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5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业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发明中,连接机构和弹簧件对于远程操作机构和手动 操作机构来说,是共用的部件,能减少部件个数而廉价地构成。以下,对联合收割机1的传动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3在联合收割机1的传动机构中,是以将动力从发动机20 传递到各部的方式构成的,如图3所示,变速箱22的输入轴23经皮 带轮及皮带而与发动机20的输出轴21联动连接,发动机20的动力的一部分能被传递到变速箱22。而且,被进行了变速的来自发动机20 的动力,能经传动机构传递到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3、 3。
00341变速箱22是以如下的方式构成的具备由液压泵及液压 马达构成的行驶用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25;同样由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构成的回旋用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26。在变速箱22中,行驶用液压 式无级变速装置25的液压泵的输入轴为上述输入轴23,首先,来自 发动机20的动力被传递到此,接着,从此液压泵的泵轴经皮带轮及皮 带传递到回旋用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26的液压泵的泵轴。
0035而且,通过与设置在运转操作部的主变速杆121和转向手 柄11的操作相应地调节各无级变速装置25、 26的液压泵中的旋转斜
板的倾斜角度r政变了向各盲的液压马达棒由辨逸力沐的排由方向及
流量,调整了各液压马达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因此,来自发 动机20的动力能够被变速。这样,通过将被进行了变速的动力传递到 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3、 3,以任意的驱动速度及驱动方向驱动各履带 式行驶装置3、 3,能进行机体的前进或后退行驶,进而还能进行回旋。张紧臂85是从排出输入轴31 —侧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的,并在基端侧被固设在与排出输入轴31同心配置的圆筒形的支点轴 87上,能绕此支点轴向上下方向转动。支点轴87可自如旋转地被支 承在机体框架2上的支承框架上,以便能相对于排出输入轴31旋转。 而且,张紧臂85经动作执行器与设置在运转操作部l5上的作为远程操作机构的排出离合器开关91连接,通过驱动该动作执行器旋转能够 被转动。相反,若排出离合器开关91被进行推压操作到离合器分 离侧,则马达92的驱动轴92a在图4中在绕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杆 97经臂96被推向下方。而且,通过此连接杆97向下方移动,张紧臂 85向下方转动,张紧辊84向离开张紧皮带83的方向移动。由此,张 紧皮带83不能获得张力,成为松弛状态,排出离合器36成为分离状 态,动力不会从发动机20的输出轴21传递到谷粒排出装置30的排出 输入轴31。这样,通过操作排出离合器开关91以驱动马达92,进行 排出离合器36的结合或分离操作,能切断或连接从输出轴21向排出 输入轴31传递的动力。在这样的结构中,若将排出离合器杆101向下方进行转动 操作,则弹簧件95经臂104被拉向上方,安装座93与马达92—体地 向上方转动,连接杆97经臂96被拉向上方。而且,通过此连接杆97 向上方移动,张紧臂85向上方转动,张紧辊84向推压张紧皮带83的 方向移动。由此,张紧皮带83获得张力,成为张紧状态,排出离合器 36成为结合状态,动力能从发动机20的输出轴21传递到谷粒排出装 置30的排出输入轴31。另外,由张紧辊84张紧的张紧皮带83的张 紧状况,能由弹簧件95进行调整。
