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2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防治技术,涉及一种寄生性天敌一一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
背景技术
栗山天牛是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栎类树木(^7erc"s spp.)的树干,包括蒙古
栎(。"erCW6" 7ff。/ g。JicW50 、 辽宁栎(。 h'SOt〃"ge/757'60 、麻栎("SCt/"S57'鹏)等树
种。受害的栎树树干中,天牛坑道纵横交错,呈蜂窝状,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
由于栗山天牛发育历期长,需3年才能完成一代,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为幼虫阶段,在树干内的蛀道中蛀食木质部危害,行隐蔽性生活。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化学防治(插毒签和打孔注药)进行防治,用常规方法难以防治这种害虫。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插毒签和打孔注药等化学防治技术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防效,但难以大面积实施,而且对大多数树千高大的树木更难施药,而且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一一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包括步骤首先,进行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
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使其羽化成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所述替代寄主为一种天牛的幼虫;
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 °C ± 1°C 、湿度为60% ± 2% 。
本发明的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应用上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繁殖的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释放于所述栗山天牛危害区的受害树
4上。
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由于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C士rC、湿度为60%±2%的环境中对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和诱发产卵;并孵化出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并利用
替代寄主接虫繁殖,使其寄生替代寄主,最后发育成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应用上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方法是将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释放于栗山天牛的危害区的受害树上,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栗山天牛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词养繁殖技术,其具体实施方法是,包括步骤首先,进行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词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接虫繁殖,使其寄生替代寄主,最后发育成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所用的替代寄主为一种天牛的幼虫。饲养繁殖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可以为25'C士rC、湿度可以为60%±2%。
进行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具体技术包括
首先,在养虫塑料盒内饲养,先在盒底铺一层医用消毒纱布,然后放入诱发产卵的养
