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属于垃圾破碎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文献如中国专利号分别为90209954.X、00225557.X、01334212.6、03220119.2、200320110983.1和01263077.2以及0222430.0均公开有垃圾破碎机的技术信息,这给人们于一种启示,那就是垃圾处理作为一种环保手段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利用。在上述专利信息中,较为典型的如专利号为01263077.2、名称为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破碎机,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出现塑料袋的缠绕和达到成功破袋以及避免由垃圾中的高硬度物质引发的卡刀现象,其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在主轴上设置用于安装刀片的旋转式支架,刀片采用甩片式且活动地安装在刀架上,刀片呈L形并一组一组地排列于刀架上,每组刀片之间其L形相交差设置.这种结构的垃圾破碎机仅注重了对付塑料袋的缠绕、破袋以及旨在避免一旦遭遇硬杂可以让刀而防止损及刀片的问题,然而忽略了真正的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从其说明书及附图所披露的所有技术信息的教导中可知,其破碎原理是靠刀片的比较高的运动速度来对垃圾旋切,而在惯性的作用下,进入于箱体内的垃圾往往也会表现为旋动,因此由刀片对其甩切的甩切效果及效率是并不理想的;尽管刀片采用了交错设置,但彼此之间并不能形成相互有效配合的刀口,因此对垃圾的破碎不能体现剪切,所带来的后果是垃圾被破碎的程度较差;正是由于表现为甩切,因此对于树枝之类的硬杂也无能为力(见该专利说明书第1页倒数第2-第1行),对被处理垃圾具有严重的挑剔性;甩切容易造成对刀片的损伤乃至使刀片断裂,致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频繁更换刀片,大化使用成本。
上述所列专利中,颇具有典型性的还有专利号为02222430.0、名称为一种垃圾破碎机,该专利技术方案所要达到的技术目的为在破碎机中设置多层可拆卸式固定刀组和活动刀组,期取对垃圾中的硬质物料、脆性物料和柔韧性物料进行有效的多重分类破碎,同时要解决切削刀组中的刀片的更换方便。该方案较前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方案而言,虽然对垃圾的破碎效果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以下欠缺一是整机结构表现为立式,为层次式破碎,因此虽有破碎效果优于前一项专利的长处,但破碎效率却是比较逊色的;二是上层的反击式破碎刀组的功用虽能把硬质、脆性物料击碎,但对于某些较为特殊的垃圾如车辆外胎之类的垃圾无能为力,甚至会造成堵塞,带来清堵上的麻烦;三是切削式破碎刀组的刀片头部与固定刀组相对应的部位虽有配合成剪切口的迹象,但由于固定刀组是静态的,彼此不能形成互动的剪切效应,而是表现为切削形式,因此对垃圾的碎断效果并不理想;四是由于是立式装置,因此无论是对反击式破碎刀组还是切削式破碎刀组中的任一组刀组中的刀片更换时表现出麻烦性,例如当要对切削式破碎刀片更换时,尤其是对整个切削式刀组中处于中间的刀片更换时显得十分费工、费时,反击式破碎刀组中的刀片的更换也然,此外,对固定刀片的更换表现为一换俱换,不利于节约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高破碎效果和破碎效率的、刀片更换更为方便的、对所要破碎的垃圾不具有挑剔性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由箱体1、挡料块12、主轴、刀架10、于刀架10上的刀片6以及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主轴由第一、第二主轴13、11构成,彼此呈平行状态且水平地卧枢在箱体1上;所述刀架10有二组,分别间布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的位置相互交错对应,设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彼此配合成剪刀形式;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有一对,分别与第一、第二主轴13、11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1为呈上、下敞口的矩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矩形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料块12有二组,分别可拆卸地间设在所述箱体1的前、后内壁上,各挡料块12的形状呈扇形,且与所述刀片6配合成剪刀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有一组,每组有3-7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6的形状呈扇形,该扇形体的底部凹设成有一用于与所述刀架10插配的插置槽2,而上部分别形成有刀头4和刀沟5,侧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刀架10固定的固定孔2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架10的形状呈圆盘状,在盘体上间布有用于与所