00561相反,若将排出离合器杆IOI向下方进行转动操作,则弹 簧件95经臂104被推向下方,安装座93与马达92 —体地向下方转动, 连接杆97经臂96被推向下方。而且,通过此连接杆97向下方移动, 张紧臂85向下方转动,张紧辊84向离开张紧皮带83的方向移动。由 此,张紧皮带83不能获得张力,成为松弛状态,排出离合器36成为 分离状态,动力不会从发动机20的输出轴21传递到谷粒排出装置30 的排出输入轴31。这样,通过操作排出离合器杆101,能以手动进行 排出离合器36的结合或分离操作,能切断或连接从输出轴21向排出 输入轴31传递的动力。另外,在上述联合收割机l中,因为将上述手动操作机构 配设在上述离合器的上方,靠近该手动操作机构地配设了上述动作执 行器及其安装座93,所以,能减轻在使用手动操作机构的情况下的操 作负荷。进而,因为弹簧件95位于上方,所以,能容易地对由该弹簧 件95张紧的皮带张紧式离合器所具备的张紧皮带83的张紧状况进行 调整。另外,在上述联合收割机l中,因为使上述远程操作机构 和上述手动操作机构与运转操作部15相互接近地进行配设,所以,在 不能使用远程操作机构时,驾驶员不移动就能快速地使用手动操作机 构。如图2所示,在运转操作部15中,在后部设置了驾驶员 座椅12,在其前下方配置了驾驶员踩踏的踏板111。在前部,以位于 驾驶员座椅12的前方的方式直立设置了转向立柱112,在其上配置了 转向手柄11。转向手柄11由手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转向立柱112上, 通过对其进行转动操作,能使机体回旋。而且,在转向手柄ll以及驾 驶员座椅12的左侧方,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了側立柱115。这样,排出离合器杆101就以在向上的最大操作位置位于 脱谷,收割离合器杆124的后方,在向下的最大操作位置位于脱谷.收割 离合器杆124的右側方的方式被构成为能进行转动操作。即,即使在 脱谷.收割离合器杆124处于向后的最大操作位置时也能进行转动操 作,以便在驾驶员把持把持部101a的状态下不会使排出离合器杆101 在向下的最大操作位置与脱谷.收割离合器杆124千涉地能位于该脱 谷-收割离合器杆124的右侧方。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上述卸粮搅龙9可回旋360度,如 果是在通常朝向前方的作业人员,则不能在瞬间判断出从开始回旋位 置向"左,,或"右,,的回旋方向,难以操作。例如,在进行排出作业时, 虽然作业人员是站在踏板111上朝向后方进行开关操作,但在卸粮搅 龙9位于前方时和卸粮搅龙9位于朝向后方的位置时,开关的操作方 向和卸冲泉搅龙9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在卸4泉搅龙9位于后方时,若 操作人员朝向后方进行右回旋操作,则卸粮搅龙9向左方向转动,误 解成向与开关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了 。
同样,即使对于在机外进行谷粒的搬入等作业辅助人员来说,例 如,若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位于相互面对面的位置,则指示的"左" 或"右"的方向也变得相反,不能在瞬间进行判断。
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的降低,使作业效率降低。另外,回旋方向 的误预测,有可能导致因与作业辅助人员或谷粒运输车接触而受到损 伤。主变速杆121,虽然是对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的
即使是选择这以外的液压离合器进行变速或者选择齿轮进行变速的结 构也没关系。另外,设置在主变速杆121的把持部上的自动升降按钮 258,能使收割部上升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高度位置。
脱粒深度调整开关252是使未图示的上部输送装置和纵向输送装 置上下转动、由手动操作对被收割了的秸秆的穗尖进入到脱粒室的位 置进行调整的开关。
作业离合器杆253可对配置在原动机和脱谷装置以及收割装置之 间的离合器分别进行"结合"或"分离"操作。在此,在使收割装置的离 合器为"结合"时,需要使脱谷装置的离合器为"结合"。
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是可由动作执行器对卸粮搅龙9进行转 向操作的部件,即,可进行回旋或升降转动操作。另外,自动复位开 关259是自动回旋指示开关,可使卸粮搅龙9自动地回旋到收纳位置。
信号灯开关255可选择前照灯以及选择方向指示灯。
副变速杆122可选择作为实施脱谷、收割作业时的作业速度的低速行驶、和在路上行驶等时的高速行驶。
0092


图11是对每一个实施例表示上迷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 254以及杆导引件260。杆导引件260设置在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 基部的操作部115上。以下,对不同的实施例,就标记在杆导引件260 上的操作方向显示部进行说明。
[0093

