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1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涉及一种小型、固定式作业、 可以将粉碎或揉搓好的秸秆或牧草饲料压縮成一定规格尺寸方捆的设备,其采 用双筒体固联结构的压縮成型腔体和平头板块式压縮活塞设计,由单油缸驱动 压縮活塞,分别对双筒体固联结构中的每个筒体内的物料进行由上至下的压縮, 两个筒体间可轮换加料多次进行压縮,直至将物料压縮成一定规格尺寸的方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小型固定式液压打捆机,其大致结构由机架、单筒压縮成型 腔体、压縮活塞、液压系统和动力装置等组成,它也是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压縮 活塞对填加在单筒体内的物料进行反复多个行程的压縮,将物料压縮成一定规 格尺寸的方捆,然后进行捆扎。由于其采用单筒体压縮成型腔体的设计,填料 与压縮工序只能分开进行,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该机型作业效率低下,同时动力 装置空载运行时间也较长,所以又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机型作业效率不高、能耗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 种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使物料的填加和压縮两道工序同时进行。即一 个筒体内在进行物料填加的同时,在另一个筒体内,则进行物料的压縮,两个 筒体可以轮换进行物料的填加和压縮作业,在一个筒体内物料经几次填加和压 縮后,即可压縮成一定密度和规格尺寸的方捆,然后进行捆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縮成型腔体设计为双 筒体固联结构,压縮活塞采用平头板块式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双筒体固联结构为两个各自为正方 形截面的长方形筒体固定焊合联接为一体的旋转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双筒体固联结构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 机架的立柱上,在外力作用下可绕立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双筒体固联结构中的每个单独的筒 体由四个壁面构成,其中后壁面和内侧壁面为固定壁面,前壁面与外侧塗面均 为活动壁面,这两个壁面间以及外侧壁面与后壁面间均通过合页相联接,而且 两个活动壁面可绕筒体底部的定位支承面合拢或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主要技术特征是双筒体固联结构中每个单独的筒体的 前、后壁面均开设有活动门,前壁面由两个活动门构成,后壁面由一个门构成, 每个活动门均可自由开启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双筒体固联结构中的每个单独筒 体内,其底部的定位支承面为槽钢焊合的纵向沟槽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压縮活塞的平头板块式结构为正方 形状,其上端面的几何中心与油缸的活塞杆端头固定联接,上端面的另一侧端 焊合有导向杆,而其下端面布置有与双筒体固联结构中每个筒体底部的定位支 承面完全相对称的纵向沟槽。
本新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双筒体固联结构的压縮成型腔体的设 计,使物料填加和物料压縮两道工序可以同时进行,两个筒体间可轮换进行作 业,这样,即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机器的能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构造简图
n 曰+小!^立匚弃"^7始乂去1^1订^"/^+^1^ + :5^+>^二止然1^1
ra Z疋/"^大nJ形l生,入冋'K"P问狀^M'"J口、J土TXT"J迫l曰J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筒体固联结构的俯视构造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图
图1中l.油缸支架,2.液压系统,3.导向杆,4.动力装置,5.机架,6.导套 7.压縮活塞,8.双筒体固联结构,9.立柱,IO.轴承。
图2、图3中11.框架结构,12.前上活动门,13.前下活动门,14.锁定装 置,15.轴承座板,16.合页,17.后活动门,18.外侧壁面,19.定位支承面,20.
