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粮情检测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害虫进行取样或粮仓内部气体抽取的装置。 '
背景技术:
粮食产后储存期间,储粮害虫对粮食的危害十分严重,给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传统储粮保管采用扦样筛选方法,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而且准确率低、害虫预报滞后。为此,能及早预报,随时检测储粮害虫的种类、密度和数量是储粮领域非常关注的课题。
现有的检测是用检测杆插入到粮食中间,杆上设有多个小孔。待虫子爬入杆内以后,由人工将杆取出,然后对虫子的种类、数量进行分析统计。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也低,更不可能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检测。
中国专利ZL200520030196.5专利名称"粮仓害虫取样装置"公开了一种粮仓害虫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诱捕器、集虫器和真空泵,诱捕器通过选通阀、集气斗等于真空泵连接,诱捕器主要由上诱虫管、下诱虫管和锥头构成,诱捕器中央设有吸虫管。但当由吸虫管吸取时,由于下诱虫管空间较大,不易形成抽出害虫的负压环境,所以不能连续、可靠、快速抽出害虫。另外,在被抽取的害虫中也容易掺入杂质而导致计数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抽出粮食中的害虫,可以及时、快速、准确检测粮情的检测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粮情检测杆,包括中空的诱虫管和锥头,诱虫管上端设有堵头,诱虫管的管壁上设有诱虫孔,在诱虫管和锥头之间设有集虫装置。
4所述诱虫管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 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 集虫空间相通,所述集虫空间与一抽虫管连接,所述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 管以及集虫器,抽虫管的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所述诱虫管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 空, 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以及集虫器,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与所述 抽虫管的下端连接相通。
所述集虫器装在诱虫管下部内,所述锥头顶面与所述集虫器底面相配合。
它还包括接头,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 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 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 诱虫管、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它还包括接头,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 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 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连接相通。
它还包括接头和连接杆,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连接杆连 接,所述接头还连接有杂质分离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位于连接杆内,连 接杆的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集虫器位于杂质分离装 置下方,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 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 接头、连接杆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它还包括接头和连接杆,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连接杆连 接,所述接头还连接有杂质分离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位于连接杆内,连 接杆的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集虫器位于杂质分离装 置下方,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连接相通。
所述集虫器装在连接杆内,所述锥头顶面与所述集虫器底面相配合。 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为杂质分离管,杂质分离管管壁上设有分离孔。 所述锥头设有盲孔,所述集虫器装在该盲孔内,所述盲孔底面与所述集
虫器底面相配合。
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为漏斗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集虫装置,在对进入集虫装置内的害虫进行抽吸 时,容易形成利于抽吸的负压环境,从而可将害虫快速抽出。
在集虫器内设置独立的集虫空间,进一步保证了抽吸负压环境的形成, 可以保证害虫抽取时不会间断,快速抽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杂质分离管, 可对捕到的粮食害虫进一步分离,害虫从杂质分离管爬出而灰尘和杂质等留 在杂质分离管底部,可以防止灰尘、杂质进到集虫器内,减少灰尘、杂质对 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造成计数误差。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设置为漏斗状,可 以避免害虫爬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并 大大提高了准确率,可以及早发现害虫。另外,还可以抽取粮食内部的气体 进行粮情检测,以及时掌握粮食内部的实际情况,而一般的检测系统只能检 测温度和湿度两项指标,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另外两项指标虫、气,可更好 地监控粮食的实际情况。在粮仓内多处设置本实用新型,就可实现半自动或 全自动检测,大大提高粮食保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视图3是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4是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5是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6是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诱虫杆1,诱虫杆1上端连接有堵头2, 诱虫杆1下端连接有接头3。诱虫杆1为中空的杆,杆上均匀分布有诱虫孔 4,诱虫孔4中心线向下倾斜与诱虫杆1的轴线具有夹角,使拔出时尘土、 杂质不易进入。诱虫孔4的直径小于粮食的颗粒大小但大于欲捕获的害虫大 小。
接头3中间设有漏斗5,漏斗5的壁光滑以防止害虫沿壁爬上。漏斗5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杂质分离管6,杂质分离管6中空、底部密封,杂质分离 管6管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分离孔7,分离孔7的直径略大于害虫大小,便于 害虫爬出。接头3下端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中空,杂质分离管6位于 连接杆8内部。连接杆8下端连接有锥头9,锥头9下端为锥形,以便于插 入粮食内。锥头9设有盲孔,集虫器13放在盲孔内,集虫器13圆周形状与 盲孔内壁相适配。集虫器13上部为中空,既可以是中空的管状,也可以为 漏斗状,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漏斗状漏斗10,漏斗10的壁光滑,以防止害虫 沿着漏斗壁爬上来;漏斗10和杂质分离管6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相对应。在 漏斗IO底部连接有竖管14,竖管14的下端连接集虫空间11。集虫空间1-1 由集虫器13底部的凹槽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抽虫管12,集虫器13还设有供抽虫管12通过的小 孔。抽虫管12依次从堵头2、诱虫杆1、接头3、连接杆8以及集虫器13 中穿过,抽虫管12下端与集虫空间11相通。集虫空间11比较狭窄,为一 个狭小的空间。虫子从杂质分离管6爬出后会掉落在集虫器13底部的集虫 空间11内,当抽虫管12上端连接负压源后,在负压作用下可以很方便地将 虫子抽出去。
