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十字花科作物田的除草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2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十字花科作物田的除草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草防除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十字花科作物田和油菜田的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每年都受杂草的危害而减产,作物田杂草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禾本、阔叶、莎草科,目前防除这些作物田杂草的除草剂品种不多,而能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尤其少,通常情况下人们使用某种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以后,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又成为杂草的优势种群,或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以后,禾本科杂草又成为杂草的优势种群,因此势必要求人们反复多次用药来防除各类杂草,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造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食品农药残留的超标,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的危害。胺苯磺隆属于磺酰脲类油菜田除草剂,是乙酰乳使成酶(ALS)抑制剂,它通过抑制杂草植株所必需的氨基酸缬氨酸和异白氨酸的生物合成来阻止细胞分裂,从而使植株停止生长,主要用来防除猪殃殃、大巢菜、繁缕、碎米荠、雀舌草、母菊、野芝麻、蓼、鼬瓣花、苋、看麦娘、稗草等单、双子叶杂草。该除草剂用于油菜田除草每公顷超过15克有效成分易对后茬作物特别是我国南方水稻造成药害,因此严格控制单位面积的用量,一般每公顷有效成分12克以下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剂量,然而用量太低达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必须与其他除草剂复配,达到增效、降低用量、扩大杀草谱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字花科作物田和油菜田除草剂组合物,其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因大量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作物的危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除草剂以胺苯磺隆、二氯吡啶酸为有效成分,并辅之以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助剂制备成的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颗粒剂,其中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5-80%,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1-10%,溶剂、载体和其它助剂余量10-94%。其中有效成分胺苯磺隆的化学名称为N-(4-甲胺基-6-乙氧基-1,3,5-三嗪-2-基)-N'-(2-甲酯基苯磺酰基)脲,结构式为-cooc巧-so2》所述的有效成分二氯吡啶酸的化学名称为3,6-二氯_2-吡啶羧酸,结构式为所述的有效成分胺苯磺隆(盐)与二氯吡啶酸(盐)的重量比为1:250'最佳比例为1:5~20。所述的溶剂包括水、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一线油、环己酮、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萘、甲基萘、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醚、乙二醇醚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载体包括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碳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其它助剂包括尿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黄原胶、阿拉伯胶、明胶、淀粉、海藻酸、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辛醇、硅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发明为乳油时,所用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一线油、环己酮、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萘、甲基萘、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醚、乙二醇醚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发明为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时,所用载体是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碳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巿售NNO、BX、LS、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类、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发明为水剂时,其连续相为水,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油酸盐、琥珀酸二辛酯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平平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使用的其它助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黄原胶、阿拉伯胶、明胶、淀粉、海藻酸、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发明菜田除草剂的剂型为乳油时,所釆用制备方法为搅拌溶解;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所釆用制备方法为先混合均匀然后经气流粉碎至所须粒径;剂型为水剂时,所釆用制备方法为在水溶液中将两种有效成分的碱金属或铵盐混合均匀溶解于含有各种助剂的水溶液中;剂型为颗粒剂时,所釆用制备方法为先在水溶液中混合均匀,经砂磨、球磨至所须粒径,然后经硫化床喷雾千燥所得。本发明用于油菜田及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中防除各类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如看麦娘、马唐、狗尾草、稗草、牛筋草、画眉草、繁篓、雀舌草、猪殃殃、莎草、异型莎草等,对作物安全、杀草谱广,一次用药可以控制全部杂草,用药量(有效成分)为45-225克/公顷,用药方法为杂草萌发至二叶一心兑水均匀喷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良芽后除草剂新品种,对作物安全、增产明显等优点。经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本发明中两种除草剂的合理复配以后不仅能扩大杀草谱,而且还提高了药效,降低了胺苯磺隆的使用剂量,具体实验结果是胺苯磺隆与二氯吡啶酸质量百分比为1:(5-20)时与单剂相比较对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的共毒系数(CTC)在105.8-122.5之间,对阔叶杂草的共毒系数在123.6-163.9之间。胺苯磺隆与二氯吡嚏酸合理复配后的产品,是一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中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优良品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l胺苯磺隆3g,二氯吡啶酸3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6g,用二甲基甲酰胺20g,二甲苯37g溶解得100g乳油产品。实施例2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防除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的除草剂组合物1.2对照药剂10%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龙拳水溶性颗粒剂1.3试验田及防治对象试验地为移栽油菜地防治对象为看麦娘、画眉草、繁篓、猪殃殃1.4试验设计与方法1.4.1田间设计试验地点设于四川双流县沿溪乡,试验设6个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m2。试验处理如下药剂亩用量(g)(1)实施例115(2)实施例120(3)实施例125(4)10%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5)75%龙拳水溶性颗粒剂8(6)空白对照1.4.2施药时间及方法以背负式喷雾器处理,每亩兑水50公斤。施药后50天调查除草效果。1.5试验调查1.5.1安全性施药后10天、20天、30天、50天目测观察各处理对油菜的安全性。1.5.2除草效果调查药后50天调查杂草株数防效。2、试验结果2.1安全性观察于药后目测观察,各不同剂量的药剂处理对油菜的安全性(长势、株高、叶色、有无药害症状出现等)和下茬作物水稻的安全性。