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垂钓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
技术背景作为成为钓鱼用品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电子电路装置,对旋转自如 地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的巻线盘上的线朝被拉出方向的旋转进行电 子控制而制动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见特开平11-332436号 公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电路装置具备,设在渔线轮本体内部的电 路基板、和包括微型机和检测巻线盘的转速等的传感器在内的已配 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多个电气元件。在巻线盘的轴上沿旋转方向排列 安装有数个磁铁,配置在磁铁的外周的线圈与电路基板连接。该线圈 也配置在渔线轮本体的内部。这样,通过将电子电路装置和线圈皆配 置在渔线轮本体的内部,使电子电路装置不易受潮也不易出现绝缘 不良的情况。在这种构成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电路装置中,当巻线盘旋转 时,根据来自传感器的输入检测巻线盘的速度,并由存储在微型机内 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根据所检测的速度控制因磁铁和线圈的相互 作用而在线圏中产生的电流以对巻线盘进行制动。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构成中,由于将电子电路装置设置在渔线轮本 体的内部,因此,不易出现绝缘不良的情况。然而,当将电子电路装置 设置在渔线轮本体的内部时,往往会使渔线轮本体大型化,特别是在 小型双轴承渔线轮的场合,不易采用电子控制。因此,可以考虑不将电子电路装置配置在渔线轮本体的内部而将其配置在外壁上。例如 考虑将电子电路装置配置在渔线轮本体和渔线轮之间或配置在渔线 轮本体的上面等的外壁上。像这样将电子电路装置配置在渔线轮本 体的外壁上时,由于能将电子电路装置配置在比较宽裕的空间中,因 此,易于防止渔线轮本体的大型化。但是,当将电子电路装置配置在 渔线轮本体的外壁上时,容易因受潮使绝缘性能降低而出现绝缘不 良的情况。在此,如果将包括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用绝缘面膜覆盖, 即使电子电路装置设置在渔线轮本体的外壁上,也能提高其绝缘性 能。然而,用绝缘面膜覆盖整个包含电气元件和印刷电路的电路基板 的场合,会在面膜表面上产生凹凸,难以尺寸精度高地形成绝缘面 膜。当绝缘面膜的尺寸精度不高时,很难将精度高的电子电路装置安 装在渔线轮本体、特别是配置上受到限制的紧凑型的渔线轮本体上。 此外,在电子电路装置露出外部的场合,因表面凹凸而有损于电子电 路装置的美观。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保证尺寸精度和绝缘性能的同时防止钓鱼用 品的大型化。本发明的另 一课题是,在保证美观和绝缘性能的同时防止钓鱼用 品的大型化。发明内容技术方案1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是用于垂钓的钓鱼用品 的电子电路装置,其具备电路基板、多个电气元件和成型绝缘面膜。 电路基板至少在其表面上有印刷电路。多个电气元件包括由控制程 序控制钓鱼用品的微型机、并以与印刷电路电气连接的方式配置在 电路基板上。成型绝缘面膜是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面膜,它是通过采 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 法形成的,其中电路基板装设有电气元件,且该成型绝缘面膜将电路 基板的形成有印刷电路的面的至少 一 部分与电气元件 一 起覆盖,其中,上述电气元件包括用来控制上述巻线盘旋转的具有光接收部的1 个或多个光传感器,上述成型绝缘面膜以至少在上述光接收部的光 接收部分的周围围成筒状的方式形成。在该电子电路装置中,包括微型机在内的多个电气元件配置在电 路基板上,并且电路基板和电气元件一起被成型绝缘面膜所覆盖。该 成型绝缘面膜通过釆用将树脂原料以低温、低压的方式注入安置有 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的,其中电路基板 装有电气元件,且该成型绝缘面膜将电路基板的形成印刷电路的面 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电气元件一起覆盖。此处,由于电路基板和配置法形成的成型绝缘面膜所覆盖,因此,不会伤及电气元件,而能保证 高的绝缘性能。此外,电子电路装置是被置于罩壳和渔线轮本体内部 等的,因此,不必作绝缘处理,能防止钓鱼用品的大型化。另外,由于 采用了使用金属模具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因此既能保证成型绝缘 面膜的高尺寸精度又能减少凹凸保证美观。另外,由于光传感器的 光接收部的光接收部分由成型绝缘面膜围成筒状,因此,不易因外界 光的干扰而造成光传感器的误动作。技术方案2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如技术方案1所述装置, 成型绝缘面膜是一种不易透光的有色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面膜。在此 场合,由于光难以透过成型绝缘面膜,因此,在使用作为电气元件的 光传感器的场合,不易因外界光的干扰而产生误动作。技术方案3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如技术方案l所述的装置, 电路基板在其表里双面上皆有印刷电路、成型绝缘面膜形成为覆盖 其表里双面。在此场合,由于能将电气元件配置在电路基板的表里双 面上,因此,能使装置紧凑,同时,由于用成型绝缘面膜覆盖表里双面, 因此,能提高绝缘性能。技术方案4、 5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如从技术方案1至技 术方案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此外还具备配置在与印刷电路电连接的电路基板上、用来连接外部机器的外部机器连接部,除了配置外部机器连接部的区域之外,成型绝缘面膜将电路基板和电气 元件一起覆盖。