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中一种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大田作物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农民更迫切需求优质高产的栽培新技术。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玉米栽培技术主要是采用播种苗后再单穴单株定植,通常是3~4粒种子保1颗苗,浪费种子,株距行距不定,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缺乏模式栽培技术,其种植密度小,不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也使得作物抗倒伏性差,自然授粉率低,不利于玉米生长,造成玉米质量差、产量较低。制约玉米增产的关键问题是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玉米种植产量低、缺乏标准化模式栽培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栽培技术新颖,种植密度科学合理,自然授粉率高,选种、种植和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模式,使玉米植株合理的利用空间,通风、透光好,增强了抗倒伏能力,形成了玉米植株整齐的群体,有利于玉米生长,达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它是采用包括选择优种、种子包衣、模式播种、化学除草、植株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适期收获,共8节相互关联的种植管理技术,具体是A、选择优种选择早熟、出籽率高、耐密植,适应性广,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发芽率在98%以上,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一级玉米种子标准。播前要晒种2~3天。
B、种子包衣选用玉丰收包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用量50mL包种子5~7kg,或用其它玉米包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
C、模式播种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抢时早播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墒情播种深度在3~5厘米,每穴2粒种子,且集中出双苗,不定苗,(若是发芽率95%~90%的种子,每穴播种3-4粒,且要集中、定苗时选择同样大小的双株留苗)。等行播种模式,行距60~65厘米,株(穴)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4000~4400株,即2000~2300穴;或者是大小行(宽窄行)播种模式,大行70~75厘米,小行50~55厘米,株(穴)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5000~5300株,即2500~2700穴。
D、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使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或是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200毫升或是40%乙莠水150~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地面,或者在玉米长到4~5叶期,每亩使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20~150毫升或20%克无踪水剂150~200毫升,兑水30~50公斤在玉米行间底叶以下定向喷雾进行除草。
E、植株化控在玉米植株长至8~10片叶时,每亩用30克保尔丰或是乙烯利50毫升或是用200毫克/千克矮壮素进行喷雾调控株高,在化控的同时,或是再加施综合防治玉米螟等害虫的农药辛硫磷1000~1500倍进行一喷多防。
F、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生长的苗期,尤其是8~10叶时,用辛硫磷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粘虫、蓟马、灰飞虱等害虫;玉米抽穗期用比虫林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G、配方施肥玉米施肥采用“施足底肥、重施攻苞肥”模式。
①、玉米播种时,随播种每亩施用通用型(氮磷钾为1∶1∶1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锌3~5公斤,施肥和播种分开作业,避免烧种烧苗。
直播玉米田或是每亩施用通用型三元素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锌3~5公斤,再加施农家土杂肥2000~3000公斤作为底肥。
②、玉米植株长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0公斤、尿素30公斤。
③、玉米灌浆期,随着浇水或者遇到下雨天,每亩再施尿素10公斤。
H、适期收获要在玉米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苞叶变白松散时,即完全成熟后收获。
本发明的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是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改进质量的内在关键因素;二是种子包衣能起到晒种和拌种两项作用,具有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等多项功能,有利于全苗壮苗,增产作用明显;三是模式播种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空间、通风、透光,可激发植物根系向地下生长,充分吸收地下水分和养分,植株之间根系相交叉,增强了抗倒伏能力,形成了玉米植株整齐的群体,把每一株玉米的增产潜能尽量发挥出来,达到优质高产;合理控制株高,能促进果穗的分化,提高结穗结实率;再是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适期收获,都是实现玉米种植高效、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
由于本发明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解决玉米种植产量低、缺乏标准化模式栽培技术的问题。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实际种植结果表明,它具有栽培管理技术新颖,种植密度科学合理,自然授粉率高,选种、种植、施肥管理、除草、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模式,使玉米植株合理的利用空间,通风、透光好,增强了抗倒伏能力,形成了玉米植株整齐的群体,有利于玉米生长,具有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等优点。在试验示范区,同等栽培条件下,比现有种植技术玉米增产27%,节省种子40%以上,节省劳动力11%,节省化肥15%。本发明适用于夏玉米种植地区的夏玉米种植,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试验地河北省泊头市四营乡,面积300亩,时间为2005年、2006年两年。具体为a、选择优种选择郑单杂交玉米种子,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玉米种子标准,种子发芽率在99%,播前晒种2天。
b、种子包衣选用玉丰收包衣剂用量为50mL包种子6kg,进行玉米种子包衣。
c、模式播种播种深度在3~4厘米,使用专用精量播种机按每穴2粒种子,集中出双苗,不定苗,大小行模式,大行70厘米,小行53厘米,株距45厘米,平均每亩出苗5100株,2600穴。
d、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使用50%乙草胺乳油8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地面除草。
e、植株化控在玉米植株长至8~10片叶时,每亩30克保尔丰进行喷雾调控株高,同时加施综合防治玉米螟等害虫的农药辛硫磷1200倍进行一喷多防。