述刀片6相固接的固定孔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由一对分别配设有减速器28的电机27、一对主动链轮29、一对传动链30、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构成,一对电机27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二端,一对主动链轮29分别固定在与电机27配接的减速器28的出轴上,一对传动链30的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主动链轮29上,另一端分别套置在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上,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双主轴结构,通过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之间的剪切配合以及通过刀片6与挡料块12之间的剪切配合而提高对垃圾的破碎效果和效率,刀片6以及挡料块12的安装/更换方便;由于对垃圾的破碎表现为既具剪切力又具挤压力的双重作用,因此对被破碎的垃圾无挑剔性。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揭示了一个箱体1,该箱体1的上、下形成敞口,藉由上、下敞口分别构成为与箱体1的箱腔相通的进、出料口31、26(见图2)。箱体1的箱腔之前、后内壁上分别间布一组挡料块12,挡料块12是可方便安装/拆卸的,具体是在箱体1的箱腔之前、后内壁上加设挡料块座19,挡料块座19通过焊接或铆接或其它类似方式与箱腔之前、后内壁贴固,然后在挡料块座19上通过螺钉20设置一枚枚挡料块12。挡料块12的形状呈扇形,当要更换挡料块12时,可通过螺钉20的旋离来体现。第一、第二主轴13、11彼此呈平行状态地且尽可能保持水平地以卧姿状态地枢设在箱体1的左、右壁体上(以图中所示的方向为例),具体是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二端分别支承于加设在箱体1的左、右壁体上的轴承座17上。为了使设于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的刀片6之间保持良好的配合,以及为了使刀片6与挡料块12之间保持优异的配合,则对第一、第二主轴13、11在贯过轴承座17的轴端加设轴承垫18并配以调整螺母15,通过调整螺母15的依需调节,从而使第一主轴13的刀架10上的刀片6与第二主轴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之间的配合间隙体现到极致的程度,刀片6与挡料块12也然。以图为例,第一主轴13的左端与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而第二主轴11的右端与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也就是说,将分别与第一、第二主轴13、11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分别安排在箱体1的左、右两端,而且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设于第一主轴13上的第一被动链轮24被键固在第一主轴13所贯过箱体1的左侧的轴端,第一主轴13的另一端(右端)用端盖14盖护;而设于第二主轴11上的第二被动链轮16被键固在第二主轴11所贯过箱体1的右侧的轴端,第二主轴11的另一端(左端)同样地用端盖14盖护。
刀架10有二组,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各设有一组,每一组刀架10的数量并不受到具体的限制,当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变化,箱体1的规格变化,垃圾的处理量变化时,那么分别设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的刀架10的数量也相应变化。刀架10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间隔设置,两相邻刀架10之间所形成的刀架隔腔22的空间幅度与刀片6的厚度是相吻合的,藉此使第一主轴13的刀架10上的刀片6吻合到第二主轴11的刀架10之间的刀架隔腔22内,同样地,使第二主轴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吻合到第一主轴13的刀架10之间的刀架隔腔22内,以体现刀片之间构成剪刀口的结构形式。刀架10呈圆盘状,在盘体上间布若干固定孔21,每一刀架10上所固定的刀片6可以是3枚,也可以是5枚或7枚,虽然附图是以5枚为例的,但并不受到具体的限制,考虑到安装和更换上而效率性和对垃圾的破碎效果,一般以5枚比较适宜,过多则会带来装配上的烦琐。尽管如此,如果刻意地将设在一个刀架10上的刀片6的数量缩减至2枚或增量至7枚以上,那么也不应当认为这种改变有脱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范围。刀架10的厚度与凹设刀片6底部的插置槽2相吻合,在将刀片6通过其底部凹设的插置槽2插置到刀架10上后,再用螺杆9并加上具螺杆孔8的销轴7与刀架10固定,在固定完毕后的螺杆9的未端螺设压盖3。刀片6上部的刀头4、刀钩5具有能对垃圾发挥挤啃的作用。由于整枚刀片6的形状整体上呈扇形,那么挡料块12也随此形状,藉起彼此之间得以配合成剪刀口的结构形式。
