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引诱光的诱捕飞行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88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引诱光的诱捕飞行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飞行昆虫的装置,比如蚊子和其他被哺乳动物散发出 的气味以及其它吸引要素所吸引的来叮咬哺乳动物的有害飞行昆虫。
技术背景
许多传染疾病如痢疾、登革热、脑炎、黄热病、伤寒和瘟疫等,大多是以 紋子等有害飞行昆虫为媒介传播。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改良,但是,部分传染疾病仍然给人类带来 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杀灭这些有害飞行昆虫是阻断这些疾病传染的最好手段。
惯用的捕获和杀灭以蚊子为代表的有害飞行昆虫的方式为
1. 蚊香用杀虫剂和燃烧物混合制成,使用时燃烧蚊香不断释放杀虫剂来 杀灭蚊虫。
2. 电蚊香同样是利用杀虫剂,加热浸有杀虫剂的纸片不断释放杀虫剂。
3. 驱蚊液避蚊胺作用于紋虫的感觉器官达到驱蚊虫效果。
4. 喷洒杀虫剂用喷雾装置来直接喷洒杀虫剂。
5. 捕蚊灯利用某些蚊虫的趋光性,以光线吸引并以高压电网来电杀蚊虫。
6. 电蚊拍人工以电网拍杀蚊虫。
上述惯用的灭蚊虫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灭杀效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 仍然具有相当多的缺点。前4种方式均需要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来达到驱灭效 果,使用中会产生对人、畜有毒有害物质,如蚊香燃烧时会产生致癌作用的环
芳香族物质;电蚊香能释放亚列宁和甲苯等有害物质;驱蚊液和杀虫剂则会产 生危害人畜神经系统的物质。同时利用化学物质来驱赶杀灭蚊虫,长久后蚊虫 会产生抗药性,甚至产生变种蚊虫,进而造成更大的威胁。捕蚊灯和电蚊拍虽 然没有产生有害化学物质,但是电杀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焦糊气味仍令人不适, 而且捕杀效果远不理想。
专利号CN1564656公开了 一种利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来吸引并捕杀蚨虫的 系统和制造方法。该专利权利主张为 一种设计为与含可燃燃料的燃料供应装 置一起使用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含 一个支持框架;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 携载的昆虫诱捕室;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与燃料装置连接的入口, 一个废气出口,和一个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 废气出口的燃烧室,所述入口能够使来自燃料供应装置的燃料流进燃烧室以在其内连续地燃烧而在燃烧室中产生废气;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燃烧室内的催化剂元件,'所述催化剂元件具有一个催化剂本体,催化剂本体带 有多个基本直线的细长管道,以使在燃烧室产生的废气经其流向所述废气出口, 所述催化剂本体包括一催化活性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当废气流过所述细长管道时,催化活性材料将在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变为二氧化碳; 一个在所述框架 上携载的废气排出口,所述废气排出口和燃烧装置的废气出口连接,并且设计 为让废气经废气排出口向外流,以便被所述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引的昆虫将飞 向废气排出口; 一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能够使飞行昆虫经昆 虫进口进入诱捕室; 一个和所述昆虫进口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被构 造和布置成能吸被吸引到废气排出口的昆虫通过昆虫进口并进入昆虫诱捕室。
利用引诱光线来诱捕蚊虫的专利和产品也有很多,但是局限性也很明显,这种产品只能吸引趋光性的蚊虫,而对于不趋光的咬人蚊虫则无能为力。
上述专利和产品都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和一定范围内的吸引捕捉效果,但 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发明则在对这些有害飞行昆虫的深入研究基础上, 综合性地将吸引有害飞虫的主要因素集成化,设计出一个由多种引诱媒体组合, 有效提高吸引与捕捉有害飞虫效果的诱捕飞行昆虫装置。同时避免了传统手段 使用所带来的有害化学药物扩散给环境造成污染,从而给人、畜造成的长期伤 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含
一个支持框架;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
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诱饵气味释放装置;
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诱饵气味排出口,所述诱饵气味排出口和诱饵气 味释放装置的诱饵气味出口连接,并且设计为让诱饵气味经诱饵气味排出口向
外流,以便被所述诱饵气味吸引的昆虫将飞向诱饵气味排出口 ;
一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 ,能够使飞行昆虫经昆虫进口进入 诱捕室;
一个和所述昆虫进口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能吸 引被吸引到诱饵气味排出口的昆虫通过昆虫进口并进入昆虫诱捕室;
特征在于该飞行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一光引诱装置,配合诱饵气味引诱飞行昆虫。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害飞行昆虫诱捕装置,比如蚊子和其他被哺乳动物散 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它吸引要素所吸引来叮咬哺乳动物的有害飞行昆虫。该装置集成了对有害飞虫具有吸引效果的七大要素模仿哺乳动物呼吸出来的气味, 哺乳动物身上散发出的体味,引诱光,引诱色,引诱声波,热辐射,湿气等。 有效地扩大了该种诱捕装置的应用场所和应用范围。