在此场合,由于设有外部机器连接部,因此,在利用外 部机器连接部进行对装置的检查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同时,由于该 部分未被成型绝缘面膜覆盖,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能简单地实施对装 置的检查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技术方案6、 7、 8、 9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如从技术方案1 至技术方案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无论是形成还是未形成成型绝 缘面膜的至少其中之 一 表面上,都具备将电路基板放入装满绝缘材 料制成的树脂原材料的容器中浸渍而形成的非成型绝缘面膜。在此 情况下,在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或未形成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由 浸渍处理形成非成型绝缘面膜。因而绝缘性能进一步提高。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该渔线轮的平面剖视图。图3是巻线盘制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巻线盘制动机构的放大剖视图。图5A是表示配置电路基板中的元件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配置 电路基板中的元件的后视图。图6是双轴承渔线轮的右侧视图。图7是制动器切换柄的后视图。图8是巻线盘制动机构的控制框图。图9是表示控制部的主控制处理的程序流程图。图IO是表示第2制动处理的程序流程图。图11是表示各制动处理中的占空比的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图12是表示第3制动处理中的修正处理的曲线示意图。图13是热熔融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金属模具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热熔融处理工序的图。图1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一部分的图。 图17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渔线轮的构成]在图l和图2中表示,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 是使用巻线盘回转式的圆形的双轴承渔线轮。该渔线轮具备渔线轮 本体l、配置在渔线轮本体1的侧方上用来转动巻线盘的手柄2、以 及在手柄2的渔线轮本体1 一侧上配置的调整制动阻力用的星形制 动器3。手柄2是具有板状臂部2a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臂部2a两端上的 把手2b的双手柄形的手柄。如图2所示,臂部2a无法旋转地安装在 手柄轴30的前端,并由螺母28紧固在手柄轴30上。渔线轮本体1为例如为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制构件,有构架5 和安装在构架5的两侧上的第1侧罩盖6和第2侧罩盖7。巻线用的 巻线盘12通过巻线盘轴20 (图2)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渔线轮本体1上。 第1侧罩盖6从巻线盘轴方向外侧看是圆形的,第2侧罩盖7则由交 叉的2个圆构成。如图2所示,在构架5上配置有巻线盘12、作为进行用拇指按钓 鱼巻线盘控制放线的拇指抵接柄的离合器操纵柄17、以及将钓鱼线 均匀排列地巻绕在巻线盘12内的巻绕排线机构18。此外,在构架5 和第2侧罩盖7之间,配置有将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传递至巻线盘12 和巻绕排线机构18的齿轮机构19、离合器机构21、根据离合器操 纵杆17的操作用来控制离合器机构21的离合器控制机构22、制动 巻线盘12的制动机构23、以及用来调整巻线盘12旋转时的阻力的 甩竿控制机构24。此外,在构架5和第1侧罩盖6之间还配置有用来 抑制甩竿时的齿隙的电控制式刹车机构(制动装置之 一 例)2 5 。构架5具有,按规定的间隔彼此相向地配置的一对侧板8、 9,以及将该侧板8、 9连结成一体的上下连结部10a、 10b(图1)。在侧板 8的中心部的略上方形成有阶梯的圓形开口 8a。构成渔线轮本体1 的巻线盘支承部13由防松螺钉将其固定在该开口 8a上。如图3和图4所示,巻线盘支承部13为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开口 8a上的扁平的大致有底筒状构件。在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 的中心部上,与其一体形成向内突出的筒状的轴承收纳部14。在轴承 收纳部14的内周面上,安装有用来旋转自如地支承巻线盘轴20的一 端的轴承26。此外,在轴承收纳部14的底部上装有甩竿控制机构24 的摩擦片51。轴承26b由线材制的挡圈26c卡紧在轴承收纳部14 内。如图1所示,上侧的连结部10a与侧板8、 9的外形配置在同一面 上,下侧的连结部1 Ob于前后设置了 一对,配置在相对外形的内侧上。 在下侧的连结部10b上,用来将渔线轮安装在钓竿上的前后长、例如 铝合金等的金属制的钓竿安装根部4由铆钉锁止。第l侧罩盖6由从第2侧罩盖7插入的螺紋构件(未图示)以螺紋 连接固定在侧板8上。在第1侧罩盖6上形成配置下述的制动器转 换旋钮43的圆形开口部6a。如图2所示,巻线盘12在其两侧有皿状的法兰部12a,在两法兰 部12a之间有筒状的线巻体部12b。图2左侧的法兰部12a的外周面 配置在开口 8a的内周侧上并留有一点间隙以防止咬线。巻线盘12 由例如细齿结合不能旋转地固定在贯通线巻体部12b的内周侧的巻 线盘轴20上。该固定方法不仅限于细齿结合,也能采用键结合或花 键结合。巻线盘轴20由例如SUS304等的非磁性金属制成,且贯通侧板9 向第2侧罩盖7外侧延伸。其延伸的一端由轴承26旋转自如地支承 在安装在第2侧罩盖7上的轮毂7b中。此外,巻线盘轴20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由轴承26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巻线盘轴20的中间处形成 大直径部20a,其两端形成由轴承26a和26b支承的小直径部20b和 20c。再有,轴承26a和26b是将特殊耐腐蚀的面膜涂敷在例如SUS440材料上而获得的。
此外,在图1左侧的小直径部20c和大直径部20a之间形成有二 者中间段的外径并用来安装下述磁铁61的磁铁安装部20d。由例如 细齿结合将例如经挤压或切削加工后的铁质材料的表面上电镀有未 电解的镍的磁性体制的磁铁保持部27不能旋转地固定在磁铁安装部 2 0d上。磁铁保持部27为剖面为正方形且形成磁铁安装部20d贯通 于其中心的贯通孔27的四角柱状的构件。磁铁保持部27的固定方 法不仅限于细齿结合,也能釆用键结合或花键结合等的各种结合方 法。
巻线盘轴20的大直径部20a的右端配置在侧^反9的贯通部分处, 构成离合器机构21配合销29被固定在其上。配合销29沿直径贯通 大直径部20a,其两端在径向伸出。
