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配水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田灌溉配水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属于农作物浇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浇水虽然有喷灌、微灌等先进有效的节能方式,但由于上述方式安装复杂、操作程序细密、成本高,以及我国农村的种植模式、经济条件、管理体制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农田灌溉多采用地面灌溉技术。地面灌溉就是指将水由水源处通过输水装置引入农田进行灌溉,地面灌溉又有波涌灌溉、闸管灌溉等新技术,但上述技术仍存在铺设复杂、移动不便、收回运输存放较麻烦、成本偏高等问题,影响了其推广应用,多数农民还是采用渠道配以铁锹管水这种古老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灌溉,缺陷是渠道占地面积多,使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小,容易发生渗漏农民需频繁的使用铁锹取土封堵,费时费力,浪费水、电资源,加大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所以人们普遍渴望有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工作性能优良的农田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操作简单方便、可轻松移动浇地、成本低、工作性能优良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一柔性配水管,其特征在于配水管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柔性的配水支管,每个配水支管长10~30cm,其端部敝口。
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配水支管等距离设置在配水管的两侧或者一侧。
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在配水管接水源的端部设置有水表,便于计量用水的多少。
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配水管的末端封口,也可以敝口,多余的末端可弯折压在配水管的底部。
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增设多通接头,多根配水管的端部经多通接头连接水源。
因本实用新型根据作物栽培模式,在配水管上预先设置有多个柔性的配水支管,使用时每个田畦都配置一个配水支管,多余的配水支管弯折压在配水管的底部,铺设简单一次完成,从配水管来的水经各个指定的配水支管即可流入每个田畦中进行农田灌溉,灌溉完毕将配水管盘卷收回即可,便于运输、存放或移浇另一片土地,整个操作方便快捷、省工省时、占地少、移动次数少,造价低,工作性能优良,可广泛用于各种灌溉系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水管 2、配水支管 3、接口 4、输水管道 5、水源 6、田畦输水管道4连接于水源5和配水管1之间,其与配水管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刚性接口3插接固定在配水管1的端部,配水管1的末端封口,其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端部敞口的柔性配水支管2,使用时每个田畦6都配置一个配水支管2,暂时不用的配水支管2弯折压在配水管1的底部,铺设简单一次完成,从配水管1来的水经各个指定的配水支管2即可流入每个田畦6中进行农田灌溉,灌溉完毕将配水管1盘卷收回即可,便于运输、存放或移浇另一片土地,造价低,工作性能优良。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包括一柔性配水管(1),其特征在于配水管(1)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柔性的配水支管(2),每个配水支管(2)长10~30cm,其端部敞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配水支管(2)等距离设置在配水管(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配水支管(2)等距离设置在配水管(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在配水管(1)接水源的端部设置有水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配水管(1)的末端封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配水管(1)的末端敞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其特征在于增设多通接头,多根配水管(1)的端部经多通接头连接水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灌溉配水软管,包括一柔性配水管,其特征在于配水管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柔性的配水支管,每个配水支管长10~30cm,其端部敞口。因本实用新型根据作物栽培模式,在配水管上预先设置有多个柔性的配水支管,使用时每个田畦都配置一个配水支管,多余的配水支管弯折压在配水管的底部,铺设简单一次完成,从配水管来的水经各个指定的配水支管即可流入每个田畦中进行农田灌溉,灌溉完毕将配水管盘卷收回即可,便于运输、存放或移浇另一片土地,整个操作方便快捷、省工省时、占地少、移动次数少,造价低,工作性能优良,可广泛用于各种灌溉系统。
文档编号A01G25/00GK2699658SQ200420038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7日
发明者王树奇 申请人:王树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