图11 (a)所示,实施例la,用文字表示左右操作方向 显示部。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从上向下看卸粮搅龙9向逆时针(左侧) 回旋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2, 已清楚地记为"左"。
另一方面,表示从上向下看向顺时针(右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 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1,已清楚地记为"右"。
这样,由于操纵人员正确地识别方向,所以能提高卸粮搅龙的操 作性。另外,即使在操纵人员有色觉障碍的情况下,也能应对。
[0094
如图ll(b)所示,在实施例lb中,表示从上向下看卸粮 搅龙9向逆时针(左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 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4,已清楚地记为"L"。
另一方面,表示从上向下看向顺时针(右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 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3,已清楚地记为"R"。
即使这样做,也能获得与实施例la同样的效果。
[0095如
图11 (c)所示,实施例lc是对左右操作方向显示部用 颜色进行表示(着色)。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从上向下看卸粮搅龙9 向逆时针(左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 方向显示部265,已用红色着色。
另一方面,表示从上向下看向顺时针(右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 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6,已用绿色着色。
这样,通过以"左为红"、"右为绿"地在操作卸粮搅龙9时能用色 觉识别方向的方式构成,操纵人员能在瞬间识别方向,能提高卸粮搅 龙9的操作性。例如,由于操纵人员在进行收割作业或行驶时面向前方,而在进行排出作业时面向后方进行操作,所以,卸粮搅龙的"左,, 或"右"因操纵人员的朝向不同而相反。另外,在横向搅龙相对于纵向 搅龙而言位于前方时、和位于后方时,虽然操作方向相对于卸粮搅龙
转动操作件54的操作方向而言为相反,但如本实施例的那样,如果能 用色觉识别方向,则能防止误操作。
0096如图ll(d)所示,实施例ld采用了对左右操作方向显示 部,用颜色和文字表示(着色)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从上向 下看卸粮搅龙9向逆时针(左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254的 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8,以红色着色,已清楚地记为"左"。
另一方面,表示从上向下看向顺时针(右侧)回旋的卸粮搅龙转 动操作件254的操作位置的操作方向显示部267,以绿色着色,已清 楚地记为"右"。
这样做,在实施例ld中能获得与实施例1 (a)及1 (c)同样的 效果。
在此,各操作方向显示部采用能从运转操作部15由目视充分确认 的大小。
[0097如图IO及图ll所示,通过按自动复位开关259,能使位于 排出作业位置的卸粮搅龙9自动地回旋,返回到收纳位置,旋转方向 仅为一个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从上向下看向顺时针(右侧) 回旋而返回到收纳位置,所以,自动复位开关259作为绿色,通过进 行接通,亮绿色灯。当然,如果是从上向下看向逆时针(左侧)回旋 而返回到收纳位置,则自动复位开关259作为红色,通过进行接通, 亮红色灯。
这样,操纵人员即使在自动回旋时忘了向哪个方向进行回旋,由 于能以自动复位开关259的颜色识别回旋方向,所以也能防止误动作。
[00981如
图12所示,在实施例3中,将与上述操作方向显示部 相对应的方向显示部,分别设置在卸粮搅龙9的横管300的左侧面部 271 (参照
图12 (a))以及右侧面部272 (参照
图12 ( b ))上。在横管300构成为能折叠的结构的情况下,设置位置取为从支点 273到横管300的根侧。横管300,在联合收割机1不进行作业而是在 行驶过程中,通过提起已配置在折叠转动部的锁定杆274,能以支点 273折弯、成为紧凑的状态。这是由于在此折弯的状态下,方向显示 部231、 232不会朝向相反的方向的纟彖故。
以下,对不同的实施例,就方向显示部进行说明。
[00991如