虫木块,所述养虫木块上方放3 — 4层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纸,所述牛皮纸上盖一载玻片,并将所述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捆绑在一起,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需放有饮水器和饲料盘,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开口的牛皮纸袋,养虫木块上包上无纺布。
然后,在养虫塑料盒接入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25 35头,如30头,并盖上盒盖,盒盖上钻有多个小孔,以通气,利于花绒寄甲呼吸。
进行卵的孵化,包括
在花绒寄甲产卵后,将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其卵块的牛皮纸取出,放到一个塑料盒内,盖上盒盖,盒盖上钻有多个小孔,每2天检查一次塑料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一龄幼虫,并将孵化出的一龄幼虫收集起来。
利用替代寄主词养山天牛花绒寄甲幼虫技术包括
首先可以将替代寄主放入透明的塑料指形管内(如管长40mm、孔径12mm的指形管),然后将收集的刚孵化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用细毛笔轻轻沾上,放到替代寄主的体表(即接虫);然后将一长宽为30X15mm的牛皮纸条对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最后用脱脂棉塞上管口,使其寄生替代寄主并发育至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其中,指形管和牛皮纸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它的尺寸。
待羽化后,将所培养的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进行包装和冷藏首先将羽化后的成虫在温度为16"C 23"C、湿度为60%±2%的环境下饲养4 6天,饲养温度保持在18士2'C、或21士2i:等,然后将雄虫和雌虫共8 12头(如10头)混合放入成虫释放袋内,最后将成虫释放袋放入5'C ± 1 °C的环境中冷藏,待生物防治释放时利用。
还可以将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并冷藏
首先将带卵的牛皮纸片按花绒寄甲所产卵块(一般呈扇形,50 — 360粒不等)的自然块分块剪丌,然后将剪好的卵块纸粘到对折后的双层牛皮纸内部,并将该牛皮纸折合起
来,在开口处用订书机订上以封口,制成所述卵释放卡;将所述卵释放卡放入9士rc的环
境中储藏,待生物防治释放时利用。
本发明的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歩骤应用上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繁殖出的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
将山天牛花绒寄甲释放于所述栗山天牛危害区的受害栎树上。可以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的
成虫和卵。
释放卵时,将上述储藏的用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的卵释放卡进行释放,释放时可以将卵释放卡订于受害树树干上接近栗山天牛幼虫的排粪孔附近,避免阳光直射卵释放卡。
释放成虫时,将上述储藏的用含有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释放袋进行释放。具体方法是在受害树树干的阴面树皮上砍下一个斜口,将所述成虫释放袋撕角后放入到所述斜口中以利花绒寄甲成虫爬出寻找寄主产卵寄生。
本发明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步骤l、进行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使其能正常发育和保种
具体可以用带盖的塑料盒,先在盒底铺一张长方形医用消毒纱布,以利于成虫爬行和翻身活动,并放入两个养虫木块,以及供天敌成虫避光栖息的纸盒、饮水器和饲料盒各一个,然后放入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30头,最后盖盖保存(塑料盒盖上打有5个孔径l-2mm的通气孔);两天清理一次养虫盒,换饲料,加蒸馏水,放在18°〇±2°。、湿度60%±5%的环境中饲养。
如果需要饲养成虫的以诱发产卵,进行山天牛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则进行步骤2。
步骤2.对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进行山天牛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具体包括步骤2. l.养虫架的设计制作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初孵一龄幼虫,爬行力和钻缝能力极强,即使将盒盖得很紧,它们也能找到空隙而爬出盒外;因此,需对养虫架作特殊处理,以使爬到架上的幼虫清晰可见,便于收集接种繁殖。为此,需在养虫架的玻璃背面事先贴 好黑纸,以使身体呈淡黄色的幼虫在此颜色反差较强的玻璃板上易于发现。
