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五行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
生态危机之一的土地沙化、旱涝等,是人类面临最严重、急需解决的重大生态问题,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仍以近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剧增。我国国情和沙情决定了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五行生态修复技术正是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的一项全新发明。
背景技术
对于土地沙化、旱涝灾害,至今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治沙方式就治沙而治沙,从来没有成功的先例。加之对生态系统人为的继续破坏。所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收效甚微。而对于旱涝灾害的交替出现也仅能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式处理缮后事宜。因此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就已是勉强,更谈不上改善或修复。究其原因是脱离了全球生态大环境,形而上地局限于局部、单项的治理。
而五行生态修复技术,是以全球生态作为一个大系统,结合生态自然平衡的原理,为生态治理与修复开辟了全新天地。

发明内容
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指明了自然生态元素间的内在互动原理(图1)。
我们受到五行中水、木、土三者间相生规律启发提取生态修复原理(图2),结合现代生态学水气平衡(图3)原理发明了五行生态修复技术。
我们将防止沙化、荒漠化和抵御洪水作为同一个生态圈中的系统化考虑,遵循自然的规律,以水养木,以木固土,以土载水,以水(森林气候)火(阳光)成气,再以气化水,循环往复之五行原理修复生态。以提高森林植被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力求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而防洪,又以蓄积的水气条件改造干旱,以森林涵养的水源保持水土。
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之必需,而森林具有极强的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改善大气的功能。提高森林植被是遏制荒漠化,改造沙漠,而当森林具有一定量时,那里的气候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地区气候的改善进而又影响到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修复。
因此在尚有水资源的地区,成规模成集团地以速生丰产林为主迅速提高那里的森林植被,提高水资源和改良土壤,改善大气,以期实现周边地区的生态获得改善。在获得改善了生态的地区,水资源也同样得到了丰富,具备大面积成集团植树造林的条件后,再以提高森林植被为目的,种植速生丰产树种,最终把水资源引向荒漠化和沙化地区,这种梯级递进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种多少成活多少,同时可以获得递进式叠加的生态改善的目的,像梯级扬水站,一级一级把水引向沙化、荒漠化纵深。利用自然生态循环(图4)的方式,在改善沙地的同时,进而改善地区气候从根本上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图1、五行相生相克2、生态修复原理3、生态水气平衡示意4、生态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我们针对处于沙化、荒漠化前沿地带,尽管还具备一定的水文条件从事农耕和放牧活动,但由于长年受风沙侵袭,那里的社会经济事实上已是不可持续发展。退出这些地区所有的农牧活动,全部进行植树造林,以换取生态资源。以不可持续换取可持续、换取生态资源。在尚有水资源的地区提高植被从而提高水资源的保有量,向不可为的沙化、荒漠化过渡,使其可为之,这种演进和叠加是水、大气的生态递进。
在沙化、荒漠化前沿地区,大规模、成集团植树种林,快速形成森林植被以期提升这些地区的土壤、水涵量和改善局部气象水文条件。首先阻止沙化和荒漠化的继续漫延侵蚀。放弃沙化、荒漠化前沿地带的一切农牧活动,全部用于植树,这些地区虽尚具备农耕的土壤、水源,但大多因生态恶劣产量极低,不能实现温饱,与其等待继续沙化和荒漠化,不如保留尚存的资源,供给植被,改善生态。即所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最初的情况下可能会牺牲部分的良田的耕作期,但数年后随着沙质土壤的逐渐的转化,经过土壤的改良,土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届时根据规划有计划的进行相应的农作物种植。
1、生态的抢救阶段在沙化、荒漠化前沿地区,停止所有农牧活动,以政府出资、当地出劳动力的方式,按规划的方案育苗造林。
采用现代用水技术和育苗技术,实现快速成活。
2、生态的生成、稳定阶段抢救阶段用约1年时间,森林植被已经初具规模,生态指标已得到初步提升,可进行移栽和间苗。对现有林木进行间苗、移栽和育壮。以期获得稳定的生态效果。
3、生态的发展、推进期一期生态工程经抢救、生成和稳定期(3-5年),该期的土壤、地下水位和局部水文气象获得全面改善,以同样的方法,向沙化和荒漠化地区推进。
以此类推,前期工程为后续工程提供了水文气象等资源保障。
4、生态规模效应期经过前期不断的努力,植树成林,形成规模效应,改善地区水文气候,进而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权利要求
1.生态修复技术,顺应自然五行原理,以水养木,以木固土,以土载水,以水(森林气候)火(阳光)成气,再以气化水,循环往复,植树成林,以规模效应影响气候调节,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依水而木,放弃沙化、荒漠化前沿地带的一切农牧活动,在尚有水资源的地区,全部用于植树,提高植树成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植树成林,形成规模化森林可提升这些地区的土壤、水涵量,改良地区气候。
4.根据权利要求1,依水生木,植树成林,逐步向沙化和荒漠化地区推进,可遏制荒漠化扩展,并修复沙化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1,以木固土,规模化植树可减少水土流失,减低洪涝灾害危害性。
6.根据权利要求1,地区气候改善,可减少沙尘灾害气候的发生几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规模化植树成林,恢复生态循环,可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最终效果。
全文摘要
五行生态修复技术是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领域的一项全新发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是自然生态元素间的内在互动原理。我们受到五行中水、木、土三者间相生规律启发提取生态修复原理(附图),结合现代生态学水气平衡原理发明了五行生态修复技术。我们将防止沙化、荒漠化和抵御洪水作为同一个生态圈中的系统化考虑,遵循自然的规律,以水养木,以木固土,以土载水,以水(森林气候)火(阳光)成气,再以气化水,循环往复之五行原理修复生态。以提高森林植被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力求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而防洪,又以蓄积的水气条件改造干旱,以森林涵养的水源保持水土。最终植树成林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生态循环效应,达到改良气候进而修复生态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G7/00GK1751557SQ20051002794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
发明者许诚 申请人:许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