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83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避免田鼠对农作物的危害,一般采用人工捕杀、电子或机械捕鼠器捕杀和药物诱杀等方式捕捉田鼠。然而,人工捕杀一般要在夜间进行,并要借助枪支、电筒一类的器具方可进行,劳动强度较大、捕杀田鼠的数量有限,而且枪支的使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电子或机械捕鼠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电子或机械捕鼠器的制做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且会给人和家畜留下误触的危险;药物诱杀是采用毒饵来诱杀田鼠的,但容易造成家畜误食的隐患,而且田鼠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经药物诱杀的田鼠不能食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捕鼠器,可解决以上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捕鼠器,有一插杆,插杆杆体上有一调节定位臂,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一可活动调节大小的圈套。
上述圈套由一金属丝制成,该金属丝一端有穿孔,其另一端自穿孔穿过后与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并使金属丝围成圈状。
上述调节定位臂设置在插杆杆体的中上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做材料易得,制做成本极低,使用成本几乎为零,且可重复使用,并能有效捕捉活体田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插杆1,插杆1杆体的中上部上有一调节定位臂2,调节定位臂2的远端部连接一可活动调节大小的圈套3。调节定位臂2为一条铁线或电线,其一端缠绕在插杆杆体上,另一端则与圈套3连接。圈套3由一金属丝制成,该金属丝一端有穿孔31,其另一端自穿孔穿过后与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并使金属丝围成圈状。
如图2、图3所示,圈套3的大小可以随意调整,而调节定位臂可调整圈套与插杆之间和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杆插入田间鼠路的泥土中,并调整圈套的大小及圈套与地面及插杆的距离,圈套的大小以稍大于田鼠的头部为宜。由于田鼠的头部较尖且身体尺寸大于头部尺寸,因此当其在田间鼠路活动时,若其头部钻入圈套中,则圈套会套在其身体上,此时田鼠必然会挣扎并向前逃窜,而圈套在田鼠的挣扎过程中将越来越箍紧其身体,使之更不能逃脱,从而达到活捉的目的。
权利要求1.捕鼠器,其特征是有一插杆,插杆杆体上有一调节定位臂,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一可活动调节大小的圈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所述圈套由一金属丝制成,该金属丝一端有穿孔,其另一端自穿孔穿过后与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并使金属丝围成圈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定位臂由铁线或电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定位臂设置在插杆杆体的中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器。其有一插杆,插杆杆体上有一调节定位臂,调节定位臂的远端部连接一可活动调节大小的圈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做材料易得,制做成本极低,使用成本几乎为零,且可重复使用,并能有效捕捉活体田鼠。
文档编号A01M99/00GK2887065SQ20052006523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冯文举 申请人:冯文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