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

文档序号:32597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赤芝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促进和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关赤芝(Ganoderma lucidum)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礼记》和《吕氏春秋》。而关于赤芝功效更详尽的描述则出现在公元前100年的《神农本草经》和明代的药典《本草纲目》。在中国和其它东方国家,它被认为是具有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功效的最佳民间药物之一而被长期使用并备受推崇。赤芝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药用真菌。历代医学家均认为赤芝能治多种疾病,有滋补强身作用,赤芝子实体入药在中国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史,但直至20世纪赤芝孢子才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并广泛地应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胃及治神经衰弱、头晕失眠、慢性肝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关应用赤芝孢子治疗慢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及药理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已有许多专利及科学文献报道。
近年来,从灵芝属真菌中相继发现100多个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e),是灵芝有效成份中极为重要的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一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在肿瘤辅助治疗临床应用上的药理活性被揭示之后,对如何提高赤芝和赤芝孢子品质,以及促进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在临床应用的药理增效作用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据报道,茶叶浸提液在菌物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其中茶叶主要成份茶多酚、咖啡因、儿茶素对药理增效作用机理的研究是科学家的热门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赤芝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促进和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份是赤芝生长发育过程受环境因素诱导产生并积累的次生代谢产物,是适应及抵御极端环境下维持生命有机体正常发育所产生的保护物质。本发明的实验发现,利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在其生长发育阶段喷施适量的茶叶浸提液,可使收获的赤芝孢子的成分中含有微量的儿茶素和咖啡因,并且可有效提升赤芝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促进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的活性;同时,通过对赤芝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生长环境调控昼夜温差及采用CO2刺激,所培育的赤芝,其菌盖菌柄质地厚实,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含量高。在将其应用于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或癌症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中疗效显著。在药理学实验中发现,本发明方法培育收获的赤芝孢子中所含的微量儿茶素和咖啡因对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的活性具有显著的药理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喷施茶叶浸提液;在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cm以上至产生担孢子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温差,使夜晚温度低于白天12~32℃;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采用CO2刺激,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CO2浓度达到0.10-0.20%;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30℃。所培育的赤芝和赤芝孢子品质优良,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5-4.3wt.%,脂质活性成份含量高达36.8-37.8wt.%。
本发明方法所用的茶叶浸提液可以由以下方法得到将茶叶和水按茶叶∶水=1∶25-50重量比的比例,在80-100℃下浸提5-30分钟,得到所需的茶叶浸提液;所用的茶叶品种可以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一、利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
二、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午、晚喷施茶叶浸提液各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30-55g。
三、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7.5cm至产生担孢子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在每天傍晚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使通风对流促进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迅速下降,以便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15℃;可在每天早晨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使赤芝大棚内室温回升,以便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7-35℃;同时,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5-95%。
四、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的白天(早晨开始至傍晚),可通过在每间隔180~220分钟采用通常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的方法,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0-0.20%。
五、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30℃。最好是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
本发明方法是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灵芝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上述技术改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赤芝培育的其它具体程序如赤芝菌种制种、段木选材及检测、段木菌桩接种及发菌培育、场地选择及搭建赤芝培育大棚、赤芝培育管理及赤芝孢子采收等可参照常规方法。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场地选择最好是利用海拔较高山地,选择远离人烟及路边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便于昼夜间赤芝培育大棚内形成较大温差;最好是选用阔叶树如枫树、米槠、栲树、栎树或梅树等木质坚硬的段木培育赤芝,并取样检测段木木质中重金属及农残含量,严格控制选用的段木符合通常培育有机食用菌培养基料重金属及农残含量指标;控制用于调节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选用无污染的山泉水或清水。
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赤芝孢子充盈饱满;经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等脂质活性成份含量较高,其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5-4.3wt.%,脂质活性成份含量高达36.8-37.8wt.%。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或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栎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红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50g,红茶浸提液的浓度为红茶与水比例1∶42重量比;浸提红茶的萃取温度为96℃,浸提时间为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7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10℃;每天早晨7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7℃;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6时10分至傍晚7时30分,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3%。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8℃。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4.3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6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二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米槠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红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40g,绿茶浸提液的浓度为绿茶与水比例1∶30重量比;浸提绿茶的萃取温度为98℃,浸提时间为2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15℃;每天早晨7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9℃;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7时40分至傍晚6时35分,每间隔22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2%。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大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5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6.8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三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栲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青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25g,青茶浸提液的浓度为青茶与水比例1∶25重量比;浸提青茶的萃取温度为95℃,浸提时间为30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7.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5℃;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30分至傍晚7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1%。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7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8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免疫应答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四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梅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乌龙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40g,乌龙茶浸提液的浓度为乌龙茶与水比例1∶38重量比;浸提乌龙茶的萃取温度为92℃,浸提时间为1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15℃;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8℃;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30分至傍晚7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9℃。