在自然情况下, 一头山天牛花绒寄甲雌成虫一年只产130 150粒卵,而且只在5月和7 月这两次产卵高峰产卵。为了打破此自然生活习性以大大提高产卵量,繁育出大量的花绒 寄甲个体,本发明研究出了诱发其大量产卵的技术,使得一头花绒寄甲雌成虫一年的产卵 量达到了8658头以上。
歩骤2.2.首先,在养虫塑料盒(长宽高=15X20X6 era)内,在盒底铺一层医用消 毒纱布,以利于成虫爬行和翻身活动,然后放入两个诱发产卵的栎树养虫木块(长宽厚度 分别为8.6, 4.1, 2.1 cm)做诱发产卵用,木块上方放3 —4层裁成比木块表面积稍小的牛 皮纸,供成虫产卵用,纸上盖一载玻片,随后用皮筋将载玻片、牛皮纸和木段勒上加以固 定;然后放入供成虫饮水的小指形管作饮水器,内盛蒸馏水,管口用海绵塞上,以防水流 出;再放入一盛成虫人工词料的小容器,以放置人工饲料饲喂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随后 放入一个4.5X8.5 cm的牛皮纸袋(袋的两端开口,供成虫藏匿休息);最后接入山天牛花 绒寄甲成虫30头,其中雌虫约15头,雄虫约15头,盖上塑料盒盖(盒盖上钻有5个孔径为1-2mm的通气孔);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型山天牛花绒寄甲"饲养室"。然后在25。C士rC, 湿度60%±2%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饲养,每天加水和人工饲料,供成虫饮用和取食。两天检 査一次,取出有卵的养虫木块,换入新的养虫木块,并检査养虫架的玻璃上和养虫盒内是 否有已孵化钻出的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若发现有幼虫,立即收集进行人工接虫,并转移 到步骤3,进行幼虫的饲养。如果不需要立即进行幼虫的饲养,则进行歩骤2.3。
步骤2.3.卵卡的制作、包装与冷藏
第一步,将从步骤2.2中取出的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下,其上有山天 牛花绒寄甲雌虫所产的卵,用此方法词养的该天敌雌虫一头一般一次所产的卵粒数为50 — 360粒不等,卵粒很小,长度仅lmm左右,为长牡蛎形,,单个卵肉眼很难看清,卵粒呈扇形 单层块状排列,且相邻两个卵块常常相互连接。
第二步,将带卵的牛皮纸片上的卵块按扇形的自然块分块剪开,小的剪成含一个卵块 的卵块纸,大的剪成含2 3个卵块的卵块纸,使每个卵块纸大约包含100 — 350粒卵不等, 并在实体显微镜下计数,写在卵释放卡上,以便释放防治时统计卵释放量。
第三步,先将制卡用长方形牛皮纸对折呈正方形(4 x 4 cm),然后将己剪好的卵块 纸背面涂适量胶水(注意不要将胶水涂得过多,以免胶水从卵块纸背面渗透到卵粒,或从 卵纸背面逸出到卵块上而导致卵不能孵化),粘到对折后的正方形牛皮纸内叶中部;然后 将纸合起来在开口处、两侧各用钉书机钉一针以封口,即制成了卵释放卡。
第四步,将制好的卵卡放入卵卡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27, 14, 18 cm的硬纸盒,内
7分8个小隔段,其中6个隔段里各装60片卵卡,2个隔段里各装70片卵卡。这样,每盒共可装
500个卵释放卡),然后将装满卵释放卡的包装盒放入9土rc的冰箱中低温储藏。
歩骤3.幼虫的饲养、成虫的繁育、包装与冷藏技术
歩骤3. 1.卵的孵化将从歩骤2.2中取出的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出, 或将歩骤2.3中的卵释放卡取出,集中放到一个塑料盒内,盖上盖(盖上钻有2-5个孔径为 1-2mm的通气孔);放在25。C士rC,湿度60%±2%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每2天检査一次塑 料盒内是否有己孵化的幼虫,将孵化出的一龄幼虫,收集起来到幼虫词养过程中。
步骤3.2.幼虫的饲养对养虫架的玻璃上和养虫盒内孵化出的一龄幼虫,立即进行 人工接虫。方法是先将筛选找到的替代寄主(一种天牛)幼虫一头放入透明塑料指形管内 (指形管长40mm,孔径12mm),然后用小毛笔轻粘上山天牛花绒寄甲刚孵化的幼虫,轻轻 放到替代寄主天牛幼虫体表, 一般一头寄主上接4头山天牛花绒寄甲幼虫;然后将一长宽为 30X15mm的牛皮纸条对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最后用脱脂棉塞上管口。将接好虫的 指形管,每4个用橡皮筋扎为1捆,放入塑料盒内,不用加盖,放于25'C士2'C、湿度60%± 5%的环境中词养, 一般经35 — 40天后即可见到新一代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
歩骤3.3.成虫的包装和冷藏将羽化后的成虫按步骤l中的词养程序饲养,对成虫进 行饲喂人工饲料以增加营养。词养5天后分雌雄,将5头雄虫,5头雌虫放入成虫释放袋(长 宽二65X35mm)内,然后用钉书机钉上以封口,做成成虫释放袋,最后将成虫释放袋竖着 放入成虫包装盒(长宽高为27cm、 14cm、 5cm的硬纸盒)内,盒内分5个小隔段,其中每隔