f、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生长的10叶期,用辛硫磷1200倍液喷雾一次进行了防治害虫;在玉米抽穗期,每亩用比虫林2500倍液喷雾一次进行了防治蚜虫。
g、配方施肥玉米播种时,随播种每亩施用通用型(氮磷钾为1∶1∶1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硫酸锌3.5公斤为底肥;玉米植株长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通用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0公斤、尿素30公斤;玉米灌浆期,随着浇水每亩又施尿素10公斤。
h、适期收获在玉米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苞叶变白松散时,进行了收获。产量表现,平均亩产742公斤,有40亩最高亩产875公斤。在同等条件下,比对传统模式种植技术,平均每亩增产玉米152公斤,节省种子43%,节省劳动力13%,节省化肥18%。
实施例2试验地河北省泊头市四营乡大赵屯村,面积100亩,对比田20亩按照通常的栽培技术种植管理,时间为2004年至2006年3年。具体为a、选择优种选择品种浚单玉米种50亩、郑单玉米种50亩,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玉米种子标准,种子发芽率为98.6%,播前晒种2天。
b、种子包衣选用玉丰收包衣剂用量为50mL包种子6kg,进行玉米种子包衣。
c、模式播种播种深度在3~4厘米,使用专用精量播种机按每穴2粒种子,集中出双苗,不定苗,等行模式的40亩,行距62厘米,株距45厘米,平均每亩苗数4200株、2200穴;大小行模式60亩,大行68厘米,小行52厘米,株距44厘米,平均每亩出苗5000株,2600穴。
d、化学除草70亩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使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6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地面进行除草,30亩在玉米长到4~5叶期,每亩使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30毫升、兑水50公斤在玉米行间底叶以下定向喷雾进行除草。
e、植株化控在玉米植株长至8~10片叶时,每亩用乙烯利50毫升进行喷雾调控株高,同时加施综合防治玉米螟等害虫的农药辛硫磷1300倍进行一喷多防。
f、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生长的10叶期,用辛硫磷1200倍液喷雾一次进行了防治灰飞虱、蓟马、粘虫等;在玉米抽穗期,每亩用比虫林3000倍液喷雾一次进行了防治蚜虫。
g、配方施肥玉米播种时,有70亩随播种每亩施用通用型(氮磷钾为1∶1∶1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硫酸锌3.3公斤,施农家土杂肥2000公斤作为底肥,有30亩随播种每亩施用了通用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辛硫磷4公斤;玉米植株长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0公斤、尿素30公斤;玉米灌浆期,随着浇水每亩又施尿素10公斤。
h、适期收获在玉米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苞叶变白松散时,进行了收获。产量表现,平均亩产764公斤,有25亩最高亩产达930公斤。在同等条件下,比对传统模式种植技术,平均每亩增产玉米146公斤,节省种子44.1%,节省劳动力12%,节省化肥17%。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包括选择优种、种子包衣、模式播种、化学除草、植株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适期收获,共8节相互关联的种植管理技术,具体是a、选择优种选择早熟、出籽率高、耐密植,适应性广,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发芽率在98%以上,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一级玉米种子标准,播前要晒种2~3天;b、种子包衣选用玉丰收包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用量50mL包种子5~7kg;c、模式播种播种深度在3~5厘米,每穴2粒种子,且集中出双苗,不定苗,等行播种模式,行距60~6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留苗4000~4400株,2000~2300穴;d、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使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地面;e、植株化控在玉米植株长至8~10片叶时,每亩用30克保尔丰进行喷雾调控株高;f、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生长的苗期,用辛硫磷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粘虫、蓟马、灰飞虱,玉米抽穗期用比虫林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g、配方施肥在玉米播种时,随播种每亩施用通用型即氮磷钾为1∶1∶1型的三元素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锌3~5公斤,在玉米植株长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0公斤、尿素30公斤,在玉米灌浆期,每亩再施尿素10公斤;h、适期收获在玉米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苞叶变白松散时,即完全成熟后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模式播种是大小行播种模式,大行70~75厘米,小行50~5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5000~5300株,2500~2700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化学除草是在玉米长到4~5叶期,每亩使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20~1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在玉米行间底叶以下定向喷雾进行除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植株化控是在化控的同时加施农药辛硫磷1000~1500倍进行一喷多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配方施肥中的直播玉米田每亩再加施农家土杂肥2000~3000公斤作为底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玉米种植产量低、缺乏标准化模式栽培技术的问题,它是采用包括选择优种、种子包衣、模式播种、化学除草、植株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适期收获,共8节相互关联的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采用了模式播种,每穴2粒种子,集中出双苗,不定苗,等行播种模式,行距60~6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4000~4400株,大小行播种模式,大行70~75厘米,小行50~5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5000~5300株。其栽培技术新颖,种植密度科学合理,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模式。本发明适用于夏玉米种植地区的夏玉米种植,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M21/04GK101032206SQ20071009744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文柱 申请人:王文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