如图2所示,离合器操纵杆17配置在一对侧板8、 9间的后部巻 线盘12后侧处。离合器操纵杆17可在一对侧板8、 9间沿上下方向 滑动。在离合器操纵杆17的手柄安装侧上,配合轴17a贯通侧板9 并一体形成。该配合轴17a与离合器控制机构22配合。
如图2所示,巻绕排线机构18配置在巻线盘12前两侧板8、 9 之间,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交叉的螺旋状槽46a的螺旋轴46、和在螺 旋轴的作用下沿巻线盘轴轴向往复移动以引导钓鱼线的钓鱼线引导 部47。螺旋轴46其两端由安装在侧板8、 9上的轴支承部48、 49 旋转自如地支承着。在螺旋轴46的图2的右侧端上安装有齿轮构件 36a,齿轮构件36a与不能旋转地安装在手柄轴30上的齿轮构件36b 啮合。釆用这种构成,螺旋轴46与手柄轴30的巻收线的方向的旋转 连动而旋转。
钓鱼线引导部47,通过采用配置在螺旋轴46的周围且其一部分 在其轴向的全长上开口的管状构件53和配置在螺旋轴上方的导向轴 (未图示)沿巻线盘轴20方向导向。与螺旋状槽46a配合的锁止构件 (未图示)旋转自如地安装在钓鱼线引导部47上,并通过螺旋轴46的 旋转沿巻线盘轴轴向往复移动。齿轮才几构19具有手柄轴30、固定在柄轴30上的主齿轮31和与 主齿轮31啮合的筒状小齿轮32。手柄轴30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侧板 9和第2侧罩盖7上,并由转子型单向超越离合器和爪式单向超越离 合器禁止向将线拉出的方向旋转(反转)。单向超越离合器86安装在 第2侧罩盖7和手柄轴30之间。主齿轮31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手柄 轴30上并通过制动机构23与手柄轴30连接。
小齿轮32为从侧板9的外侧向内侧延伸、巻线盘轴20从其中心 贯通的筒状构件,且轴向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巻线盘轴20上。此外,小 齿轮32的图2左端侧由轴承33既旋转自如地又轴向移动自如地支 承在侧板9上。在小齿轮32的图2左端部上形成与配合销29啮合 的啮合槽32a。通过该啮合槽32a和配合销29构成离合器机构21。 此外,虫奪腰部32b形成在中间部上,而与主齿4仑31啮合的齿轮32c则 形成在右端部上。
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具有与小齿轮32的蜂腰部32b配合并使小齿 轮32沿巻线盘轴20方向移动的离合器拨叉35。此外,离合器控制机 构22具有与巻线盘12的线收巻方向的旋转连动并使离合器机构21 结合的离合器复位机构(未图示)。
甩竿控制机构24具有以夹持巻线盘轴2 0的两端的方式配置的多 个摩擦片51和用来调整由摩擦片51作用在巻线盘轴20上的夹持力 的制动盖52。左侧的摩擦片51安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内。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巻线盘制动机构25具有设置在巻线 盘12和渔线轮本体1上的巻线盘制动组件40、用来检测作用在钓鱼 线上的张力的转速传感器41、对巻线盘制动组件40按8级制动模式 的任一级进行电气控制的巻线盘控制组件42、以及用来选择8种制 动模式的制动器转换旋钮43。
巻线盘制动组件40通过发电能对巻线盘12的制动进行电气控 制。巻线盘制动组件40具备包括在巻线盘轴20上沿其旋转方向 排列配置的4块磁铁61的转子60、在转子60的外周侧上相向配置且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圏62、以及与串联连接的4个线圈62两端连接 的开关元件63。巻线盘制动组件40通过开关元件63对在磁铁61 和线圈62相向旋转作用下产生的电流进行开关操作来制动巻线盘 12。在巻线盘制动组件40中产生的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开关元件63 接通的时间的长短。
转子60的4块磁铁61沿圆周方向排列配置且彼此之间的极性不 同。磁铁61为具有与磁铁保持部27大致相等长度的构件,其外侧面 61a为剖面为圆弧状的面,内侧面61b为平面。该内侧面61b配置成 与巻线盘轴20的》兹铁保持部27接触。》兹《失61的两端部由例如 SUS304等的非磁性体制的圆形皿状盖构件65a、 65b夹持,并相对巻 线盘轴20不能转动地安装在磁铁保持部27上。由于采用这种盖构 件65a、 65b保持磁铁61,且圆形皿状盖构件65a、 65b为非磁性体制 成的,因此,不会使磁力减弱,能容易地将磁铁组装在巻线盘轴20上, 同时也能提高组装后的磁铁的比强度。
磁铁61的图4的左端面与轴承26b之间的距离为2. 5mm以上。 图4右侧的盖构件65a被巻线盘轴20的大直径部20a和磁铁安装部 20d的台阶轴端面和f兹铁保持部27所夹持,以此阻止其向右方移动。
在配置在其它构件和轴承26b之间的盖构件65b上,装有例如 SPCC (板材)的铁质材料表面上电镀有未电解的镍的磁性体制的垫圈 构件66。垫圏构件66由装在巻线盘轴20的例如E型挡圏67防+〉。 该垫圏构件66的厚度为0. 5mm或0. 5mm以上和2mm或2mm以下,外 径为轴承26b外径的60%或60%以上和120%或120%以下。由于 设有这种;兹性体制的垫圏构件66,使配置在》兹铁61附近的轴承26b 不易磁化。因此,即使将轴承26b配置在磁铁61附近,也不会影响巻 线盘轴20自由旋转时的旋转性能。此外,即使磁铁61与轴承26b的 距离在2. 5mm以上,也不会使轴承26b磁化。
在与线巻体部12b的内周面的磁铁61相对的位置上,安装有在例 如经挤压或切削加工等的铁质材料的表面上电镀有未电解的镍的磁 性体制的套68。套68用压入或粘接等适当的固定手段固定在线巻体部12b的内周面上。当将这种磁性体制的套68与磁铁61相向配置 时,由于来自磁铁61的磁力线束集中通过线圏62,因此,提高了发电 和制动效率。
为了防止齿槽效应及使巻线盘12能平顺的旋转,线圏62采用了 无芯式线圈进而也不设置轭铁。线圈62采用使巻绕的芯线与磁铁61 相对配置在》兹铁61的石兹场内的方式按近似矩形绕线。4个线圈62 串联连接,其两端与开关元件63连接。线圈62按与磁铁61的外侧 面61a相距的距离大致一定的方式、以对巻线盘轴心实质上同心的 圆弧形状、沿巻线盘1的旋转方向弯曲成型。因此,能在线圏62和 旋转的磁铁6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4个线圏62由例如合成树脂制 成的带突缘的圆形皿状的线圈座69汇集在一起,表面由清漆等绝缘 面膜覆盖。线圈座69固定在构成巻线盘控制组件42的下述的电路 基板70上。再有,在图3中为了主要描述线圏62而将线圈座69用 双点划线图示。这样,由于4个线圏62被安装在合成树脂制成的线 圈座69上,因此,很容易将线圈62安装在电路基板70上,同时,又由 于线圏座69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因此,不会干扰磁铁61产生的磁 力线束。
