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施肥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播种施肥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的机架,具体地说是一种播种施肥机机架。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耕作的农机的种类有单独功能的旋耕机、播种机、施肥机,也有具播种、施肥功能的播种施肥机,也还有具旋耕、播种、施肥功能为一身的组合型农机。目前,旋耕机、播种机、施肥机或播种施肥机在农村已广泛的使用。而作为具旋耕、播种、施肥功能为一身的组合型农机,虽然在作业中可同时进行耕地、播种、施肥,但要将它单独的用于耕地、施肥或播种,显然不合理,而且,由于它的其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因此,目前较少使用。在实际耕作中,有时需要使耕地与播种、施肥分开进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时又希望由一台拖拉机能同时牵引旋耕机及播种、施肥机,在耕地的同时进行播种或施肥,以提高效率。现有的旋耕机与播种机或施肥机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无法由一台拖拉机同时牵引,共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施肥机机架,该机架可与旋耕机一同由一台拖拉机牵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播种施肥机机架,它有一主梁,在主梁的一侧设有与其联接的支架,在支架上联接有两条挂接臂,挂接臂的前端设有挂接孔。挂接臂可通过其前端的挂接孔挂接在拖拉机后部的悬挂臂上。
在拖拉机(四轮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后部的悬挂臂上已挂接了旋耕机的状态下,上述播种施肥机机架的两条挂接臂仍可从旋耕机的外侧挂接在拖拉机后部的悬挂臂上,这样,拖拉机可同时牵引旋耕机和本播种施肥机机架。在本播种施肥机机架上设置播种(施肥)装置,就能构成播种(施肥)机。由此可见,本播种施肥机机架上设置播种(施肥)装置后构成的播种(施肥)机,可与现有的旋耕机一同由一台拖拉机牵引,进行旋耕、播种(施肥)组合作业。而且,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施肥机机架与播种(施肥)装置结合构成播种(施肥)机后,可由拖拉机单独牵引作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它与播种(施肥)装置组成播种(施肥)机后,既可单独由拖拉机牵引,又可与现有的旋耕机一同由一台拖拉机牵引。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施肥机机架,它有一主梁1,在主梁1的一侧设有与其联接的支架2,在支架2上联接有两条挂接臂3。在支架2上部连接有两根牵引杆10。
参见图2支架2通过“U”形螺栓4及螺母5与主梁1联接。挂接臂3通过“U”形螺栓8及螺母9与支架2联接,挂接臂3的前端设有挂接孔3b′。牵引杆10与支架2间的连接方式为,在支架2上固接有支板6,在支板6上铰接有一连接头7,根牵引杆10与连接头7通过螺纹联接。各牵引杆10的前端接有调节杆11,牵引杆10与调节杆11间为螺纹联接,调节杆11的前端设有挂接孔11′。调节杆11前端的挂接孔11′用于与拖拉机后部的悬挂拉杆相接。调节杆11前端挂接在拖拉机后部的悬挂拉杆上后,通过调整调节杆11与牵引杆10之间的旋合长度,可调节主梁1及支架2的高度。
挂接臂3分成二段,分为二段的挂接臂3通过插接的方式由销12联接,即挂接臂3由主臂3a和伸缩臂3b插接后由销12联接构成。在主臂3a上开有二个以上的通孔3a′,在伸缩臂3b上开有二个以上的通孔3b″,销12穿过通孔3a′及3b″,使主臂3a与伸缩臂3b联接。挂接臂3的长度可以调整,挂接臂3的前端的挂接孔3b′用于与拖拉机后部的悬挂臂连接。
权利要求1.播种施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主梁(1),在主梁(1)的一侧设有与其联接的支架(2),在支架(2)上联接有两条挂接臂(3),挂接臂(3)的前端设有挂接孔(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施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2)上部连接有两根牵引杆(10),各牵引杆(10)的前端接有调节杆(11),牵引杆(10)与调节杆(11)间为螺纹联接,调节杆(11)的前端设有挂接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施肥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挂接臂(3)分成二段,分为二段的挂接臂通过插接的方式由销(12)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播种施肥机机架,它有一主梁,在主梁的一侧设有与其联接的支架,在支架上联接有两条挂接臂,挂接臂的前端设有挂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它与播种(施肥)装置结合组成播种(施肥)机后,既可单独由拖拉机牵引,又可与现有的旋耕机一同由一台拖拉机牵引。
文档编号A01B59/00GK2887017SQ200520083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4日
发明者吴伟华, 吴群华, 吴德华, 杨国会, 吴若峰 申请人:吴德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