2.2除草效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l每亩有效用药15—25克的情况下,药后50天对看麦娘、画眉草、繁篓、猪殃殃有良好的防效,其防效分别为96.3%、93.6%、93.4%、92.6%。杂草总鲜重防效95.3%。表1实施例1药后50天杂草株数防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后测得对各类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5.3%,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3胺苯磺隆3g,二氯吡啶酸60g,丽04g,BX2g,活性白土31g,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得100g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对各类杂草的鲜重防除率为99.4%,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4胺苯磺隆7g,二氯吡啶酸70g,木质素磺酸纳4g,十二烷基磺酸纳2g,膨润土16.1g,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得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在上述可湿性粉剂中加入15g6。/。聚乙烯醇水溶液并搅拌均匀,通过挤压造粒烘干,得到100g2mmX5mm可分散性粒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1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40天后测得对杂草的鲜重防除率为97.5%,对后荏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5胺苯磺隆钾盐3g,二氯吡啶酸铵盐30g,尿素5g,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n=20)6g,乙二醇4g,溶解于52g水中即得100g均匀透明水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大白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30天后测得对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5.6%,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6胺苯磺隆钠盐4g,二氯吡啶酸钾盐28g,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10)5g,丙二醇4g,溶解于56g水中即得100g均勻透明水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大白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30天后测得对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7.6%,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7胺苯磺隆22g,二氯吡啶酸44g,NN04g,BX2g,活性白土8g,海泡石6g、白碳黑7g、硅藻土7g在水溶液中混合均匀,经砂磨、球磨至所须粒径,然后经硫化床喷雾干燥所得得100g平均粒径为20um颗粒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对各类杂草的鲜重防除率为95.4%,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8胺苯磺隆lg,二氯吡啶酸50g,NN04g,BX2g,LS8g,木质素磺酸盐5g,羧甲基纤维素盐5g,活性白土5g,硅藻土5g、轻质碳酸钩5g、滑石粉5g、熟石膏5g、在水溶液中混合均匀,经砂磨、球磨至所须粒径,然后经硫化床喷雾干燥所得得100g平均粒径为20um颗粒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对各类杂草的鲜重防除率为94.2%,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9胺苯磺隆5g,二氯吡啶酸40g,高岭土10、膨润土16.1、白垩土8、陶土14、木质素磺酸纳4g,十二烷基磺酸纳2g,充分混合,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得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在上述可湿性粉剂中加入15g6。/。聚乙烯醇水溶液并搅拌均匀,通过挤压造粒烘干,得到100g2mmX5mm可分散性粒剂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1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40天后测得对杂草的鲜重防除率为98.3%,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10胺苯磺隆3g,二氯吡啶酸30g,苯4g、甲苯6、二甲苯IO、甲醇20、乙醇17、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用二甲基甲酰胺6g,溶解得100g乳油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后测得对各类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7.2%,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11胺苯磺隆4g,二氯吡啶酸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20)6g,用二甲基甲酰胺20g,异丙醇6g、丁醇6g、一线油6g、环己酮6g、乙腈6g、二氯甲烷8g、三氯甲烷8g溶解得100g乳油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后测得对各类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6.5%,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实施例12胺苯磺隆4g,二氯吡啶酸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i^20)6g,用二甲基甲酰胺20g,甲苯46g溶解得100g乳油产品。防除试验的方法同实施例2,按20g/亩剂量于移栽油菜田杂草发芽至两叶一心时施药,50天后测得对各类杂草鲜重防除率为96.2%,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安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胺苯磺隆与二氯吡啶酸5-80%表面活性剂1-10%溶剂、载体和其它助剂10-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胺苯磺隆与二氯吡啶酸的比例为1:2~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胺苯磺隆与二氯吡啶酸的比例为1:5~20。4、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或颗粒剂。5、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水、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一线油、环己酮、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垸、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萘、甲基萘、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醚或乙二醇醚类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碳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或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田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剂选自尿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黄原胶、阿拉伯胶、明胶、淀粉、海藻酸、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辛醇或硅酮中的一种或几种。8、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阳离子或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酴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NO、BX、LS、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类、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硫酸盐、油酸盐、琥珀酸二辛酯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或平平加中的一种或几种。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田除草剂组合物,其包5-80%重量比的含胺苯磺隆、二氯吡啶酸,1-10%的表面活性剂与10-94%的溶剂、载体及其它助剂。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从而节省人力、物力且减少因大量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作物的危害,适合用于十字花科作物田和油菜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文档编号A01N43/40GK101263820SQ200810105610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发明者曹永松,李健强,涛汤,石天玉,谭辉华,坤钱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