开关元件63有例如能进行高速开关控制的并联连接的2个 FET(电场效应晶体管)63a、 63b。串联连接的线圈62连接在FET63a、 63b的各发射端子上。如图5B所示,该开关元件63安装在电路基板 70的里面(与法兰部12a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上。
转速传感器41采用例如有发光部44a和光接收部44b的反射型 光电传感器44,配置在与电路基板70的巻线盘12的法兰部12a相对 的表面上。反射来自发光部44a的投射光的读取图形71,可用印刷、 粘接贴装或安装发射板等适合的方法形成在法兰部12a的外侧面上。 通过来自该转速传感器41的光接收部44b的信号,检测出巻线盘12 的旋转速度,从而,检测出作用在钓鱼线上的张力。
制动器转换旋钮43是按用于设定8种制动模式中的任意一种而 设置的。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制动器转换旋钮43回动自如地安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上。制动器转换旋钮43,具有例如合成树脂制
成的圓盘状的旋钮本体73,以及位于旋钮本体73的中心的金属制的 转动轴74。转动轴74和旋钮本体73由插入成形联成一体。在从与 旋钮本体73的开口部6a相邻的外部露出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外侧 鼓胀的旋钮部73a。旋钮部73a的周围呈凹陷以<更易于操作旋钮部 43。
在旋钮部73a —端上略^f敖凹陷形成指针73b。在与指针73b相对 的第1侧罩盖6的开口部6a的周围,用等间隔印刷、粘接贴附等适 合的方法形成8个标记75。通过转动制动器转换旋钮4 3,使指针7 3b 对准标记75的任何一个,能选择和设定任何一个制动模式。此外,用 等间隔的印刷、粘接贴装等适合的方法,在旋钮本体73的背面上形 成识别图形76,该识别图形76用来检测已选择的制动器转换旋钮 43的转动位置,即某一种制动模式。识别图形76由在旋转方向上3 种10个扇形的第1 ~第3的图形76a、 76b、 76c构成。第1图形76a 由图7中向左下方倾斜的剖面线表示。第2图形76b由图7中向右 下方倾斜的剖面线表示,为例如不易反射光的黑色的图形。第3图形 76c由图7中交叉的剖面线表示,为例如仅反射约少一半光的灰色的 图形。利用这3种图形76a ~ 76c的组合能识别已选中的8级制动模 式中任意一种。再有,在图形76a 76c中某个与旋钮本体73相同颜 色的场合下,可不加改变地利用旋钮本体7 3的背面形成另 一种图形。
转动轴7 4安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 a上的形成的贯通孔 13b中并由弹性卡环78卡固。
在旋钮本体73和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的外侧壁之间设有 定位机构77。定位机构77将制动器转换旋钮43定位在与制动模式 对应的8级位置上,同时,也是转动操作时的发音机构。定位机构77 具有,在旋钮本体73的背面上形成的凹部73c上安装的定位销77a、 与定位销77a的前端配合的8个定位孔77b、向定位销77a的定位孔 77b加载的加载机构77c。定位销77a为具有小直径头部、直径比其 直径大的突缘部和小直径的轴部的轴状构件,头部为半球状。定位销77a进退自如地安装在凹部73c上。8个定位孔77b j安一定的间隔、 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在固定于位于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的外侧 面上的贯通孔13b的周围的扇形的辅助构件13c上。定位孔77b按 指针73b与8个标记75的每一个的方式形成一致。
巻线盘控制组件42具有,安装在与巻线盘支承部13的巻线盘12 的法兰部12a相对的外壁面上的电路基板70,和搭载于电路基板70 上的控制部55。
电路基板70为其中心有圆形开口的垫圈形的环状基板,并与巻 线盘轴20实质上同心地安装在轴承收纳部14的外周侧上。如图5A 和图5B所示,电路基板70在其与装有线圏62的表面相反一侧的里 面上有印刷电路72。再有,在图5A和图5B中,仅表示了印刷电路72 的一部分。表里两面的一部分由通孔72a电连^妄。在电路基板70的 外周侧上,形成用来连接检查例如电子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的检查机 器(外部机器之一部)的外部机器连接部96。在外部机器连接部96 上形成能与检查机器电气连接的例如4个接点96a ~ 96d。
电路基板70由3个小螺钉92固定在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 的内侧面上。当用小螺钉92固定该电路基板70时,可利用暂时设置 在轴承收纳部14上的卡具定心,以便将电路基板70配置成确实与巻 线盘轴的轴心同心。这样,当将电路基板70安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 上时,固定在电路基板70上的线圏62就会被配置成确实与巻线盘轴 的轴心同心。
此处,由于电路基板70安装在构成渔线轮本体1的巻线盘支承部 13的开放的外壁面上,因此,与安装在第1侧罩盖6之间的空间的场 合相比,能使渔线轮本体1的巻线盘轴的轴向尺寸减小,从而实现渔 线轮本体1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电路基板70安装在与巻线盘支承 部13的巻线盘12的凸缘部12a相对的面上,因此,能将配置在转子 60周围的线圈62直接安装在电路基板70上。因此,不需要连接线圏 62和电路基板70的引线,能减轻线圈62和电路基板70的绝缘不良。 而且,由于线圈62安装在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上的电路基板70上,又将电路基板70安装在巻线盘支承部13上,因此,线圏62也就安装 在巻线盘支承部13上。因此,能容易地安装渔线轮制动机构25。控制部55由配置在搭载有CPU55a、RAM55b、ROM55c、以及1/0(输 入/输出)接口 55d等的电路基板70上的微型机59构成。在控制部 55的ROM55c中,存储有控制程序,同时,还存储有分别与8级控制模 式控制程序对应的涉及下述3个制动处理的制动图形。此外,还存储 有不同控制模式时的张力设定值和旋转速度设定值等。检测巻线盘 12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41和用来检测制动器转换旋钮43的转动位 置的图形识别传感器45连接于控制部55。此外,控制部55与开关元 件63的各FET63a的控制极连接。控制部55由下述的控制程序,根 据来自各传感器41、 45的脉冲信号,以例如1/1000秒的PWM (脉宽 调制)信号对巻线盘制动组件40的开关元件63进行开关控制。具体 地说,控制部分55在8级控制模式中,按不同的占空比D对开关元件 63进行开关控制。控制部分55由作为电源的蓄电元件57供电。该 电力也供给转速传感器41和图形识别传感器45。图形识别传感器4 5设置成用来读取在制动器转换旋钮4 3的旋钮 本体73的背面上形成的识别图形76的3种识别图形76a~ 76c。