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把式鱼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3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把式鱼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鱼具,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与鱼竿配套使用的鱼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绕线轮总成也称鱼轮总成,该绕线轮总成的摇把通过绕线轮轴带动绕线轮旋转,绕线轮外有绕线轮外壳,绕线轮外壳外有驱动绕线轮的卸力旋钮,通过卸力旋钮对绕线轮进行定位。绕线轮总成与鱼竿体配套使用时是将绕线轮总成用一个固定架固定在鱼竿体的后段,不足之处是线在鱼竿外,使用和携带均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线走鱼竿管内并使用维护方便,且强度高、寿命长的后把式鱼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后把式鱼轮包括由摇把、绕线轮轴及卸力旋钮构成的绕线轮总成,绕线轮总成中部与设有轮外壳窗口和导线孔的金属轮总成外壳联接,导线孔外侧的金属轮总成外壳外连设有螺纹的金属连接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金属连接筒端口有向内的凸缘,用于鱼竿体内筒收回的定位,凸缘内构成通孔,绕线轮总成的摇把和卸力旋钮分别位于金属轮总成外壳的外侧,绕线轮轴与金属连接筒垂向设置,金属轮总成外壳与绕线轮总成通过固定螺钉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绕线轮总成为目前市场上的市销品;所述的金属轮总成外壳、连接筒,可采用铝、铝合金、铝塑或钢塑复合管、钢管镀铬或其他轻质金属材料制成,强度高、不易折断,寿命长;安装使用时,先将现有鱼竿体的最内层的一节取下,线通过导线孔,穿过通孔,再通过鱼竿体的最内层一节的前端口引出,最后将鱼竿体的尾端旋入设有螺纹的金属连接筒,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时,由此旋开即可进行,且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现有鱼竿生产企业制做新钓鱼竿,也可用于对现有正在使用的钓鱼竿的改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后把式鱼轮包括由摇把4、绕线轮轴6及卸力旋钮8构成的绕线轮总成2,绕线轮总成2中部与设有轮外壳窗口3和导线孔7的铝合金轮总成外壳1联接,位于导线孔7外侧的铝合金轮总成外壳1外连有设有螺纹的铝合金连接筒5,金属连接筒5端口有向内的凸缘10,凸缘10内构成通孔11,绕线轮总成2的摇把4和卸力旋钮8分别位于铝合金轮总成外壳1的外侧,铝合金连接筒5与绕线轮轴6呈垂向设置,铝合金轮总成外壳1与绕线轮总成2通过固定螺钉9定位连接。
权利要求1.后把式鱼轮,包括由摇把(4)、绕线轮轴(6)及卸力旋钮(8)构成的绕线轮总成(2),其特征在于绕线轮总成(2)中部与设有轮外壳窗口(3)和导线孔(7)的金属轮总成外壳(1)联接,导线孔(7)外侧的金属轮总成外壳(1)外连设有螺纹的金属连接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把式鱼轮,其特征在于金属连接筒(5)端口有向内的凸缘(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把式鱼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总成(2)的摇把(4)位于金属轮总成外壳(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把式鱼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总成(2)的卸力旋钮(8)位于金属轮总成外壳(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把式鱼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轴(6)与金属连接筒(5)垂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把式鱼轮,其特征在于金属轮总成外壳(1)与绕线轮总成(2)通过固定螺钉(9)定位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把式鱼轮,包括由摇把、绕线轮轴及卸力旋钮构成的绕线轮总成,绕线轮总成中部与设有轮外壳窗口和导线孔的金属轮总成外壳联接,导线孔外侧的金属轮总成外壳外连设有螺纹的金属连接筒,金属连接筒端口有向内的凸缘,线轮总成的摇把和卸力旋钮分别位于金属轮总成外壳的外侧,绕线轮轴与金属连接筒垂向设置,金属轮总成外壳与绕线轮总成通过固定螺钉定位连接。
文档编号A01K89/00GK2834177SQ20052008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2日
发明者生昌云, 生大鹏, 申培君 申请人:生昌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