药品。西瓜、大豆所生病虫害,能用同一药物同时防治为最好。
权利要求
1.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包括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配置方式的西瓜、大豆良种;种子处理;精细整地;营养钵育苗;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足墒播种;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病虫防治;高产田管理;叶面喷肥;其特征是选择“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其中一个大豆品种,与选定的的西瓜品种间作套种;确定株行距配置方式和种植密度春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西瓜东西为行,行距1.8米,株距0.65米,每亩种植569株;在每一西瓜行北侧离西瓜行0.3米种1-2行大豆,大豆株距0.3-0.4米,每亩大豆种植1233-1666穴,2466-3332株;夏播大豆、西瓜间作套种先小麦、西瓜间作套种,麦收后再移栽营养钵育苗的大豆;种麦时种两耧麦即6垄麦,留一耧大空行,间距0.6米,每个大空行做曼园型埂,待次年谷雨后直播西瓜种于空行中间复膜,西瓜东西为行,行距2米,株距0.6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西瓜种好后麦收前20天打营养钵育大豆苗,待收麦后在西瓜行北侧,离西瓜0.3米处载2行营养钵育大豆苗,行距0.3米、株距0.3米,每亩大豆种植2222穴,4444株;大棚大豆、西瓜间作套种由于多数大棚宽6米,在大棚两侧边向里各1米处分别种1行西瓜,两行西瓜行距4米,株距0.4米,每亩种植西瓜555株,大棚两侧边分别到西瓜行种2行大豆,行距0.33米,株距0.3米,行道1米两侧再种各1行大豆,株距0.3米,每亩种植大豆2220穴,4440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西瓜品种,选择大果型,耐重茬,正常条件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坐果后33天左右成熟,单瓜重10千克-40千克,亩产量在5000千克以上,口感脆甜,高糖12%以上,皮薄且韧,有弹性,耐贮运,不倒瓤,品质上乘,同时还具有抗病抗逆性等优质高产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精细整地测试田地土壤之养分,尔后根据测试结果和西瓜、大豆需要的养分计算出各种肥料的配比量,施足基肥,耕深20-30厘米,耙细,根据种植方案设计打畦方向和在0.66米的将要种植西瓜的曼圆埂两侧,挖一条25厘米宽,15厘米深的灌水、排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将麦收后种植的夏大豆提前育苗,提升为半春半夏播种,宜在西瓜、大豆间作套种配置方式中进行,也宜在一年两熟制的夏大豆产区推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必须及时查苗、间苗、补苗,利用间苗的机会,将其它穴内多余的壮苗,用移苗器进行移开补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大豆在盛花期以前人工打顶,或在主茎高40厘米左右时人工打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是西瓜、大豆所生病虫害能用同一药物同时防治。
全文摘要
西瓜与中菏系列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主要解决西瓜与大豆的双高产问题。其方案是西瓜与“中菏一号”至“中菏八号”系列大豆心品种间作套种,包括株行距配置方式、合理密度、大棚内间作套种、营养钵育苗移栽、精细整地、精选整地、精选良种、种子处理、足墒早播、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治、高产管理、叶面喷肥,在上述各环节中唯独种植时间、株行距配置方式、种植株数与产量相关联,影响较大。经试验,西瓜亩产可达5894千克、大豆389千克,较之现有技术相比,平均亩效益可提高80%以上。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我国西瓜、大豆各产区。
文档编号A01G7/00GK1631081SQ200410075538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杨道敬, 牟秀涛, 杨琪, 杨君, 杨琛 申请人:杨道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