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315017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薯(IpomoeabatatasLam.)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稳产性好等优点。然而,由于番薯病毒病的广泛存在,以及生产中番薯以薯块进行无性繁殖,造成病毒病的蔓延,从而造成番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种性退化。鉴于国内外迄今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番薯品种,也无防治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通过茎尖离体培养获得脱毒种苗是目前国际上防治番薯病毒病、减缓甘薯种性退化、提高番薯产量和品质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番薯脱毒一般都是通过茎尖剥离培养脱毒苗,然后进行茎段扦插扩繁,存在着两个尚需深入解决的问题一是病毒脱毒程度差,茎尖成苗率低;二是番薯茎段扦插扩繁量小,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在番薯脱毒中使用脱毒苗叶片诱导快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扩繁,縮短扩繁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种薯育苗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薯块,用温水浸种消毒后在地里排种种植得到幼苗。2、取材灭菌剪取幼苗茎尖顶端,除去较大的叶片,流水冲洗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进行消毒处理。3、茎尖剥离将消毒好的茎尖剥去叶片,切取含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6-BA、IBA、gar、Sucrose。4、茎尖成苗培养待茎尖分生组织膨大变绿后,转移到茎尖成苗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所述茎尖成苗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IBA、GA3、gar、Sucroseo5、茎尖苗的试管内初级快繁待茎尖分生组织成苗后,将小植株切段进行短枝扦插。将切段于MS培养基中培养至长成试管苗。6、脱毒鉴定将试管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保存;一部分直接用于病毒鉴定。脱毒鉴定首先采取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然后采用指示植物法进行鉴定。7、脱毒苗叶片诱导扩繁在无菌条件下,将番薯脱毒试管苗的叶片切割成叶块,置于叶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分化出幼小植株,将幼小植株移植到1/2MS培养基中培养至成长为脱毒生根苗后驯化移栽。所述叶片诱导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IBA、6-BA、gar、Sucrose。8、试管苗驯化移栽将脱毒生根苗置于室温和自然光照下驯化,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然后移栽到苗床,作为在隔离室中繁殖生产原原种薯的茎尖苗。本发明工艺简单,首次在番薯脱毒中使用脱毒苗叶片诱导快繁技术,利用脱毒苗上的叶片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同一株系的多棵脱毒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病毒脱毒率和茎尖成苗率,具有扩繁速度快,扩繁周期短,苗系品质高等特点,可以快速有效地为番薯生产和资源保存利用提供无毒苗,为番薯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低廉的脱毒苗快繁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种薯育苗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薯块,用5054X:的温水浸种消毒后在地里排种种植至幼苗长至2530cm。2、取材灭菌剪取幼苗茎尖顶端35cm,剪去较大的叶片,经流水冲洗数分钟,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进行消毒处理。3、茎尖剥离将消毒好的茎尖剥去叶片,切取0.30.5mm、含12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1.2mg/L6-BA、00.12mg/LIBA、7.4g/Lgar、30g/LSucrose。4、茎尖成苗培养待茎尖分生组织膨大变绿后,转移到茎尖成苗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所述茎尖成苗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0.12mg/LIBA、00.12mg/LGA3、7.4g/Lgar、30g/LSucrose。5、茎尖苗的试管内初级快繁当茎尖苗长至36cm时,将小植株切段后置于MS培养基中进行短枝扦插培养至生成试管苗。23d内,切段基部产生不定根,2535d长成具有68片叶的试管苗。6、脱毒鉴定待试管苗的每个株系有1015株后,将同一株系的试管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保存;一部分直接用于病毒鉴定。所述脱毒鉴定的方式首先采取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然后采用指示植物法进行鉴定。所述脱毒鉴定的指示植物法是以薯苗茎尖作接穗,将茎尖基部削成楔形,另将具35片真叶的巴西牵牛作砧木,在其茎基部上以15°角斜切茎2/3深度,把楔形接穗嵌入巴西牵牛的切口内,韧皮部对齐,用纸条巻紧,扎好,用塑料袋罩57d,然后在自然光照下观察记载牵牛的显症情况,显症初期新生叶出现系统性明脉,以后发展为花叶或皱縮等症状。