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8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属于农业种植所用工具。
背景技术
红薯与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在土壤含氮量和水分过多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迅速,茎蔓长,腋芽萌发多,分枝多,叶片肥大,叶柄高,进入衰退期仍然继续旺长,使茎叶、枝蔓与块根争水、争肥、争光合产物;当叶面积系数过大时,下层叶片受光少,叶令短,叶片生死交替严重,消耗大量养分,导致结薯晚,生长膨大慢,产量不高甚至极低。目前公知的方法是对红薯及马铃薯喷洒多效唑、缩节胺等药物,虽能一定程度的抑制茎叶的徒长,但存在着成本高、易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的弊端。目前尚没发现很好的有效地抑制茎叶徒长、提高红薯与马铃薯产量的方法。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能够有效地抑制茎叶的徒长,加速块根的膨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是在普通刀具包括刀头、刀把的基础上,刀头设计为圆弧形,为防止刀头刺入茎过深伤及韧皮部,在刀刃后面距刀头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档圈,刀头最宽处宽度为0.3-1.0cm。
本实用新型与发明人的另一项发明“红薯、马铃薯刺茎增产技术”配合,通过切断红薯与马铃薯茎蔓木质部的导管,阻止了水分、无机盐等土壤养分向上的输送,从而控制住茎叶的徒长,使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贮藏于块根,促使薯多、薯大、产量高,同时由于导管被切断,则块根可从土壤中得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加速同化机能的运转,增强有机物的积累,加快块根的膨大,同比增产红薯、马铃薯40%-10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示意图。
图中1.刀头,2.档圈,3.刀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陈述一种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包括刀头(1)、连接刀头的刀把(3)和档圈(2),刀头(1)设计为圆弧形,为防止刀头(1)刺入茎过深伤及韧皮部,在刀刃后面距刀头(1)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档圈(2),刀头(1)最宽处宽度为0.3-1.0cm。
权利要求1.一种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包括刀头(1)、刀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为圆弧形刀头,刀头最宽处宽度为0.3-1.0c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刀刃后面距刀头(1)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档圈(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茎增产红薯、马铃薯使用的弧形刀具,是在普通刀具包括刀头、刀把的基础上,刀头设计为圆弧形,为防止刀头刺入茎过深伤及韧皮部,在刀刃后面距刀头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档圈,刀头最宽处宽度为0.3-1.0cm。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切断红薯与马铃薯茎蔓木质部的导管,阻止了水分、无机盐等土壤养分向上的输送,从而控制住茎叶的徒长,使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贮藏于块根,促使薯多、薯大、产量高,同比增产40%-100%以上。
文档编号A01G9/00GK2935776SQ2006200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郭燕辉, 李应超, 梁得富 申请人:郭燕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