图 形识别传感器45由有发光部56c和光接收部56d的2组光电传感器 56a、 56b构成。如图5B所示,光电传感器56a、 56b并列对称地配置 在面向电路基板7 0的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的内表面上。即, 光电传感器56a的光接收部56d并列配置而发光部56c则配置在其 外侧。这样,能将光接收部56d分开配置,从而很难对从反向的发光 部56c发出的光进行误检测。在巻线盘支承部13的壁部13a上,透 光孔13d、 13e上下并列形成,以使光电传感器56a、 56b靠近各图形 76a ~ 76c。这里,通过读取在;^走转方向并列配置的3种图形76a ~ 76c 例如如下所il明的,识别8级制动才莫式。如图7所示,当指针73b处于最弱的位置时,图形识别传感器45 读取来自2个第1图形76a的反射光。在此场合,两光电传感器56a、 56b检测出两者中最大的光通量。接着,当使指针73b对准下一个标识时,图5B左侧的光电传感器56b位于第1图形76a上而检测出强 的光通量,而右侧的光电传感器56a位于第2图形76b上而几乎不能 检测任何光。通过对这些检测出的光通量的组合,就可识别出制动器 转换旋钮4 3处于何位置上。作为电源的蓄电元件57,例如采用电解电容器,与整流电路58连 接。整流电路58与开关元件63连接,将来自作为具有转子60和线 圈62的发电机而起作用的巻线盘制动组件40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 电,同时使电压稳定并向蓄电元件57供电。此外,这些整流电路58和蓄电元件57也搭载在电路基板70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搭载在表里两面上的包括微型机59在内的电气 元件一起由以让光很难透过的方式着色的合成树脂绝缘体制的成型 绝缘面膜90覆盖。成型绝缘面膜90,采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装 置微型机59和光电传感器44、 56a、 56b等的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 7 0的金属模具101 (图13)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的。但是,在小 螺钉92的头部92a配置的区域95的表里两面和光电传感器44、56a、 56b的发光部44a、 56c的发光部分和接受光部44b、 56d的接受光部 分上,不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此外,在形成外部机器接线部96的区 域也不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这是为了在制造时利用外部机器接线 部96的各接线点96a ~ 96d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时可节省去掉成型绝 缘面膜90的工夫。再者,当电路检查结束时,再在外部机器接线部96 形成的区域上例如还可用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绝缘面膜。如图5所示,在电路基板70的表面上,在配置有光电传感器44 的倾斜的第1区域97a、配置有蓄电元件57和整流电路58等厚度为 例如3. 3mm的第2区域97b、线圏周围的例如厚度为2. 5mm的第3 区域97c、以及其他例如厚度为lmm的第4区域97d的4个区域中, 绝缘面膜90以不同的厚度形成。在配置有光电传感器44的发光部44a的发光部分和接受光部 44b的接受光部分的第1区域97a上,成型绝缘面膜90,如图4和图 13所示,以将发光部44a和接受光部44b全部覆盖的方式从第3区域97c向电路基板70的外周缘处倾斜形成。如图5B所示,在电路基板70的里面,在4个区域以不同厚度形成 成型绝缘面膜90,该4个区域包括配置有2个光电传感器56a、 56b的厚度为例如2. 2mm和1. 8mm的第1区域98a,配置有微型机59 和开关元件63的厚度为例如2. 8 mm的两个分割的第2区域98b,以 及其他例如厚度为lmm的第3区域98c。成型绝缘面膜90,在光电传感器56a、 56b的发光部56c的发光 部分和接受光部56d的接受光部分上,以在发光部56c和接受光部 56d处厚度不同(发光部56c的厚度为2. 2mm、接受光部56d处的厚 度例如为1. 8mm)的第1区域98a上将2个光电传感器56a、 56b —起 覆盖的方式,从电路基板70处比第3区域98c突出地形成。这样,能 使用来按将发光部和接受光部44a、 56c,44b、 56d和2个光电传感 器56a、 56b等一起覆盖,以及将发光部44a、 56c,接受光部44b、 56d, 微型机59和开关元件63等电气元件一起覆盖的方式形成成型绝缘 面膜90的金属模具101的形状简洁化,从而能降低金属模具的成本。此外,在第1区域97a、 98a的成型绝缘面膜90,将发光部44a、 56c和接受光部44b、 56d的发光和接受光部分的周围围成前端开口 的筒状的方式形成。将发光部和接受光部44a、 56c、 44b、 56d的发 光和接受光部分围成筒状的成型绝缘面膜90的一部分,相对发光部 和接受光部有作为遮光部的功能。在该成型绝缘面膜90的筒状部分的内周面和发光和接受光部分 上,用例如喷水器进行拨水处理并形成拨水层。这样,由于将发光和 接受光部分围成筒状,因此,即使在筒状部分的内周面上附着水分, 也不易存留水分。因此,能抑制因残留的水分和水分中所含不纯物的 析出而造成的污染,从而,能抑制由此而引发的发光和接受光部分中 的发光和接受光的效率的低下。再者,未将成型绝缘面膜90形成于配置小螺钉92的头部92a的 区域95上是因为,当使成型绝缘面膜90形成于配置小螺钉92的头 部92a的区域95上再将小螺钉92拧入时,会因与头部92a的成型绝缘面膜90接触,而使成型绝缘面膜90遭受剥离,而且这种剥离有可能殃及整体。然而,如果不用成型绝缘面膜90覆盖配置小螺钉92的 头部92a的区域95,将小螺4丁92拧入时,头部92a将不会与成型绝缘 面膜90接触。因此,成型绝缘面膜将不会被剥离,也不会发生因剥离 而引发的绝缘不良的问题。此外,当用成型绝缘面膜90将光电传感器44、 56a、 56b的发光 部44a、 56c的发光部分和接受光部44b、 56d的接受光部分覆盖时, 即使用透明的成型绝缘面膜所覆盖,由发光部44a、 56c投射并由读 取图形和识别图形反射的光的光通量,也会在抵达接受光部44b、 56d 的过程中衰减,以至有可能在接受光部处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发光和接受光部分未被成型绝缘 面膜90所覆盖,因此,能抑制由发光部44a、 56c照射并由图形反射 的光的衰减。因此,不会因光通量的衰减和其他光的干扰使光电传感 器发光部44、 556a、 56b产生误动作。此外,由于釆用难以透过有色 光的合成树脂作为成型绝缘面膜90,同时,将光电传感器44、 56a、 56b的发光部44a、 56c的发光部分和接受光部44b、 56d的接受光部 分的周围以围成前端开口的筒状的方式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因此, 发光和接受光部分的周围得以遮光,从而不会产生由发光部分向周 围发出照射光以及接受光部分从周围接受入射光的现象。