每样本接种35株,有一株发病即认为该样带毒;如果都不发病,再重复嫁接l次,经两次测定均不发病即为无毒苗。7、脱毒苗叶片诱导扩繁在无菌条件下,将番薯脱毒试管苗的叶片切割成35毫米见方的叶块,置于叶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分化出幼小植株,将幼小植株移植到1/2MS培养基中培养至成长为脱毒生根苗后驯化移栽。所述叶片诱导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1.2mg/LIBA、01.0mg/L6-BA、7.4g/Lgar、30g/LSucrose。3035d后分化出幼小植株,将幼小植株移植到不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15-20d后就长到5-7cm高,就可以驯化移栽。8、试管苗驯化移栽将株高35cm的脱毒生根苗置于室温和自然光照下驯化23d,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然后移栽到苗床,作为在隔离室中繁殖生产原原种薯的茎尖苗。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法对番薯茎尖培养和快繁,使病毒脱毒率达90.7%,茎尖成苗率达94.6%(详见下表)。而目前国内所报道的脱毒率一般只有50%左右,成苗率60%左右。杨贤松等(2007,《紫色甘薯的茎尖培养与脱毒》)报道的平均脱毒率较高,为94.7%,但茎尖成苗率太低,只有5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注1、成苗率(%)=成苗数+剥离的茎尖数X1002、脱毒率(%)=脱毒株数+剥离的茎尖数X100权利要求1、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种薯育苗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薯块,用50~54℃的温水浸种消毒后在地里排种种植至幼苗长至25~30cm;2)、取材灭菌剪取幼苗茎尖顶端3~5cm,剪去较大的叶片,经流水冲洗数分钟,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进行消毒处理;3)、茎尖剥离将消毒好的茎尖剥去叶片,切取0.3~0.5mm、含1~2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1.2mg/L6-BA、0~0.12mg/LIBA、7.4g/Lgar、30g/LSucrose;4)、茎尖成苗培养待茎尖分生组织膨大变绿后,转移到茎尖成苗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所述茎尖成苗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0.12mg/LIBA、0~0.12mg/LGA3、7.4g/Lgar、30g/LSucrose;5)、茎尖苗的试管内初级快繁当茎尖苗长至3~6cm时,将小植株切段后置于MS培养基中进行短枝扦插培养至生成试管苗;6)、脱毒鉴定待试管苗的每个株系有10~15株后,将同一株系的试管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保存;一部分直接用于病毒鉴定;7)、脱毒苗叶片诱导扩繁在无菌条件下,将番薯脱毒试管苗的叶片切割成3~5毫米见方的叶块,置于叶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分化出幼小植株,将幼小植株移植到1/2MS培养基中培养至成长为脱毒生根苗后驯化移栽;所述叶片诱导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1.2mg/LIBA、0~1.0mg/L6-BA、7.4g/Lgar、30g/LSucrose;8)、试管苗驯化移栽将株高3~5cm的脱毒生根苗置于室温和自然光照下驯化2~3d,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然后移栽到苗床,作为在隔离室中繁殖生产原原种薯的茎尖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毒鉴定的方式首先采取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然后采用指示植物法进行鉴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毒鉴定的指示植物法是以薯苗茎尖作接穗,将茎尖基部削成楔形,另将具35片真叶的巴西牵牛作砧木,在其茎基部上以15°角斜切茎2/3深度,把楔形接穗嵌入巴西牵牛的切口内,韧皮部对齐,用纸条巻紧,扎好,用塑料袋罩57d,然后在自然光照下观察记载牵牛的显症情况,显症初期新生叶出现系统性明脉,以后发展为花叶或皱縮等症状;每样本接种35株,有一株发病即认为该样带毒;如果都不发病,再重复嫁接l次,经两次测定均不发病即为无毒苗o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首先选取优质种薯育苗,剪取薯苗茎尖灭菌后剥离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待茎尖分生组织膨大变绿后进行成苗培养,然后进行短枝扦插培养得到试管苗,病毒检测,取脱毒苗叶片进行诱导快繁,驯化移栽,获得生产原原种薯的茎尖苗。本发明工艺简单,利用脱毒苗叶片诱导快繁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同一株系的多棵脱毒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病毒脱毒率和茎尖成苗率,具有扩繁速度快,扩繁周期短,苗系品质高等特点,可以快速有效地为番薯生产和资源保存利用提供无毒苗,为番薯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低廉的脱毒苗快繁方法。文档编号A01H4/00GK101584301SQ20091014068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发明者迪刘,孟卫东,朱红林,白翠云申请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