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自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1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能自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行业并能产生自粉碎过程的粉碎机。
背景技术
粉碎机一般主要由壳体、传动装置、轴、撒料装置构成,壳体围成粉碎腔,进料口和出料口与粉碎腔相连通,轴穿过粉碎腔,撒料装置位于粉碎腔内并固定在轴上,轴的两端设有轴承,轴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现有的能产生自粉碎过程的粉碎机,如专利申请号94235779,涡动式粉碎机,包括支承装置、传动装置、主轴装置、撒料装置,空心转子内部的下端固定着撒料盘,内部周边固定着三个导向叶片,外部下端边缘均布着四块拨料板,底盘上固定着可调式挡风板,转子撒料盘旋转产生的气流在机壳内形成循环涡流,产生自粉碎过程。其不足之处在于粉碎粒度较大,粉碎粒度大小不可控制,且粉碎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粒度细小、粉碎粒度大小可控制、粉碎效率高的高能自粉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能自粉碎机,壳体2围成粉碎腔14,进料口1和出料口3与粉碎腔14相连通,轴9穿过粉碎腔14,其两端由轴承固定在轴承座10上,轴的一端皮带轮5与传动装置相连接,撒料装置位于粉碎腔内;其特征是粉碎腔14为3-6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撒料装置由撒料转子、耐磨棒15构成,撒料转子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相对应为3-6个,撒料转子外侧周围间隔布置有耐磨棒15,壳体2底端设有下排料口6,下排料口6与圆柱形空腔相连通,下排料口6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个数相对应。
所述的撒料转子由支承盘17、薄片式锤击板16构成,支承盘17套在轴9上并与轴9固定连接,支承盘17上开有锤击板槽,薄片式锤击板16插在锤击板槽内。
所述的撒料转子直径为400-1200mm,转速为1000-3000rpm。
本实用新型采用3-6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粉碎腔,撒料转子的个数也为3-6个,撒料转子的转向一致,工作时,圆柱形空腔与圆柱形空腔相交处的物料,即一个撒料转子带动的高速运动的物料粒子与另一个撒料转子带动的高速运动的物料粒子运动方向相反,在此作高速相向撞击运动,以实现物料粒子自行粉碎的目的,同时伴随着高速摩擦、滚动、冲撞等运动的辅助粉碎作用,使得物料颗粒得以快速粉碎,由于粉碎腔14为3-6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撒料转子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相对应为3-6个,因此,圆柱形空腔与圆柱形空腔相交处为2-5个,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粉碎粒度细小、粉碎效率极高。还具有节能的特点,节能1/3以上。本实用新型采用3-6个撒料转子,可通过改变各撒料转子的转速,即控制各电机的的转速实现粉碎粒度大小的控制;壳体2底端设有下排料口6,可根据粉碎粒度大小的需要开启2-6个撒料转子,如开启2个撒料转子时,排料直接从第二个圆柱形空腔下的下排料口6排出,通过下排料口6也可实现粉碎粒度大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设有风口13,粉碎腔14产生负压,减少机外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各撒料转子转速、调整各粉碎腔的负压程度和选择不同的排料方式及排料部位达到调整产量和产品松装密度的目的,所得到的粉末产品的微观粒子形状还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成形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冶金行业的大型海绵铁细粉碎,亦可广泛应用于水泥、矿山、冶金、化工、电力、建筑、粮食等行业,是各行各业粉碎设备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粉碎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口、2-壳体、3-出料口、4-支撑座、5-皮带轮、6-下排料口、7-皮带、8-电机、9-轴、10-轴承座、11-皮带轮、12-混凝土基础、13-风口、14-粉碎腔、15-耐磨棒、16-薄片式锤击板、17-支承盘、18-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高能自粉碎机,壳体2围成粉碎腔14,进料口1和出料口3与粉碎腔14相连通,轴9穿过粉碎腔14,其两端由轴承固定在轴承座10上,轴承座10固定在支撑座4上,支撑座4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2上,轴的一端皮带轮5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装置由皮带7、电机8、皮带轮11构成,皮带轮11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皮带轮5与皮带轮11由皮带7相连接,电机8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2上。如图4所示,撒料装置由撒料转子、耐磨棒15构成,撒料转子位于粉碎腔内并固定在轴9上,所述的撒料转子由支承盘17、薄片式锤击板16构成,支承盘17套在轴9上并与轴9固定连接,支承盘17上开有锤击板槽,薄片式锤击板16插在锤击板槽内。粉碎腔14为4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撒料转子为4个,圆柱形空腔两侧面上固定有衬板18,每个撒料转子外侧周围间隔布置有耐磨棒15,每个耐磨棒15的两端固定在衬板18。壳体2的上部设有风口13,风口13为4个并与相对应的圆柱形空腔相连通,壳体2底端设有下排料口6,下排料口6为4个并与相对应的圆柱形空腔相连通,壳体2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2上,混凝土基础12与下排料口6对应位置开有管道口。
所述的撒料转子直径为400-1200mm,转速为1000-3000rpm。
权利要求1.高能自粉碎机,壳体(2)围成粉碎腔(14),进料口(1)和出料口(3)与粉碎腔(14)相连通,轴(9)穿过粉碎腔(14),其两端由轴承固定在轴承座(10)上,轴的一端皮带轮(5)与传动装置相连接,撒料装置位于粉碎腔内;其特征是粉碎腔(14)为3-6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撒料装置由撒料转子、耐磨棒(15)构成,撒料转子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相对应为3-6个,撒料转子外侧周围间隔布置有耐磨棒(15),壳体(2)底端设有下排料口(6),下排料口(6)与圆柱形空腔相连通,下排料口(6)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个数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自粉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撒料转子由支承盘(17)、薄片式锤击板(16)构成,支承盘(17)套在轴(9)上并与轴(9)固定连接,支承盘(17)上开有锤击板槽,薄片式锤击板(16)插在锤击板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能自粉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撒料转子直径为400-1200mm,转速为1000-3000rp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是一种高能自粉碎机,壳体(2)围成粉碎腔(14),进料口(1)和出料口(3)与粉碎腔(14)相连通,轴(9)穿过粉碎腔(14),其两端由轴承固定在轴承座(10)上,轴的一端皮带轮(5)与传动装置相连接,撒料装置位于粉碎腔内;其特征是粉碎腔(14)为3-6个圆柱形空腔相连通构成,撒料装置由撒料转子、耐磨棒(15)构成,撒料转子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相对应为3-6个,撒料转子外侧周围间隔布置有耐磨棒(15),壳体(2)底端设有下排料口(6),下排料口(6)与圆柱形空腔相连通,下排料口(6)的个数与圆柱形空腔个数相对应。它具有粉碎粒度细小、粉碎粒度大小可控制、粉碎效率高、节能、减少机外粉尘污染的特点。
文档编号B02C13/00GK2686723SQ2004200170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郭谷良 申请人:郭谷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