图13 (a)所示,在实施例3a中,将清楚地记为"左" 的方向显示部231和清楚地记为"右"的方向显示部232,分别设置在 横管300的侧面部271、 272上。
这样,由于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的方向识别一致,所以能提 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能确保作业辅助人员的安全性。另外,即使 在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有色觉障碍的情况下也能应付。当然,即 使在仅由操纵人员作业的情况下,也不会误操作。
[OlOOj如
图13 (b)所示,在实施例3b中,将清楚地记为"L,,的 方向显示部233及清楚地记为"R,,的方向显示部234,分别贴设在横管 300的侧面部271、 272上。
这样,能获得与实施例3a同样的效果。
[OIOI如
图13 (c)所示,在实施例3c中,将红色的方向显示部 235及绿色的方向显示部236分别设置在横管300的侧面部271、 272 上。
这样,由于通过将"左为红"、"右为绿,,地以在操作卸粮搅龙9时 能用色觉识别方向的方式构成,操纵人员及作业辅助人员能在瞬间识 别方向,能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另外,由于操纵人员及作业辅 助人员能相互按颜色识别共同的方向,所以,不会产生方向预测错误, 能确保作业辅助人员的安全性。当然,即使在仅由操纵人员作业的情 况下,也不会出现错误。
0102j如
图13(d)所示,在实施例3b中,将已清楚地记为"左" 且是红色的方向显示部231及已清楚地记为"右"且是绿色的方向显示部232,分别设置在横管300的侧面部271、 272上。
这样,在实施例3d中能获得与实施例3a和实施例3c同样的效果。01031如
图14所示,在实施例4中,将左右方向显示部以与上
述操作方向显示部相对应的方式贴设在卸粮搅龙9前端的排出口 301
的后面上。即,分别左右并列设置表示左右的方向显示。
[0104

图14 (a)所示,在实施例4a中,将已清楚地记为"左"
方向显示部241和已清楚地记为"右"的方向显示部242设置在排出口
301的后面上。
这样,由于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的方向识别一致,所以,能 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能确保机外的作业辅助人员的安全性。另 外,即使在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有色觉障碍的情况下也能应对。 即,横管对于操作的人员来说,无论位于怎样的位置,通过看横管的 方向显示和转动操作件基部的操作方向显示,都容易理解操作。
[0105j如
图14(b)所示,在实施例4b中,将以箭头等记号表示 回^走方向的方向显示部i殳置在排出口 301的后面上。
这样,能获得与实施例4a同样的效果。当然,即使在仅由操纵人 员作业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错误。
0106
图14(c)所示,在实施例4c中,将红色的方向显示部 245和绿色的方向显示部246设置在排出口 301的后面上。
这样,通过将"左为红"、"右为绿,,地以在操作卸粮搅龙9时能用 色觉识别方向的方式构成,操纵人员及作业辅助人员能在瞬间识别方 向,能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另外,由于操纵人员及作业辅助人 员能相互按颜色识别方向,所以,不会产生方向预测错误,能确保作 业辅助人员的安全性。
[0107

图14(d)所示,在实施例4d中,将已清楚地记为"左,, 且是红色的方向显示部231及已清楚地记为"右"且是绿色的方向显示 部232i殳置在排出口 301的后面上。
[0108实施例3及4,通过与实施例l组合,能进一步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以及消除与作业辅助人员之间的操作方向的不一致。 在此,只要按颜色识别操作方向显示部就能与方向显示部相对应地按 颜色进行识别,如果按颜色及文字识别操作方向显示部也能同样识别 方向显示部。即,联合收割机l的操纵人员以及机外的作业辅助人员, 都是能与卸粮搅龙9的开始回旋位置无关地按相互能共同识别的颜色 或文字的方向指示识别旋转方向的。但是,表示方向的颜色不限定于 红或绿。另外,文字也不限定于左、右,也可以用平假名或片假名或 外语等表示。另外,记号也不限定于箭头,也可以用手指的画或三角 形等表示。
[0109如
图15所示,在实施例5中,将左右指示显示灯的颜色 作为不同的颜色地与上述操作方向显示部265、 266的颜色相一致,配 设在卸粮搅龙的排出口 301的侧面上。即,将红色的指示显示灯281 设置在排出口 301的左侧面(参照