使用时,用钢管套在诱虫杆1夕卜,同时顶在接头3的上端面。插入时由于诱虫杆1外侧有钢管保护,所以杂质并不会进到诱虫杆1里边。然后将本 实用新型插入到粮食内部。因为诱虫杆1内光线强度与粮食内其它地方不 同,具有透气性,并且其空间较大,借助害虫趋高性,害虫就会顺着诱虫孔 4爬到诱虫杆1内,由于诱虫杆1内壁非常光滑,所以虫子不可能再爬出去。
然后害虫会落入漏斗5并进入杂质分离管6内,害虫再从分离孔7爬到连接 杆8内,最后落入漏斗10内并进入集虫空间11。增加杂质分离管6的目的 是为了防止灰尘、杂质同时进到漏斗10内,造成计数误差。将抽虫管12 与负压源连接,抽气形成负压,集虫空间11内的害虫便随着气流由抽虫管 12抽出,然后送入粮情检测装置。另外,通过负压还可以抽取粮食内部的 气体进行粮情检测,以便及时掌握粮食内部的实际情况。而一般的检测系统 只能检测温度和湿度两项指标,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另外两项指标虫、气, 可更好地监控粮食的实际情况。将若干个本实用新型按一定规律分布在粮仓 内,就能实时掌握粮仓内粮食的情况,尽早发现害虫尽早处置。 实施方式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抽虫管12依次从诱虫杆1、 连接杆8的侧壁中穿过,抽虫管12的下端向右弯折,通过竖管14直接与漏 斗IO连通。弯折的一段管路形成集虫空间U,而不再是由集虫器13以及 锥头9形成。
实施方式三
如图4所示,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抽虫管12设置在诱虫杆1 外面,不再从堵头2、诱虫杆l、接头3、连接杆8以及漏斗10中穿过,最 后与集虫空间ll连接。
实施方式四
如图5所示,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抽虫管12,直接在 集虫空间11的一侧设置一个出虫口 15,使用时直接将抽虫管接在出虫口 15 上即可。另外,集虫器13设置在连接1内,锥头9的顶面与集虫器13的底面相配合,均为平面,集虫器13的凹槽形成集虫空间11。 实施方式五
如图6所示,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接头3和杂质分离管
6,诱虫杆1和连接杆8直接连接。害虫不经过杂质分离直接进入漏斗10 内,然后由负压源抽出。 实施方式六
如图7所示,与实施方式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取消接
头3,使诱虫杆1和锥头9直接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杂质分离管6也可以用其他杂质分离装置替代,杂 质分离装置对捕获的害虫以及灰尘、杂质进行分离;也可以去除杂质分离装 置保留其它各部分,害虫通过负压送入粮情检测装置;集虫器13上部可以 为中空的管,中空的管下端与集虫空间相连通即可,害虫仍可进入集虫空间, 然后被抽出;实施方式一中,集虫器13也设置在连接杆8内,锥头9的顶 面与集虫器13的底面相配合,集虫器13的凹槽形成集虫空间11;实施方 式六中,集虫器13也设置在诱虫杆1内,锥头9的顶面与集虫器13的底面 相配合,集虫器13的凹槽形成集虫空间11;本实用新型有多种实施方式, 不能用图一一表示,但这样的近似变化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粮情检测杆,包括中空的诱虫管和锥头,诱虫管上端设有堵头,诱虫管的管壁上设有诱虫孔,其特征在于在诱虫管和锥头之间设有集虫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管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所述集虫空间与一抽虫管连接,所述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以及集虫器,抽虫管的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管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 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以及集虫器,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与所述抽虫管的下端连接相通。
4 、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器装在诱虫管下部内,所述锥头顶面与所述集虫器底面相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头,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头,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连接相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头和连接杆,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接头还连接有杂质分离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位于连接杆内,连接杆的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集虫器位于杂质分离装置下方,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接头、连接杆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头和连接杆,接头上端与诱虫管连接,接头下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接头还连接有杂质分离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位于连接杆内,连接杆的下端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集虫器位于杂质分离装置下方,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有一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接头、以及集虫器,所述抽虫管的下端与所述集虫器的中空部分连接相通。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器装在连接杆内,所述锥头顶面与所述集虫器底面相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为杂质分离管,杂质分离管管壁上设有分离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2、 3、 5、 6、 7或8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设有盲孔,所述集虫器装在该盲孔内,所述盲孔底面与所述集虫器底面相配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2、 3、 5、 6、 7或8所述的粮情检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为漏斗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情检测杆,包括中空的诱虫管和锥头,诱虫管上端设有堵头,诱虫管的管壁上设有诱虫孔,在诱虫管和锥头之间设有集虫装置。所述诱虫管与锥头连接,所述集虫装置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部中空,集虫器底部具有一个凹槽形成集虫空间,所述集虫器上部的中空部分与集虫空间相通,所述集虫空间与一抽虫管连接,所述抽虫管穿过堵头、诱虫管以及集虫器,抽虫管的下端与集虫空间相通。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集虫装置,在对进入集虫装置内的害虫进行抽吸时,容易形成利于抽吸的负压环境,从而可将害虫快速抽出。在集虫器内设置独立的集虫空间,进一步保证了抽吸负压环境的形成,可以保证害虫抽取时不会间断,快速抽出。
文档编号A01M1/10GK201429519SQ2009200909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刘平安, 姚海峰, 阳 曹, 晋 段, 段景智, 毛宝雨 申请人:郑州鑫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