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6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6.8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或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五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枫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青茶及绿茶混合的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45g,青茶及绿茶浸提液的浓度为茶与水比例1∶40重量比;青茶与绿茶的比例1∶1;浸提的青茶及绿茶萃取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1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cm时,在每天傍晚6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4℃;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7℃;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0%。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30分至傍晚6时30分,每间隔19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5%。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8℃。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4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六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米槠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绿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47g,绿茶浸提液的浓度为绿茶与水比例1∶30重量比;浸提绿茶的萃取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22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8℃;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2℃;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至傍晚6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0%。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4.0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6.9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七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梅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青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30g,青茶浸提液的浓度为青茶与水比例1∶33重量比;浸提青茶的萃取温度为92℃,浸提时间为1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16℃;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2℃;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0%。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30分至傍晚6时30分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5%。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6℃。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8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6.9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八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栎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青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50g,青茶浸提液的浓度为青茶与水比例1∶35重量比;浸提青茶的萃取温度为96℃,浸提时间为20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4℃;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4℃;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0%。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至傍晚7时,每间隔20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2%。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30℃。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4.1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2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九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枫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红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45g,红茶浸提液的浓度为红茶与水比例1∶38重量比;浸提红茶的萃取温度为92℃,浸提时间为18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3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6℃;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7℃;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至傍晚6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3%。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6℃。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4.3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7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实施例十1、采用常规人工大棚培育赤芝的方法及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下述技术改良。
2、场地选择海拔较高的远离人烟的无污染源的向阳通风高地搭建赤芝培育大棚;培育赤芝段木选择经检测合格的栎树坚硬段木;取无污染的山泉水作为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及赤芝培育期间的喷淋水。
3、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晨7时,中午12时,傍晚7时各喷施乌龙茶浸提液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35g,乌龙茶浸提液的浓度为乌龙茶与水比例1∶46重量比;浸提乌龙茶的萃取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5分钟。
4、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5cm时,在每天傍晚6时30分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敞开,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4℃;每天早晨8时将赤芝培育大棚通风口及挡风门帘垂放关闭,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4℃;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5%。
5、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8时30分至傍晚6时30分时,每间隔180分钟采用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20%。
6、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将当天喷射的新鲜赤芝孢子在当天傍晚前及时采收及干燥。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赤芝及赤芝孢子品质优良,赤芝菌盖菌柄质地厚实。收获的赤芝孢子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赤芝孢子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9wt.%,脂质活性物质含量高达37.2wt.%。经进一步加工,可作为艾滋病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和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利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喷施茶叶浸提液;在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cm以上至产生担孢子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温差,使夜晚温度低于白天12~32℃;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采用CO2刺激,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CO2浓度达到0.10-0.20%;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3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茶叶浸提液是由以下方法得到的将茶叶和水按茶叶∶水=1∶25-50重量比的比例,在80-100℃下浸提5-30分钟,得到所需的茶叶浸提液;所用的茶叶品种为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2)、在赤芝发育分化出菌盖直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天早、午、晚喷施茶叶浸提液各一次,每次喷施量为每平方米喷施30-55g;(3)、在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7.5cm至产生担孢子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控夜晚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3-15℃,调控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室温为27-35℃;同时,调节白天赤芝培育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5-95%;(4)、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至赤芝孢子采收前,在每天早晨开始至傍晚,每间隔180~220分钟采用通常熏炉点燃稻草熏烟产生CO2的方法,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10-0.20%;(5)、采收赤芝孢子期间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间室温为25-30℃。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阔叶树坚硬段木包括枫树、米槠、栲树、栎树或梅树的木质坚硬的段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赤芝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促进和提升赤芝孢子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阔叶树坚硬段木培育赤芝,在发育分化出菌盖至产生担孢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喷施茶叶浸提液;在赤芝菌盖直径达到6cm以上至产生担孢子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昼夜温差,使夜晚温度低于白天12~32℃;在赤芝产生担孢子阶段,调控赤芝培育大棚内CO
文档编号A01H3/00GK1883248SQ20061003612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刘昕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