: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机打开上盖后的俯视图。
具休实施方式
1本发明是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如图l、图2所示,飞行昆虫诱捕装置l 包括一个支持框架2; —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3; —个由所述支 持框架携载的诱饵气味释放装置4;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诱饵气味排出口 5, 所述诱饵气味排出口 5和诱饵气味释放装置4的诱饵气味出口连接,并且设计 为让诱饵气味经诱饵气味排出口 5向外流,以便被所述诱饵气味吸引的昆虫将 飞向诱饵气味排出口5; —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 6,能够使飞行 昆虫经昆虫进口 6进入诱捕室3; —个和所述昆虫进口 6连接的真空装置7,所 述真空装置7被构造和布置成能吸引被吸引到诱饵气味排出口 5的昆虫通过昆 虫进口 6并进入昆虫诱捕室3;特征在于该飞行昆虫诱捕装置1还包括一光引诱 装置8,配合诱馎气味引诱飞行昆虫。
本发明的光引诱装置8的发光源是荧光灯,发出的光是波长为330-400mn的蓝紫色光线。该光引诱装置8安置在上述诱饵气味排出口 5处。发光源荧光
灯通过螺紋与上述诱饵气味排出口中间部位52连接。光引诱装置8包括发光源 荧光灯和供电系统。该飞行昆虫诱捕装置l还包括一电源模块l2,给飞行昆虫 诱捕装置提供电力。光引诱装置8的供电系统与提供飞行昆虫诱捕装置1电力 的电源模块12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害飞行昆虫诱捕装置1集成了对有害飞虫具有吸引效果的七大 要素模仿哺乳动物呼吸出来的气味,哺乳动物身上散发出的体味,引诱光, 引诱色,引诱声波,热辐射,湿气等。图中41即为利用天然物质合成的引诱剂, 能够散发出酷似哺乳动物身上的气味;42即为工业副产物二氧化碳气体,经由 管路10输入主机框架内,在混合器11处与真空装置7排出的空气相混合,经 过加热器13和加湿器14处理后得到与哺乳动物呼吸出来的气味相同的气味, 该气味经由风道22流向引诱剂41处;引诱剂41和42混合气在诱饵气味释放 装置4处进一步混合后经由诱饵气味排出口 5处排出装置外面,随着空气的流
动吸引有害飞行昆虫飞向诱捕装置l,昆虫飞向诱捕装置l后会在气味排出口 5 周围转悠,飞累后会停歇在黑色(引诱色)管壁外表面51处,由于该处有真空 装置7产生的气流,在气流的作用下,昆虫经由昆虫进口 6进入诱捕室3,在真 空装置7的作用下,昆虫在诱捕室3内无法逃脱,经过12-24小时的时间后, 昆虫被吸干体内水分脱水而死。真空装置7发出的声音分贝数在50-60dB左右, 对某些飞行昆虫也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含一个支持框架;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诱饵气味释放装置;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诱饵气味排出口,所述诱饵气味排出口和诱饵气味释放装置的诱饵气味出口连接,并且设计为让诱饵气味经诱饵气味排出口向外流,以便被所述诱饵气味吸引的昆虫将飞向诱饵气味排出口;一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能够使飞行昆虫经昆虫进口进入诱捕室;一个和所述昆虫进口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能吸引被吸引到诱饵气味排出口的昆虫通过昆虫进口并进入昆虫诱捕室;特征在于该飞行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一光引诱装置,配合诱饵气味引诱飞行昆虫。
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为一发出吸引飞行昆虫波长的光的发光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的发光源为一 荧光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光波长为330-400nm。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发出的光为蓝紫色光。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安置在上述诱 饵气味排出口处。
7. 根据权利要求2与6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的发光源 通过螺紋与上述诱饵气味排出口中间部位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包括发光源和 供电系统。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一电源模块,给飞行 昆虫诱捕装置提供电力。
10. 根据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其光引诱装置的供电 系统与提供飞行昆虫诱捕装置电力的电源模块实现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害飞行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支持框架;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昆虫诱捕室;一个由所述支持框架携载的诱饵气味释放装置;一个在所述框架上携载的诱饵气味排出口,所述诱饵气味排出口和诱饵气味释放装置的诱饵气味出口连接,并且设计为让诱饵气味经诱饵气味排出口向外流,以便被所述诱饵气味吸引的昆虫将飞向诱饵气味排出口;一个和所述昆虫诱捕室连接的昆虫进口,能够使飞行昆虫经昆虫进口进入诱捕室;一个和所述昆虫进口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能吸引被吸引到诱饵气味排出口的昆虫通过昆虫进口并进入昆虫诱捕室;特征在于该飞行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一光引诱装置,配合诱饵气味引诱飞行昆虫。
文档编号A01M1/10GK201178640SQ200820032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6日
发明者新 王, 褚东川 申请人:王 新;褚东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