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6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以前在农业生产中,出花生一般是采用拖拉机带平犁将土翻开,然后人工拔秧、松土,再将花生果实扒出,现在市场出现了专用的花生收获机,一般是由机架、动力装置、挖掘器、抖土机构、送秧机构构成,现有花生收获机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作业行走速度较慢,其抖土机构和送秧机构经常将花生果破坏、而且会发生漏秧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掉果率低、不漏秧的花生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和动力机构,机架下方设有收获机构和抖土轮,机架上于收获机构的后方设有送秧机构,送秧机构后方设有收集筐,动力机构由皮带轮、与皮带轮同轴传动的链轮、变速箱、链条等组成,收获机构由前端向下倾斜的犁铲和挤土装置组成,挤土装置由装在机架上的上轧辊和装在犁铲上的对应上轧辊的下轧辊构成,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表面均分布有凸筋;所述送秧机构包括呈圆桶形的结构相同的前搅笼和后搅笼,前、后搅笼可转动的并列安装于机架中部,前、后搅笼的一侧端面均设有与动力机构的变速箱传动连接的链轮,前、后搅笼的内部均穿设有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的排钩轴,排钩轴为中部低于两端的曲轴,排钩轴的中部通过多个套管转动装配有多根排钩杆,每根排钩杆上均分布有一组尖端朝外的排钩,前、后搅笼的圆桶壁上设有供排钩伸出的排钩开口,前后搅笼的圆桶壁内侧还设有多个与排钩开口相通的容排钩插入的定位套。
所述抖土轮安装于犁铲上位于下轧辊的后侧方,抖土轮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抖土爪,抖土轮通过链条与动力机构的变速箱传动连接。
所述下轧辊通过链条与后搅笼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花生收获机,由前、后搅笼构成的送秧机构可将花生秧平稳输送到收集筐内,而且前、后搅笼内的可伸缩排钩有效抓落花生秧上的泥土同时又不伤果,本实用新型机身具有整体机构简单合理,抖土干净,掉果率少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搅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架1和动力机构,机架1下方设有收获机构和抖土轮7,机架1上于收获机构的后方设有送秧机构。动力机构由皮带轮2、与皮带轮2同轴传动的链轮11、变速箱3、链条20组成;收获机构由前端向下倾斜的犁铲4和挤土装置组成,挤土装置由装在机架1上的上轧辊5和装在犁铲4上的对应上轧辊5的下轧辊6构成,上轧辊5和下轧辊6的表面均分布有多组凸筋;抖土轮7安装于犁铲4上位于下轧辊6的后侧方,抖土轮7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抖土爪8,送秧机构是由设于犁铲4后上方的前搅笼9、后搅笼10构成,前搅笼9、后搅笼10可转动的前后并列安装于机架中部,后搅笼10后方设有收集筐19。
前搅笼9和后搅笼10的结构相同,均呈圆桶形,前搅笼9的结构如图2所示,前搅笼9的左端面设有链轮12,前搅笼9的内部穿设有两端固定于机架1上的排钩轴13,排钩轴13为中部低于两端的曲轴,排钩轴13的中部通过多个套管14转动装配有四根排钩杆15,每个排钩杆15上均分布有一组尖端朝外的排钩16,前搅笼9的圆桶壁上设有供排钩16伸出的排钩开口17,前搅笼9的圆桶壁上于排钩开口17的内侧还设有与排钩开口17相通的定位套18,定位套18可供排钩16插入并可将排钩16的活动限制于定位套18内,通过以上的结构设计,在前搅笼9转动时,排钩16跟随前搅笼9以排钩轴13为轴心转动,由于排钩轴13为中部低于两端的曲轴,排钩16就只能从前搅笼9的圆桶壁顶部以下向外伸出钩抓花生秧,而在前搅笼9的圆桶壁顶部处排钩16可自动缩回,从而使花生秧能够顺利向后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用三角带从拖拉机的离合轮将动力传递到收获机的皮带轮2上,与皮带轮2同轴传动的链轮11通过链条20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3,变速箱3具有两个动力输出轴3-1、3-2,输出轴3-1通过传动链条21将动力传递到上轧辊5,输出轴3-1通过传动链条22将动力传递到前搅笼9,输出轴3-2通过传动链条23将动力传递到后搅笼10,后搅笼10通过传动链条24将动力传递到抖土轮7。拖拉机带动收获机运行时,通过犁铲4将花生从土壤中产出,带土的花生秧向后移动,上、下轧辊4、6在花生出土前将花生上的土壤碾碎,花生秧被前搅笼9的排钩向后拉时,抖土轮7上的抖土爪8将花生秧根部的土壤抓掉,后搅笼10将前搅笼抓上来的花生秧传送到后面的收集筐19内,前搅笼9及后搅笼10上的排钩可将花生果上带的剩余泥土进一步抖落干净。
权利要求1.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和动力机构,机架下方设有收获机构和抖土轮,机架上于收获机构的后方设有送秧机构,送秧机构后方设有收集筐,动力机构由皮带轮、与皮带轮同轴传动的链轮、变速箱、链条组成,收获机构由前端向下倾斜的犁铲和挤土装置组成,挤土装置由装在机架上的上轧辊和装在犁铲上的对应上轧辊的下轧辊构成,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表面均分布有凸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机构包括呈圆桶形的结构相同的前搅笼和后搅笼,前、后搅笼可转动的并列安装于机架中部,前、后搅笼的一侧端面均设有与动力机构的变速箱传动连接的链轮,前、后搅笼的内部均穿设有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的排钩轴,排钩轴为中部低于两端的曲轴,排钩轴的中部通过多个套管转动装配有多根排钩杆,每根排钩杆上均分布有一组尖端朝外的排钩,前、后搅笼的圆桶壁上设有供排钩伸出的排钩开口,前后搅笼的圆桶壁内侧还设有多个与排钩开口相通的容排钩插入的定位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土轮安装于犁铲上位于下轧辊的后侧方,抖土轮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抖土爪,抖土轮通过链条与动力机构的变速箱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下轧辊通过链条与后搅笼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和动力机构,机架下方设有收获机构和抖土轮,机架上于收获机构的后方设有送秧机构,送秧机构后方设有收集筐,所述送秧机构包括呈圆桶形的结构相同的前搅笼和后搅笼,前、后搅笼可转动的并列安装于机架中部,前、后搅笼的一侧端面均设有与动力机构的变速箱传动连接的链轮,前、后搅笼的内部均穿设有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的排钩轴,排钩轴为中部低于两端的曲轴,排钩轴的中部通过多个套管转动装配有多根排钩杆,每根排钩杆上均分布有一组尖端朝外的排钩,前、后搅笼的圆桶壁上设有供排钩伸出的排钩开口,前后搅笼的圆桶壁内侧还设有多个与排钩开口相通的容排钩插入的定位套。
文档编号A01D29/00GK2875024SQ20052012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3日
发明者陈志愿 申请人:陈志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