与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连结的一对传动链30通过配接于一对电机27上的一对主动链轮29带动。图中虽然给出了设于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的传动轮为链轮结构,以及给出了配设于减速器28上的传动轮为链轮结构,但并不意味着必择这种结构,例如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以及主动链轮29可以改用齿轮,链条30改用与齿轮相配的传动带,所以,不能因为对动力传动机构的上述传动形式的变换而认为游离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范围,因为链轮改用齿轮仅仅是等效的简单置换手段。
图3中,在箱体1上部的进料口31处配设有一堆料箱32,由成套垃圾破碎机的推料机构33将待破碎的且位于堆料箱32内的垃圾自进料口31推入箱体1的箱腔,由于整个箱体1在成套垃圾破碎机上表现为倾斜状态,所以习惯称为斜进料式。
图4中,在箱体1上部的进料口31处配设有一料斗34,由于整个箱体1在成套垃圾破碎机上表现为水平状态,所以习惯称为垂直进料式。
一俟来自于堆料箱32或料斗34的待破碎垃圾自进料口31进入箱体1的箱腔即破碎腔内时,在动力传动机构的传动下,第一、第二主轴13、11旋转,由分别设于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各刀架10上的刀片6对垃圾作剪切式破碎,以及由刀片6与挡料块12作剪切式破碎,与此同时,由刀片6上的刀头4对垃圾啃碎,整个破碎过程表现为既具剪切,又具挤压的破碎形式,因此破碎效果好、效率高。被剪啃碎后的垃圾自出料口26引出,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垃圾焚烧炉焚烧。当任一刀片6或任一挡料块12致损时,只要通过卸除螺杆9或螺钉20即可更换。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由箱体(1)、挡料块(12)、主轴、刀架(10)、于刀架(10)上的刀片(6)以及动力传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由第一、第二主轴(13)、(11)构成,彼此呈平行状态且水平地卧枢在箱体(1)上;所述刀架(10)有二组,分别间布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的位置相互交错对应,设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彼此配合成剪刀形式;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有一对,分别与第一、第二主轴(13)、(1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为呈上、下敞口的矩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料块(12)有二组,分别可拆卸地间设在所述箱体(1)的前、后内壁上,各挡料块(12)的形状呈扇形,且与所述刀片(6)配合成剪刀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的刀架(10)上的刀片(6)有一组,每组有3-7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6)的形状呈扇形,该扇形体的底部凹设成有一用于与所述刀架(10)插配的插置槽(2),而上部分别形成有刀头(4)和刀沟(5),侧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刀架(10)固定的固定孔(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10)的形状呈圆盘状,在盘体上间布有用于与所述刀片(6)相固接的固定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由一对分别配设有减速器(28)的电机(27)、一对主动链轮(29)、一对传动链(30)、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构成,一对电机(27)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二端,一对主动链轮(29)分别固定在与电机(27)配接的减速器(28)的出轴上,一对传动链(30)的一端分别套置在一对主动链轮(29)上,另一端分别套置在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上,第一、第二被动链轮(24)、(16)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主轴(13)、(11)上。
专利摘要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属于垃圾破碎处理装置领域。由箱体、挡料块、主轴、刀架、刀片及动力传动装置组成,主轴由第一、第二主轴构成,彼此呈平行状态且水平地卧枢在箱体上;刀架有二组,分别间布在第一、第二主轴上,第一、第二主轴的刀架的位置相互交错对应,设在第一、第二主轴的刀架上的刀片彼此配合成剪刀形式;动力传动装置有一对,分别与第一、第二主轴传动连接。采用了双主轴结构,通过第一、第二主轴的刀架上的刀片间的剪切配合及刀片与挡料块间的剪切配合而提高对垃圾的破碎效果和效率,刀片以及挡料块的安装/更换方便;由于对垃圾的破碎表现为既具剪切力又具挤压力的双重作用,因此对被破碎的垃圾无挑剔性。
文档编号B02C18/24GK2776548SQ200520070458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陆永平, 朱惠清 申请人:常熟日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