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玉米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8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玉米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两用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广泛使用的玉米脱粒机,在脱粒时,不能直接脱带皮的玉 米棒,需先把玉米棒的外皮用手剥去,再放进玉米脱粒机中,既增加劳动强度, 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故玉米脱粒机的改进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两 用玉米脱粒机,可有效解决目前玉米脱粒机只能脱不带外皮的玉米棒,劳动强 度高,浪费人力、物力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壳 体、下壳体和机架,上壳体上部有进料斗,尾部有第一出料口,下壳体端部有 第二出料口,上壳体下部装有下壳体,下壳体装在机架上,机架左右两端上经 轴承在上、下壳体内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伸出机架的一端上装有皮带轮,上、 下壳体内的转动轴上装有滚筒,滚筒表面均匀分布有脱粒爪,第一出料口旁在 上、下壳体内装有出芯调节板。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效果好,是机械领域内的一个创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芯调节板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l、下壳体9和机架6,上壳体l 上部有进料斗15,尾部有第一出料口4,下壳体端部有第二出料口 10,上壳体 l下部装有下壳体9,下壳体9装在机架6上,机架6左右两端上经轴承在上、下壳体内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伸出机架的一端上装有皮带轮7,上、下壳体 内的转动轴上装有滚筒2,滚筒表面均匀分布有脱粒爪3,第一出料口 4旁在上、 下壳体内装有出芯调节板5。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第二出料口 10上装有活动盖板16,其大小、形 状与第二出料口 10相配应;所说的出芯调节板5由活动调节板12和固定调节 板11经螺栓13连接在一起,活动调节板上有调节孔14,活动调节板由调节孔 在螺栓上滑动,调整出芯调节板5与上壳体1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皮带轮7装在四轮机的飞轮皮带上,带动滚筒转动, 其工作情况是,当脱带皮玉米棒时,先把第二出料口10堵住,把出芯调节板5 上的活动调节板12调到最大位置,当脱不带皮玉米棒时,把第二出料口 10打 开,第一出料口4关闭,把出芯调节板5调到最小位置,即活动调节板12和固 定调节板ll相重合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增加了工作效 率,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玉米脱粒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9)和机架(6),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部有进料斗(15),尾部有第一出料口(4),下壳体端部有第二出料口(10),上壳体(1)下部装有下壳体(9),下壳体(9)装在机架(6)上,机架(6)左右两端上经轴承在上、下壳体内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伸出机架的一端上装有皮带轮(7),上、下壳体内的转动轴上装有滚筒(2),滚筒表面均匀分布有脱粒爪(3),第一出料口(4)旁在上、下壳体内装有出芯调节板(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玉米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出料 口 (10)上装有活动盖板(16),其大小、形状与第二出料口 (10)相配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玉米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出芯调节 板(5)由活动调节板(12)和固定调节板(11)经螺栓(13)连接在一起,活 动调节板上有调节孔(14),活动调节板由调节孔在螺栓上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两用玉米脱粒机,有效解决目前玉米脱粒机只能脱不带外皮的玉米棒,劳动强度高,浪费人力、物力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机架,上壳体上部有进料斗,尾部有第一出料口,下壳体端部有第二出料口,上壳体下部装有下壳体,下壳体装在机架上,机架左右两端上经轴承在上、下壳体内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伸出机架的一端上装有皮带轮,上、下壳体内的转动轴上装有滚筒,滚筒表面均匀分布有脱粒爪,第一出料口旁在上、下壳体内装有出芯调节板,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机械领域内的一个创新。
文档编号A01F11/00GK201248278SQ20082014910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马小学 申请人:马小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