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中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75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中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农田的中耕、除草、扶土的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在进行中耕、除草、扶土作业中多使用如锄、锨等简单手动工具,因此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设计出的一种高效手动中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耕、除草、扶土的手动中耕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可调节长度的扶杆、牵引杆及表面呈收敛状棱锥形的犁铧组成,其中牵引杆与扶杆铰接,扶杆联在犁铧开放的背腔中,在犁铧底部背腔中的扶杆上联接一个犁底限位杆。所述的扶杆上设置一个螺母座,其中联接一个相应的手摇螺杆,手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杆上,犁铧上还设有一对对称的扶土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中耕器由二人操作,一人或动力牵引,另一人(办劳力即可)扶持扶杆,根据农作物的品种及禾苗的大小确定中耕的深浅,一次即可完成中耕、除草、扶土过程,其工作效率非常高,可达其它手工工具的20倍以上。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
为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扶杆3、牵引杆6及表面呈收敛状棱锥形的犁铧11组成,其中牵引杆6的右端部设有把手10、左端部设有连接卡5并用轴销4与扶杆3形成铰接,扶杆3焊接在犁铧11开放的背腔中,其焊点如图3中的15所示,在犁铧底部背腔中的扶杆上焊接接一个犁底限位杆12,它可以控制犁铧入土的深浅。犁铧的形状如图1、图2、图3中的11所示,主要为表面呈收敛状棱锥形,具有犁尖。扶杆上端设置一个紧固螺栓14,它可调节并固定插入扶杆中的把手1、2的长度。扶杆3的中部设有一螺母座7,其中联接一个相应的手摇螺杆8,手摇螺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杆6上的固定板9上,手摇螺杆8可以调节扶杆3与牵引杆6角度,以方便牵引者用力。犁铧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扶土器13,其作用是在中耕、除草的同时扶土。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中耕、除草、扶土的手动中耕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扶杆、牵引杆及表面呈收敛状棱锥形的犁铧组成,其中牵引杆与扶杆铰接,扶杆联在犁铧开放的背腔中,在犁铧底部背腔中的扶杆上联接一个犁底限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中耕器,其特征在于扶杆上设置一个螺母座,其中联接一个相应的手摇螺杆,手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中耕器,其特征在于犁铧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扶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农田中的中耕、除草、扶土的作业手动中耕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扶杆3、牵引杆6及犁铧11组成,在犁铧底部联接一个犁底限位杆12,扶杆上联接一个相应的手摇螺杆8,其另一端铰接在牵引杆上,犁铧上设有一对的扶土器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一人或动力牵引,一人扶杆,一次即可完成中耕、除草、扶土过程,其工作效率非常高,可达其它手工工具的20倍以上。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
文档编号A01B39/00GK2704193SQ200420040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本生 申请人:李本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