因此,即使 将发光部44a、 56c和接受光部44b、 56d接近配置,也不会使来自发 光部44a、 56c的光直接入射至接受光部44b、 56d,从而能防止误动 作。通过图13 ~图15说明覆盖电路的成型绝缘面膜90的形成工序。 如图13所示,用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的场合,要使用热熔融模压处理装置。在热熔融模压处理装置中,将作为树脂原料的例如可塑性聚酰胺树脂制的热熔融密封剂在给料器105中熔融,再通过管子106以低温低压供给金属模具101。如图14所示,金属模具101为有上金属模101a和下金属模101b的环形腔模具。在上金属模101a和下金属模101b之间,有能将装有微型机59等的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70定位并安装在其中的形成空 间102;在形成空间102中,在电路基板70和电气元件之间形成能形 成成型绝缘面膜90的间隙。此处,为了在电路基板70的形成小螺钉 92的头部92a的区域95上不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所以在该处不形 成间隙。由于线圏62事先已形成了绝缘面膜,因此,在本成型工序中 不再形成成型绝缘面膜。此外,线圈保持座69被用于与金属模具101 的定位和间隙的密封。另外,为了将光电传感器44和光电传感器 56a、 56b的发光和接受光部分的周围围成前端开口的筒状的空间, 在金属模具101上设有多个与发光和受光部分接触的突起部101c。 此外,在光电传感器44的发光和接受光部44a、 44b,2个电传感器 56a、 56b以及^t型才几59和开关元件63的周围,以成型绝缘面膜90整个将其覆盖的方式形成较大的凹陷部分。在该凹陷部分上,形成表 面的第1 ~第3区域97a ~ 97c和里面的第1和第2区域98a、 98b。 这样,能简化金属模具101的形状、降低金属模具的成本。如图15所示,在成型绝缘面膜90形成时,要将装有线圈62和电 气元件的电路基板70在下金属模101b上定位并安置好。接着,将上 金属模101a安装在下金属模101b上并夹紧。在此状态下,通过管子 106以例如摄氏140~ 200度的温度及2~ 5Mpa低压将来自粘胶液储 罐105的已融化的热熔融密封剂注入上下金属才莫101a、 101b中。其 结果是,热熔融密封剂被注入至电路基板70和电气元件分别与上下 金属模101a、 101b的间隙中。然后,当热熔融密封剂冷却后,将电路 基板70从金属模具101中取出。于是,成型绝缘面膜90就在电路基 板70的表里两面形成。此时,区域95和光电传感器44、 56a、 56b 的发光和接受光部分和配置有小螺钉92的头部92a的区域95,及配 置有外部机器接线部96的区域,将由金属模具101遮盖而不形成成 型绝缘面膜90。在已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的状态下,进行电子电路的检查。当进 行检查时,将检查装置的4个接线柱与外部机器接线部96的各端子 96a ~ 96d连接并进行检查。确认该测定结果是否符合所期望的数值,同时还进行电路的检查和绝缘性能的检查。电路检查结束后,再用热 熔融模压成型法使外部机器接线部96形成绝缘面膜。这样,通过用由绝缘材料制的合成树脂的成型绝缘面膜90覆盖 包括电路基板70的各部分,能防止液体浸入微型机59等的电子元 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所发电力充入蓄电元件57中并利 用该电力使控制部55等动作,因此,不必更换电源。因此,能永久性 保持成型绝缘面膜90的封装,此外,还能减少因绝缘不良而导致的故 障。[实际钓鱼时渔线轮的操作和动作]进行甩竿时,向下按压离合器操纵柄17使离合器机构21处于离 合器的脱开状态。在该离合器的脱开状态下,巻线盘12成为自由旋 转的状态,当进行甩竿时,在钓钩组件重量的作用下,钓鱼线因重力 作用被从巻线盘12上拉出。为进行甩竿而转动巻线盘12时,磁铁61 在线圈62的内周侧旋转,开关元件63接通,线圏62中有电流流动, 巻线盘12被制动。在甩竿时,巻线盘12的转速逐渐加快,当超过峰 值时,逐渐减速。此处,虽然将磁铁61配置在轴承26b近旁,但在两者之间配置磁 性体制的垫圈构件66,且与轴承26b相距的间隔在2. 5mm以上,因此, 轴承26b很难被i兹化,从而提高了巻线盘12自由旋转性能。此外,由 于线圏62为无铁芯线圈,因此,不易产生齿槽效应,还能提高自由旋 转的性能。当钓钩组件触水时,朝巻收钓鱼线的方向转动摇柄2,由未图示 的离合器返回机构使离合器机构21处于离合器结合状态,手持渔线 轮本体1并处于待机状态。[控制部的控制动作]下面,参看图9和图IO的控制流程图以及图ll和图12的曲线图, 就有关甩竿时的控制部55的制动控制动作加以说明。当进行甩竿而使巻线盘12转动、将电力储存在蓄电元件57内并 使电源与控制部55接通时,在步骤Sl中进行初始设定。在此,重新设置各种曲线和函数。在步骤S2中,用制动器转换旋钮43判断选择了哪个制动模式BMn(n为1 ~ 8的整数)。在步骤S3中,将制动模式 设定为已选择的制动模式BMn。这样,在以后的控制中,可从控制部 55内的ROM中读:f又与制动才莫式BMn对应的占空比D。在步骤S5中, 从来自转速传感器41的脉沖检测出甩竿初始时的巻线盘12的转速 V。在步骤S7中,计算出作用在从巻线盘12拉出的钓鱼线上的张力F。此处,张力F可用巻线盘12的转速变化率(△ co/A t)和巻线盘 12的惯性矩J求出。当在某一 时间点巻线盘12的转速发生了变化时, 此时,与线轴12不受来自钓鱼线的张力作用而自由旋转的场合的转 速之差,来自钓鱼线的张力作用产生的旋转驱动力(力矩)求出。设此 时的转速变化率为(△ co/At),则驱动力矩T可由下式表示。T=j x (△ w/a t).....(1)若由(1)式求出驱动力矩T,则能根据钓鱼线的作用点的半径(通 常为15 ~ 20mm)求出张力。以本发明者等所见,在张力为规定值以下 时作用较大的制动力的情况下,在接近转速峰值前钓钩组件(鱼饰) 的姿势为反转稳定地飞行。为了使钓具在接近转速峰值前制动并以 稳定的姿势飞行,要进行下列控制。即在开始甩竿时要在短时间内 使强制动力发生作用以使钓钩组件反转,在其后逐渐减弱的过程中, 以 一定的制动力逐渐地制动。最后,在下降到规定的转速之前,进一 步以逐渐减弱的制动力制动巻线盘12 。控制部5 5执行该3项制动处理。在步骤S8中,判断根据转速的变化率(△ co / △ t)和惯性矩J算出 的张力F是否在规定值Fs (例如0. 5 ~ 1. 5N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值)以 下。在超过规定值Fs的场合,就要转入步骤S9,通过使开关元件63 接通将占空比D控制在IO,即周期的10%,再返回至步骤S2。这样, 巻线盘制动组件40对巻线盘12稍加制动,就会由于巻线盘制动组件 40的发电效应,使巻线盘控制组件42得以稳定地动作。当张力F在规定值Fs以下时,转入步骤SIO。在步骤S10中,使 时间Tl开始。该时间Tl为确定由强力制动的第1制动处理的处理 时间的时间。在步骤Sll中,判断时间Tl是否时间结束。