段里各装4o个成虫释放袋,每盒共装2oo个),然后将成虫包装盒放入5'c士rc的冰箱中冷藏。
本发明应用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两种方法 方法一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卵防治栗山天牛
先找到有栗山天牛危害和有新鲜虫粪排出的受害树,根据排粪孔的数量确定栗山天牛 幼虫数量(一般一头栗山天牛幼虫只有一个排粪孔),根据天牛数量确定花绒寄甲卵的释
放量。采用接种式释放法。通常10头栗山天牛幼虫以下放150粒花绒寄甲卵,IO头以上放 250 — 350粒卵。释放时,先在树干眼高处选择钉卵卡部位,尽量靠近栗山天牛幼虫排粪 孔,然后将卵卡用订书机钉在树皮上,注意不要钉在阳面,最好是钉在有树荫或树叶遮阳 且较为平坦的方位处,这样便于将卵卡边缘紧贴树皮钉在树上,这样就保证孵化出的花绒 寄甲的一龄小幼虫的能够顺利下爬到树皮上,并通过栗山天牛的排粪孔进入天牛幼虫坑道 中,找到天牛幼虫并迅速寄生。
方法二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栗山天牛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时,也采用接种式释放法。每3棵有栗山天牛幼虫危害的受害树释 放10头山天牛花绒寄甲(即一个成虫释放袋,内有5雌5雄成虫)。具体做法是先用砍刀 在树干的北面1.5 1.8m高处,在树皮上砍一个斜口,将成虫释放袋撕开一个角后放入到斜 口中,任袋内的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自由爬行而出。注意释放成虫须在傍晚至天黑后进 行,因为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怕光,白天停息在隐蔽场所而于傍晚和晚上出來活动,交 配产卵,十分活跃。因此,释放成虫须在傍晚和晚上进行,白天释放成虫后容易遭到天敌 的伤害而降低防治效果。
上述的两种方法应选择适宜释放时期释放卵卡的适宜时期为栗山天牛幼虫3龄及其 以上的龄期(即中等大小的幼虫期,体长约3 cm以上)和蛹期,如在我国东北林区适宜释 放时间为5 8月;释放成虫的时期应比释放卵卡的时间早l个月。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中有些操作及其述语和工具进行详细说明
养虫盒即15X20X6 cm的带盖的透明塑料盒,使用前需用脱脂棉蘸75%的酒精对盒 内表面进行擦拭,做消毒处理。
养虫木块即做成8. 6X4. 1X2. 1 cm的栎树木块。
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由于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很小,仅lmm长左右,形状为长牡蛎 形,其直径仅0.2mm,因此常常可以发现其雌成虫将卵产入栎木养虫木块的导管内。为了使 其产卵集中于木块上方的牛皮纸上,以利收集利用而避免产入导管内,须将木块用无纺布 包上。具体方法是用裁纸刀将无纺布裁成11X26 cm的长方形布片,每块布片包一个养虫 木块,将接口的巻起来,然后用电烙铁调到适当温度褽烫一下,再将木块的两头熨烫,使 无纺布牢牢粘在木块上。养虫木块上方放3张大小分别为90X45腿、80X40咖和78X32腿 的牛皮纸片(按大小从下向上排放),然后在纸上盖l载玻片(长宽厚度二76X 25X2 mm),最后用橡皮筋将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扎成一体,供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在纸片下产 卵。
供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休息"的场所(纸袋)由于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活动习性 为昼伏夜出,因此,用45X85 cm大小的牛皮纸,对折后用订书机钉住外缘,两端开口,让 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白天在其中避光"休息"。
饮水器用2个长40mm、孔径为12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做成,管内盛蒸馏水,管口用 海绵或脱脂棉塞上,但不能塞得太紧,以使水可渗透海绵或脱脂棉,便于成虫饮用。最后 将两管用橡皮筋扎捆,放入养虫盒内。
饲喂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皿小圆形塑料盘(直径30mm)。
换饲料需每天检查,如果山天牛花绒寄甲将人工饲料吃完后,需加入新的饲料;没 有吃完的,如词料色泽正常,表明没有被污染,就不需再添加新饲料;没有吃完,但饲料色泽不正常,表明己被污染,就须连同饲料皿一起换出,放入新的词料盒并加入新的饲 料。
成虫的人工饲料为我们研制的的人工饲料,将原料烘干、粉碎,并加入其他营养, 放置在(TC以下保存备用。