图15 (a))上,将绿色的指示显 示灯282设置在排出口 301的右侧面(参照
图15 (b))上。上述显 示灯218、 282采用即使已熄灭也能分别识别其颜色的显示灯。在此, 显示灯281、 282,在白天等作业环境明亮时,既可以是常时闪烁或点 亮,也可以是仅在回旋时闪烁或点亮。而在夜间时,为常时闪烁或点 亮。另外,也可以是由多个LED等连续地在回^L方向闪烁。或者,也 可以考虑常时降低亮度地闪烁或点亮,而在回旋时提高亮度地闪烁或 点亮等。
[0110如
图16 (a)所示,在实施例6中,将上述的指示显示灯 283、 284做成了设置在卸粮搅龙9的排出口 301的上部的结构。在此, 与实施例5同样,指示显示灯283点亮为绿色,指示显示灯284点亮 为红色,都采用在熄灭时也能识别颜色的指示显示灯。当然,既可以 常时闪烁或点亮,也可以在回旋方向闪烁。
[0111使用
图16 (b)对实施例6的效果进行说明。在
图16 (b) 中,由单点划线箭头表示卸粮搅龙9从收纳部向右方或向后方回旋的 轨迹。在本实施例中,按通过颜色识别的指示显示灯283、 2",操纵人员或作业辅助人员能在瞬间识别卸粮搅龙9的回旋方向的效果与实施 例5同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从联合收割机1周围的哪个 位置都能确认回旋方向。
例如,在A位置(
图16 (b))有作业辅助人员时,在实施例3 及5中,虽然在卸粮搅龙9向单点划线箭头方向回旋的情况下,不能识 别回旋指示,但在本实施例中是能的。即,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从卸 粮搅龙9的回旋方向的相反的侧面,也能识别回旋方向。
[0112这样,通过在回旋的卸粮搅龙9上由显示灯指示按颜色识 别的回旋方向(即使是在不点亮的情况下),操纵人员能在瞬间识别 方向,提高了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进而,能确保作业辅助人员的安 全性。另外,在夜间,通过常时点亮,成为排出口301的照明,能提 高向运输车等输送谷粒的作业辅助人员的作业性。进而,由于横管300 向前方突出,所以能够不会与电线杆、田园场地的墙壁等干涉地成为 向导。
[0113卸粮搅龙9,不仅能从侧立柱115,从外部有时作业辅助 人员用遥控器410也能进行操作。此遥控器410是有线(电缆)式或 无线式都没关系。另外,即使是能从侧立柱115上卸下来的也没关系。

图17所示,遥控器410由上部自动操作部411及下部手动操作 部412构成。用自动操作部411能自动地进行卸4泉搅龙9的回旋,通 过按右设定按钮414,能自动地使位于收纳位置的横管300回旋到右 侧面,通过按后设定按钮415,能自动地使位于收纳位置的横管300 回旋到后面。另外,通过按复位按钮413,能使位于作业位置的横管 300返回到收纳位置。
位于中央的离合器按钮416,是卸粮搅龙9的内部的输送装置(未 图示)的离合器的结合、分离按钮,使卸粮搅龙9回旋到作业位置, 通过按下,开始排出谷粒。
手动操作部412是以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418、由手动对卸粮搅 龙9进行回旋操作。[0114如
图18所示,在实施例6中,与上述侧立柱115的操作 方向显示部同样,表示了遥控器410上的、卸粮搅龙转动操作件418 的左右方向显示部。
[0115如
图18 (a)所示,在实施例6a中,在手动操作部412上 标记已清楚地记为"左,,的方向显示部411及已清楚地记为"右,,的方向 显示部412。
这样,由于操纵人员和机外的作业辅助人员的方向识别一致,所 以,能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能确保机外的作业辅助人员的安全 性。另外,即使是在操纵人员和作业辅助人员有色觉障碍的情况下, 也能应对。即,无论横管对于操作的人员说位于怎样的位置,通过看 横管300的方向显示和转动操作件基部的操作方向显示,都容易理解 操作。
[0116如
图18 (b)所示,在实施例6b中,在手动操作部412 上标记已清楚地记为"L,,的方向显示部233及已清楚地记为"R"的方向 显示部234。
这样,能获得与实施例6a同样的效果。当然,即使在仅由操纵人 员作业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错误。
[01171如
图18 (c)所示,在实施例4c中,在手动操作部412上 标记了红色的方向显示部415及绿色的方向显示部416。
这样,通过将"左为红"、"右为绿"地以在操作卸粮搅龙9时能用 色觉识别方向的方式构成,操纵人员及作业辅助人员能在瞬间识别方 向提高卸粮搅龙9的操作性。另外,由于操纵人员及作业辅助人员能 相互按颜色识别方向,所以,不会产生方向预测错误,能确保作业辅 助人员的安全性。
[0118如
图18 (d)所示,在实施例6d中,在手动操作部412 上标记已清楚地记为"左,,且为红色的方向显示部417及已清楚地记为 "右"且为绿色的方向显示部418。