在时间未到的场合,转入步骤S13,直到Tl时间结束,执行钓钩组件远投时的 第1制动处理。在该第1制动处理中,如图11中向左下方倾斜的剖面线所示,在一定的第1占空比Dnl中J又用时间Tl制动巻线盘12。 该第1占空比Dnl为例如50 10(T/。的占空比(整个周期的50%到100% 为接通时间)范围,但最好为70~90%的占空比D范围,并随由步骤5 中检测出的旋转速度V而变化。即,第1占空比Dnl为例如甩竿初始 的巻线盘的转速V的函数f 1 (V)乘以根据制动模式规定的占空比DnS 的值。此外,时间T1最好在0. 1 ~ 0. 3秒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制动时,很容易在到达转速的峰值前对巻线盘12进行制动。第1占空比Dnl根据制动模式DMn进行高低变化,在该实施方式 中,制动模式达到最大时(n=l)、占空比Dnll为最大,然后逐渐变小。 这样,当使强制动力短时间内作用在钓钩组件上时,钓钩组件的姿势 会从钓鱼线的止动部分反转,钓鱼线的止动部分至近前,钓钩组件当 空飞行。这样,钓钩组件的姿势稳定,钓钩组件能向更远处飞去。另一方面,当时间Tl为时间结束时,从步骤Sll转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判断时间T2是否已开始。在时间T2开始的场合下, 要转入步骤S17。在时间T2未开始的场合下,要转入步骤S14,使时 间T2开始。该时间T2为决定第2制动处理的处理时间的时间。在步骤S17中,判断时间T2是否时间结束。在步骤12中,要判断 时间T2是否已开始。在时间未结束的场合下,转入步骤S18,执行第 2制动处理直到时间T2结束。在该第2制动处理中,如图11中右下 角的剖面线所示,以最初急剧下降然后緩慢下降然后至一定值的变 化的占空比Dn2,对第2规定时间T2期间的巻线盘12进行制动。该 占空比Dn2的最小值最好在例如30%~ 70%的范围内。另夕卜,第2规定 时间T2最好在0. 3 ~ 2秒之间。该第2规定时间T2也与第1占空比 Dnl —样,根据甩竿初始的巻线盘的转速V变化。例如为甩竿初始的 巻线盘的转速V的函数f2 (V)乘以规定时间T的值。此外,在第2和第3制动处理中,还要进行以消除剩余制动力为目 的的图IO所示的制动修正处理。在图10的步骤S31中,设定修正张力Fa。该修正张力Fa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为时间的函数, 按随时间緩慢减少的方式设定。再有,图12表示第3制动处理中的 修正处理的曲线图。在步骤S32中读取速度V。在步骤S33中,用与步骤S7同样的顺 序算出张力F。在步骤S34中,根据所得张力可算出如下述(2)式所示 判定式。在步骤S35中,根据判定式判断是否需要修正。C=SSa x (F-SSd x旋转速度)—(AF/At).....(2)此处,SSa、 SSd为相对旋转速度(r p m)的系数,例如为50。另 外,SSd为0. 000005。当该(2)式的结果为正时,即判断最终检测的张力F大大超过规 定的张力Fa时,步骤S35中的判断为是,转入步骤S36。在步骤S36 中,对从预先设定的第2占空比Dn2中减去一定量Da的占空比(Dn2 -Da)于下次的采样周期(通常每转1次)时进行修正。在步骤S21中,判断速度V是否已降至制动结束时的速度Ve以 下。在速度V超过制动结束时的速度Ve的场合,转入步骤S22。在步 骤S22中,执行第3制动处理。在第3制动处理中,如图11中纵向剖面线所示那样,以与緩慢下 降的比率变小的第2制动处理同样的时间一起变化的占空比Dn3进 行控制。此外,返回步骤Sll,在步骤S21中,继续进行处理直到速度 V降至制动结束时的速度Ve以下,在第3制动处理中也要进行制动修 正处理。当速度V降至制动结束时的速度Ve以下时,返回步骤S2。 在此,当在到达旋转速度的峰值前以强制动力制动时,在第1规 定值Fs以下的张力会急剧增大,能在防止齿隙的同时还能使钓钩组 件稳定地飞行。因此,能防止齿隙又能使钓钩组件稳定地飞行且能将 钓钩组件抛得较远。此外,由于是对应甩竿初始时的巻线盘的转速的3个制动处理中 不同的占空比和制动时间对巻线盘进行控制的,因此,依据即使设定 相同,但由于巻线盘旋转速度不同而不同的占空比和制动时间对巻线盘进行制动。因此,即使进行巻线盘的转速不同的甩竿,也无须对 制动力进行调整操作,从而能减轻钓鱼者需对制动力进行调整操作 所带来的负担。[其他实施方式](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是在形成成型绝缘面膜后,才用热熔融 模压成型法在外部机器接线部96上形成绝缘面膜,如图16所示,可 通过对成型绝缘面膜90的表面作浸渍处理形成非成型绝缘面膜98。 非成型绝缘面膜98用下列方法形成。电路检查结束后,用贴条或印 刷法对配置小螺4丁 92的头部92a的区域95和光电传感器44、 56a、 56b的发光部44a、 56c的发光部分和冲妄受光部44b、 56d的接受光部 分作遮盖处理。接着,将遮盖处理后的电路基板70放入装有合成树 脂液体的容器中浸泡作浸渍处理,然后,从容器中取出进行硬化处理 从而在表面上形成非成型绝缘面膜98。这样一来,通过在已形成成型绝缘面膜90的表面和/或未形成成 型绝缘面膜90的表面、例如线圏62的表面上形成非成型绝缘面膜 98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作为钓鱼用品的双轴承渔线轮、 控制双轴承渔线轮的巻线盘制动机构的巻线盘控制组件的电子电路 装置适用于本发明,但钓鱼用品不仅限于钓鱼用渔线轮。例如如图 17所示,设置在钓鱼用渔线轮上的水深显示装置和设置在与钓鱼用 渔线轮不同处的钓鱼信息显示装置等也适用于本发明。显示装置120是一种显示安装在收巻在巻线盘上的钓鱼线的前 端的钓钩组件的水深和鱼群探测器的信息等的钓鱼信息的装置,可 设置在与渔线轮不同处或就设置在渔线轮上。显示装置120具备电 路基板121、安装在电路基板121上的作为电气元件的控制部122、 液晶显示器123以及背景灯124。液晶显示器123与电路基板121 彼此有间隔地配置,背景灯124配置在电路基板121和液晶显示器 123之间。液晶显示器123和电路基板121的周围用成型绝缘面膜 125覆盖。成型绝缘面膜125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用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除了与成型绝缘面膜125的液晶显示器123相 向的面以外的面,由着色图形覆盖。另外,在电路基板121上装有未图示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在显示装置设置在渔线轮上的场合,按由从巻线盘旋转作用下发电的发 电机构供给电力的方式构成。再者,在显示装置未设置在渔线轮上的 场合,蓄电元件可由外部电源供电。此外,还可釆用无线方式获得电 力和钓鱼信息。(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配置小螺钉(螺紋连接构件)的区域上未形成成型绝缘面膜,但是,如图18所示,也可在配置小螺钉92的头 部92a的区域"上形成比其他区域的成型绝缘面膜190的厚度薄的 成型绝缘面膜19 0a。