人工接虫人工繁殖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时,要将刚孵化的一龄花绒寄甲幼虫接到替 代寄主体上,以帮助其寄生,然后发育至成虫。方法是取l头保鲜的替代寄主幼虫(一种
天牛),放入孔径12mm、长40 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根据替代寄主个体大小,用细毛笔 蘸少许蒸馏水,再轻轻沾取刚孵化的山天牛花绒寄甲幼虫,然后小心地放到替代寄主幼虫 身体上。接虫量根据替代寄主个体大小确定。体重在O. 15-0.3g间时,接2头花斑花绒寄甲 幼虫为宜;替代寄主体重在0.3-0.45g间时,接3头花斑花绒寄甲幼虫为宜。接虫后,将长 宽为30mm和15mm的牛皮纸对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以使山天牛花绒寄甲老熟幼虫在 取食完寄主、完成幼虫发育吐丝做茧准备化蛹时附着其上;再用脱脂棉塞紧管口,然后放 入饲养间使其寄生发育。 一般7天后花绒寄甲幼虫就将替代寄主幼虫取食殆尽,而在其尸体 旁结茧化蛹。通常一头替代寄主能繁育出2 3头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
替代寄主的准备将替代寄主天牛幼虫从危害的寄主植物中取出,放入直径为12mm长 40 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每管放l头),然后将带虫的塑料指形管集中装入塑料盒内, 置于0 5'C冰箱中保存备用。
成虫释放袋用长85mm宽60腿的牛皮纸,折叠成65mmX 35腿的小袋,将开口5腿处折 叠用钉书机先钉住开口的一边,装入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后,再将另一边开口的5mm处折叠 钉住。
本发明为生产防治栗山天牛这种重大害虫提供了一种有效天敌一一山天牛花绒寄甲 (Dastarcus sp.),和该寄生性天敌昆虫人工大量饲养繁殖的方法,及释放卵和成虫防治 栗山天牛的技术。设计制作出卵卡和成虫释放袋;研究出了长期(5个月左右)保存而不影 响卵的孵化及成虫正常发育的长期保存技术;研究出了释放天敌的具体技术,为利用该天 敌开展大面积生产防治栗山天牛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防治后控制效果显著,释放当年,寄生率达86.7% (严格按释放时间和释放数量), 同时做到了在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有效、持续 控制害虫的防治目标。
实施例一 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和工厂化大量生产
2006年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建立了一个山天牛花绒寄甲繁育中心,专门从事大量生产繁 殖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工作。2007年2 4月份开始人工繁殖工作,从而生产出大量成虫。
10将40000头替代寄主(一种天牛)幼虫利用完之前,又利用青杨天牛幼虫20000头,采 用同样方法接虫繁殖山天牛花绒寄甲,养出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82000头。所生产的成虫 40000头直接在林间释放;另外的40000多头成虫用于大量饲养产卵,随后制作成卵卡而后 释放卵防治。
5 6月份将得到的大量成虫,分盒饲养,每盒20头。饲养两个月左右成虫开始产卵, 这时将所产卵块制成大量的卵释放卡。 实施例二,应用本发明的效果
2006年11月,利用本发明技术,截止到2007年9月,共繁殖出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8万 余头,卵释放卡5万张(含卵750万粒)。繁殖出的成虫按雌雄比l: l测算,雌虫至少在4万 头以上,每头雌虫的平均产卵量,经统计至少在700粒以上,当卵经过孵化和幼虫生长并羽 化为成虫按50%计算,l年就能产生出500多万头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若按l头栗山天牛幼 虫或蛹能被花绒寄甲寄生最后羽化为2头成虫,就能使250多万头栗山天牛幼虫或蛹能被寄 生致死;花绒寄甲成虫的寿命在3 6年之间,若按3年计算,第二年由第一年生产出的500 多万头花绒寄甲成虫,雌虫按50%计,即可产卵17.5亿粒,2年就可产生出9亿多头花绒寄甲 成虫;就能寄生消灭4.5亿头以上的栗山天牛幼虫或蛹,第三年用第二年的9亿多头花斑花 绒寄甲成虫繁殖,雌虫按50%计,即可产卵3450亿粒,3年就共能产生出1734亿多头的花斑 花绒寄甲的成虫,就能够寄生消灭1725亿多头栗山天牛幼虫或蛹。可见,利用此项发明技 术,人工能够生产出大量的山天牛花绒寄甲,开展大面积的栗山天牛生产防治。
实施例三,林间大面积释放卵防治栗山天牛的效果
在吉林省梅河口市以及辽宁省宽甸县、桓仁县和抚顺县,根据不同的栗山天牛虫口密 度、不同坡向的栎树林内共计设立了60个试验林,面积总计为2400亩,进行了林间释放卵 防治效果观察。对梅河口所设三个释放卵卡试验点的调査结果表明,释放当年,花绒寄甲 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86.7% (校正寄生率)。