内侧壁面。
图4中21.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22.高压油管,23.三位四通方向阀,24. 安全阀,25.液压油泵,26.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立柱(9)为整体机架(5)的主要支承部件,双筒 体固联机构(8)通过两个轴承(10)安装在机架的立柱上;液压系统中的油缸 通过油缸支架(1)固定在机架的上座板上,而油缸活塞杆的端头则固定安装着 压縮活塞(7),其压力中心在工作状态时与双筒体固联结构中的任一筒体的几 何中心重合;液压系统(2)中的系列组件和动力装置(4)则固定安装在机架 的上座板上。当启动动力装置,驱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后,通过人工操纵液压 系统的方向控制阀,使压縮活塞产生上、下往复动作,完成对双筒体固联结构 中的任一筒体所填加物料的成型压实过程。而压縮活塞在上下往复移动过程中, 可借助其体上一端的导向杆(3)与机架的上座板上安装的导套(6)进行辅助 导向。
机器在作业时,首先将双筒体固联结构其中的任意一个单筒体内填满物料 后,人工搬转筒体到与压縮活塞的压力中心重合的工位,锁定后即可进行物料 的成型压縮工序,同时另一个单筒体可进行物料的填加工序。转动双筒体固联 结构,使每个单筒体轮换继续进行填料和再次压縮工序,这样每个单筒体经过
42 3次填料和压縮后,即可将物料压縮成型为一定密度和规格尺寸的方捆,然 后进行捆扎。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双筒体固联结构中的两个筒体通过框架结 构(11)和轴承座板(15)固定联接在一起,而且两筒体间呈旋转对称状态,
其中一个单筒体的前壁面也是另一个单筒体的后壁面,以此类推。而双筒体固 联结构中每个单筒体由四个壁面构成,其中后壁面与内侧壁面(20)为固定壁 面,而前壁面与外侧壁面(18)为活动壁面。前壁面由两个活动门构成,即前 上活动门(12)和前下活动门(13);而后壁面由一个活动门构成,即后活动门 (17)。每个活动门通过合页(16)安装在外侧壁面一侧端头,每个活动门均可 自由开启和锁定。而前壁面与外侧壁面之间以及外侧壁面与后壁面间均通过合 页相联接,因而这两个活动壁面可绕筒体底部的定位支承面(19)展开或合拢, 在机器作业时,又可通过锁定装置(14)围绕筒体底部的定位支承面进行锁定。 机器在作业过程中,可随时打开前上活动门检査情况,待物料压实一定程度, 通过操纵液压系统中方向控制阀锁定压縮活塞的位置,这时打开前、后壁面的 门,用引绳器通过筒体底部定位支承面和压縮活塞下端面之间完全对称的纵向 沟槽间隙,进行穿绳捆扎,完毕后,操纵液压系统的方向阀使压縮活塞退回, 把草捆从前后门间取出。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启动、正常工作后,带动液压油泵(25) 开始工作,液压油泵运转后,将三位四通方向阀(23)的手柄搬到"提升"位 置,液压油泵从系统油箱(26)吸油,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经三位四通方 向阔通过一根高压油管(22)打入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21)的左腔,液压缸 的活塞杆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前伸出,从而驱动机器的压縮活塞向下运动,来逐 步压实筒体内的物料;当将手柄搬到"中立"的位置时,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 的油路被方向阀封堵,这时油缸活塞杆的位置状态被锁定,因而机器的压縮活 塞的位置亦被锁定;当将手柄搬到"降落"位置时,液压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 的液压油经三位四通方向阀换向后,通过高压油管打入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的 右腔,液压缸活塞杆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后退回,这样带动机器的压縮活塞向 上退回。而在上述过程当中,液压系统的压力根据负载的情况,通过安全阀(24) 来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由机架、压缩成型腔体、液压系统和动力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压缩成型腔体设计为双筒体固联结构,压缩活塞采用平头板块式结构形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双筒体固联 结构为两个各自为正方形截面的长方形筒体固定焊合并联接为一体的旋转对称 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双筒体固联 结构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机架的立柱上,在外力作用下可绕立柱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双筒体固联 结构中的每个单独的筒体由四个壁面构成,其中后壁面和内侧壁面为固定壁面, 前壁面与外侧壁面均为活动壁面,这两个壁面间以及外侧壁面与后壁面间均通 过合页相联接,而且这两个活动壁面可绕筒体底部的定位支承面展开或合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双筒体固联 结构中每个单独的筒体的前、后壁面均开设有活动门,前壁面由两个活动门构 成,后壁面由一个活动门构成,每个活动门均可自由开启和锁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在双筒体固 联结构中的每个单独筒体内,其底部的定位支承面为槽钢焊合的纵向沟槽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式液压双筒打捆机,其特征是压縮活塞的 平头板块式结构为正方形状,其上端面的几何中心与油缸的活塞杆端头固定联 接,上端面的另一侧端焊合有导向杆,而其下端面布置有与双筒体固联结构中 的每个筒体底部的定位支承面完全相对称的的纵向沟槽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固定式双筒液压打捆机,由机架、压缩成型腔体、压缩活塞、液压系统和动力装置等组成。其设置了双筒体固联结构的压缩成型腔体、平头板块式压缩活塞,采用单油缸设计,由油缸驱动压缩活塞由上至下对压缩成型腔体内的物料进行压缩,可反复加料进行压缩,而且双筒体固联结构的压缩成型腔体中每一个筒体可轮换进行作业,将粉碎、揉搓后的秸秆或牧草压缩成一定密度和规格尺寸的方捆,然后进行捆扎。
文档编号A01F15/00GK201308013SQ2008201795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付敏良, 张海琨, 李洪德, 宇 王, 王敦军 申请人: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