在此场合,由于配置小螺4丁 92的头部92a的区 域用薄的成型绝缘面膜190a覆盖,因此,即使在将小螺钉92柠入时 造成成型绝缘面膜190a剥离和破损,也会在薄的成型绝缘面膜190a 和厚的成型绝缘面膜19 0的边界处使剥离终止,不易产生因剥离而导 致的绝缘不良。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热熔 融模压成型法以大致一定的厚度形成包含线圏62的成型绝缘面膜 190、 190a。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该成型绝缘面膜190按还覆盖电 路基板70的周缘部的方式形成。如采用本发明,由于电路基板和配置在其上的电气元件由采用低 温低压实施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成型的成型绝缘面膜所覆盖,因此,不会伤及电器元件并能保持较高的绝缘性能。此外,由于没有必要将 电子电路装置放入罩壳内或渔线轮的内部等进行绝缘处理,因此,能 防止钓鱼用品的大型化。此外,由于采用使用金属模具的热熔融模压 成型法,因此,在能保证成型绝缘面膜的较高的尺寸精度的同时,又 能减少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能保持其外表的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垂钓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具备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至少在其表面上具有印刷电路;和多个电气元件,这些电气元件包括由控制程序控制上述钓鱼用品的微型机,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并与上述印刷电路电连接;以及成型绝缘面膜,该成型绝缘面膜通过采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上述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形成,其中上述电路基板装有上述电气元件,且该成型绝缘面膜至少将上述电路基板的形成有上述印刷电路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电气元件一起覆盖,且该面膜由合成树脂制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元件包括用来控制上述卷线盘旋转的具有光接收部的1个或多个光传感器,上述成型绝缘面膜以至少在上述光接收部的光接收部分的周围围成筒状的方式形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其中, 上述成型绝缘面膜是不易透光的有色的合成树脂制面膜。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在其表里两面上皆有上述印刷电路, 上述成型绝缘面膜形成为覆盖上述表里两面。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其中, 还具备以与上述印刷电路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用来连接外部机器的外部机器连接部,除了配置有上述外部机器连接部的区域之外,上述成型绝缘面膜 将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电气元件一起覆盖。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其中, 还具备以与上述印刷电路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用来连接外部机器的外部机器连接部,除了配置有上述外部机器连接部的区域之外,上述成型绝缘面膜将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电气元件一起覆盖。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还具备将上述电路基板浸入装满绝缘材料制成的树脂原料的容 器中、以便在已形成和未形成上述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中的至少其 中之一的表面上形成的非成型绝缘面膜。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还具备将上述电路基板浸入装满绝缘材料制成的树脂原料的容 器中、以便在已形成和未形成上述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中的至少其 中之一的表面上形成的非成型绝缘面膜。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还具备将上述电路基板浸入装满绝缘材料制成的树脂原料的容 器中、以便在已形成和未形成上述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中的至少其 中之一的表面上形成的非成型绝缘面膜。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还具备将上述电路基板浸入装满绝缘材料制成的树脂原料的容 器中、以便在已形成和未形成上述成型绝缘面膜的表面中的至少其 中之一 的表面上形成的非成型绝缘面膜。
全文摘要
一种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在保证尺寸精度和绝缘性能的同时,防止钓鱼用品的大型化。卷线盘控制组件(42)为配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的组件,其具备电路基板(70)、多个电气元件以及成型绝缘面膜(90)。电路基板为至少在其表面上有印刷电路(72)的基板。诸多电气元件包括,由控制程序控制钓鱼用渔线轮的微型机(59),为以与印刷电路的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元件。成型绝缘面膜(90)是,采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已装有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101)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成型的、将形成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气元件一起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面膜。
文档编号A01K89/015GK101238803SQ20081008411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
发明者川崎宪一, 生田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