这样,能获得与实施例6a及6c同等的效果。01191本实施例,通过用色觉识别指示方向,做成了谁都容易操 作的结构。通过适用本实施例,即使是在女性、年长者、刚从事农业 者等操纵联合收割机1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误操作,能确保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指示方向与颜色的关系,即"左为红""右为绿",也 与船舶、航空的领域相同,与世界标准相对应。
进而,本实施例,通过分别进行组合,能进一步提高操纵人员的 操作性以及消除与作业辅助人员的操作方向的不一致。
另外,如本实施例的那样,按颜色识别移动方向的指示例,不仅 也能适用于联合收割机1的其它作业部,而且也能广泛地应用于农业 才几械或工程才几械o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20
本发明可以利用于具备了通过操作远程操作机构能用动 作执行器进行结合或分离操作的皮带张紧式离合器的联合收割机等农 业作业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业作业机,具有用于排出已收获并贮存的谷粒的排出机构;由动作执行器进行该排出机构的驱动用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的远程操作机构,其特征是经连接机构使手动操作机构与上述离合器连接,将上述动作执行器配设在该连接机构的中途部,通过操作上述手动操作机构,能在不驱动上述动作执行器的状态下使上述离合器结合或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 在上述连接机构中,将动作执行器和其安装座一体地构成且能够活动,将该动作执行器经连接机构与上述离合器连接,将上述安装座 经弹簧件与手动操作机构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 将上述手动操作机构配设在上述离合器的上方,在靠近该手动操作机构的位置配设上述动作执行器及其安装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 将上述远程操作机构和上述手动操作机构相互接近地配设在运转操作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 将上述离合器作为切断或连接从发动机向谷粒排出装置传递的动力的 排出离合器,将上述远程操作机构和上述手动操作机构配设在驾驶员 座椅的侧方。
6. —种农业作业机,所述的农业作业机具有 用于排出已收获并贮存的谷粒的排出机构;由动作执行器进行该排出机构的驱动用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的远程操作机构,其特征是上述排出机构由横管及纵管构成,是由转向用动作执行器可进行 左右回旋的排出机构,将操作方向显示部配置在上述转向用动作执行器的转动操作件的基部,将与上述操作方向显示部对应的方向显示部设置在上述横管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在上述操作 方向显示部及上述方向显示部上,清楚地记载了表示左右回旋操作方 向的文字。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在上述操作 方向显示部及上述方向显示部上,对左右回旋操作方向以不同的色彩 或浓淡进行了着色。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农业作业机,其特征是将上述操作 方向显示部及上述方向显示部,对左右回旋方向,以不同的色彩或浓 淡进行了着色。
全文摘要
一种农业作业机,其目的是以简单的结构设置通过使动作执行器驱动来进行皮带张紧式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操作的远程操作机构和以手动进行的手动操作机构。在农业作业机(1)中,使远程操作机构(91)与动作执行器(92)连接,通过操作该远程操作机构(91)来驱动动作执行器(92),进行皮带张紧式离合器(36)的结合或分离,使手动操作机构(101)经连接机构与上述离合器(35)连接,将上述动作执行器(92)配设在该连接机构的中途部上,通过操作上述手动操作机构(101),能在不驱动动作执行器(92)的状态下进行该离合器(36)的结合或分离。
文档编号A01D69/00GK101528025SQ20078004043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佐藤升一, 入江信行, 小乡浩行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