防治效果调查
在吉林省梅河口市鸡冠山林场,利用GPS定位,按林分被害程度分轻、中、重三种情 况进行选点,共选定13个释放点,每点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卵卡或成虫,每个释放点的面 积为40余亩,共计600亩,每株释放量为根据栗山天牛幼虫数量,释放卵卡1张、2张或3 张。
在6至9月份栗山天牛幼虫活动并大量取食向外排虫粪的时候,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后观 察天牛幼虫是否继续向外排虫粪的办法,来判断天牛幼虫是否被寄生如天牛幼虫不再向 外排出虫粪,即树干基部无从排粪孔掉落的新鲜虫粪,则说明栗山天牛幼虫已被寄生死 亡;如栗山天牛幼虫继续向外排虫粪,即树干基部有新鲜虫粪,则说明栗山天牛幼虫未被寄生。后来经劈树干解剖实际调查,表明用此方法判别是否被寄生是可靠和准确的。因 此,可按照栗山天牛排粪孔周围的虫粪情况断定是否被山天牛花绒寄甲所寄生。
依据上述判断标准进行调査,得出调査表见附表l,可看出卵的释放量越大寄生率越 高,防治效果越好。
附表l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栗山天牛的效果
释放:頃不排虫粪 的株数继续排虫 粪的株数总株数防治效果 (%)
l个卵卡/株4285084. 0
2个卵卡/株4465088. 0
3个卵卡/株4555090. 0
对照248504. 0
平均防治效果 87. 3
平均防治效果(校正) 86.7
本发明可在大面积综合治理栗山天牛中推广应用,其防治适宜虫期为栗山天牛幼虫 期和蛹期;适宜释放时间为6至9月份;适宜释放量为选择轻灾区和中灾区里的受害树 栗山天牛幼虫的数量每株释放1 3张卵卡。
山天牛花绒寄甲("astsrcys sp.),是自然界中控制栗山天牛的最主要的天敌,其 幼虫外寄生于栗山天牛幼虫体上。每头栗山天牛老熟幼虫上可寄生45 — 56头个体,中龄栗 山天牛幼虫上可寄生15 — 20头个体,为抑性寄生习性,自然寄生率为12%左右。其发育速 度快,致死天牛幼虫效率高, 一般从其一龄幼虫寄生于寄主体上到完全取食完天牛幼虫只 需7天时间,幼虫就完成发育,然后吐丝做茧化蛹。蛹期25天左右。完成一个世代只需30 — 40天。因此,山天牛花绒寄甲一年至少可以发育4代。每个雌虫的自然产卵量为120 150 粒,而其寄主栗山天牛发育历期长达三年,该花绒寄甲可在此期间至少繁殖13代,其庞大 的后代能够多次寄生栗山天牛幼虫,对其种群数量起到巨大的抑制作用。而且花绒寄甲成 虫的寿命长,在实验室条件下达6年。山天牛花绒寄甲是栗山天牛的专性寄生性天敌,它将 卵产在栗山天牛幼虫排粪孔附近,其一龄幼虫为闯蚴型,具有发达的胸足,活动能力强, 可自行钻入天牛幼虫坑道中寻找和发现寄主,然后附着在天牛幼虫体上,利用上颚叮咬寄 主并注入毒液使天牛幼虫迅速麻醉,不食不动,然后脱去胸足成蛆型,寄生于天牛幼虫体 上取食,它们能很快取食完天牛幼虫, 一般7天就能完成幼虫发育。其成虫寻找寄主的能力 强,能够自行飞翔扩散,找到栗山天牛危害的树木,产卵寄生,扩大防治范围和面积。一 旦在一个林区释放一定数量的山天牛花绒寄甲,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当它的种群 数量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就能够长期、持续地将栗山天牛数量控制下去。本发明应用山天牛花绒寄甲控制栗山天牛,开展栗山天牛的防治是控制栗山天牛科学 而有效的技术,由于本技术利用的是白然界中原有的控制栗山天牛的有益的生态因子,因 而对环境和其它生物安全,符合目前国际国内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趋势。
本发明包括人工大量繁殖出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个体,并采用科学的释放技术,以迅速 增加林间花绒寄甲的种群数量,防治效果显著,随后这种天敌还会进一歩在自然界大量繁 殖,增加其种群数量,达到完全控制栗山天牛危害的防治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涉及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 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首先,进行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使其羽化成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所述替代寄主为一种天牛的幼虫;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1℃、湿度为60%±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包括首先,在养虫塑料盒内,在盒底铺一层医用纱布,然后放入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所述养虫木块上方放3 —4层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纸,所述牛皮纸上盖一载玻片,并将所述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捆绑在一起;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饮水器和饲料盘,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开口的牛皮纸袋;然后,在养虫塑料盒接入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25 35头,并盖上盒盖,所述盒盖上钻有多个小孔以通气;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中,雌虫的数量大于雄虫的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木块包有无纺布。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的孵化包括将所述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出,放到一个塑料盒内,盖上盒盖,所述盒盖上钻有多个小孔,每2天检查一次所述塑料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一龄幼虫,并将孵化出的一龄幼虫收集起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包括首先将所述替代寄主放入透明塑料指形管内,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刚孵化的一龄幼虫接放到所述替代寄主的体表, 一头替代寄主上接二至三头一龄寄甲幼虫;然后将一牛皮纸条对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最后用脱脂棉塞上塞紧管口,进行培养,并羽化成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培养并羽化成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包装和冷藏首先将新羽化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置于温度为16'C 23。C、湿度为60%±2%的环境中词养,饲养4 6天后,将雄虫和雌虫共8 12头混合放入成虫释放袋内,然后将所述成虫释放袋放入5°C ± rc的环境中冷藏。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并冷藏首先将产有山天牛花绒寄甲卵的牛皮纸片按卵块的扇形自然块分块剪丌,然后将已剪好的卵块纸粘到对折后的双叶形纸内部,并将所述双叶形纸合起来并在开口处订上,制成所述的卵释放卡;将所述卵释放卡放入9士rc的环境中储藏。
8、 一种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技术繁殖的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释放于所述栗山天牛危害区的受害树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进行释放,具体释放技术是将所述卵释放卡订于树干上接近所述栗山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并避免阳光直射所述卵释放卡。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释放袋进行释放,具体释放技术是在在树干的阴面的树皮上砍下一个斜口,将所述成虫释放袋撕角后放入到所述斜口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1℃、湿度为60%±2%的环境中对山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诱发成虫产卵;在孵化出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后;利用替代寄主繁殖,使其发育为成虫。利用山天牛花绒寄甲防治对栎树(Quercus spp.)的蛀干害虫——栗山天牛,可以释放山天牛花绒寄甲的卵或者成虫防治栗山天牛。方法是将山天牛花绒寄甲卵先制成卵释放卡释放,或将成虫制成成虫释放袋释放,并可以将卵释放卡或成虫释放袋进行长期低温储藏备用,防治后控制效果显著。本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安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能实现持续而有效地控制栗山天牛的防治目标。
文档编号A01K67/00GK101574075SQ20081010588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5日
发明者桦 唐, 杨忠岐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