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塑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9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盆栽塑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栽塑形结构,特别是一种可轻松的将植物培育成自己所喜
欢的形状以供摆设装饰的盆栽塑形结构。
背景技术
种植盆栽可以绿化、美化居家环境,对于每天忙碌于工作上的现代人,能提供调剂 身心与陶冶性情的效用,即使没有宽敞庭院的家庭,也可以利用屋顶、阳台、室内、门前、墙 边、路旁及其延伸的空间种植盆栽。 上述的盆栽是将植物种植于盛有土壤的花盆内,并适时的对盆栽的植物浇水,以 利于植物顺利的生长,且于花盆底部留有多个排水孔,使过多的水分可经由排水孔排出,而 栽培者常常会使用铁丝塑形或截枝法等方式将盆栽插剪成喜爱的造型,不少栽培者更用修 剪方式塑造出自己所心仪的花样,例如可长成一个成人高度的马拉巴栗,农民可利用栽种 的技术将其縮成一米高的盆栽,或以手工将顶端的绿色叶子绑成一个麻花辫而随风摇曳, 也可利用马拉巴栗的根茎特性,将三到五株的马拉巴栗种植在一起,可以变换成更多样造 型的盆栽,也为当地农民争取到许多的外销订单。 然而,上述的盆栽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是以纯手工编制叶子的麻花辫,不但耗 时又费力,无法适应现今工商业时代,且一般消费者无法完成此一专业级的培育方式,使得 该盆栽无法大众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栽塑形结构,该盆栽塑形结构具有主模具、副 模具,仅需轻松的组装、套设于植物的茎部,并于主模具的上下二端分别套设一固定器,即 可将植物的茎部培育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并形成相对应的造型部,以供摆设装饰,且主模 具、副模具可任意搭配又可重复使用,减少低价竞争的劣势,更具市场竞争力与经济价值, 外销能力也得以持续维持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盆栽塑形结构,其主要具有相对应的
多个主模具,主模具相对侧所形成的模槽可结合成一完整的葫芦形状,以培育出葫芦形外
观形状的植物,且于主模具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一副模具,副模具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
一塑形部,例如一星形的凹槽或多个国字形状的凸出部,使得该葫芦形的植物表面可呈现
出一块相对应的凸体或凹体的造型部,而主模具的上下二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盆栽塑形结构较佳实施例,该副模具的塑形部可为凹槽或凸出
部选择其一或其组合所形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预设文字、条纹或图案等态样,以供培育者任
意的搭配。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盆栽塑形结构,具有多个主模具,主模具形成有模槽,且 于主模具的侧壁设置有副模具,副模具的内侧壁形成有塑形部,而主模具的上下二端分别 套设有固定器。[0009]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主模具开设有插销孔,插销孔穿设有插销。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主模具开设有副模孔,副模孔设置该副模具。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副模孔凹设有嵌槽,且该副模形成有嵌块,嵌块卡 固于嵌槽。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主模具设有结合部,结合部套设该固定器。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结合部凹设有卡槽,且该固定器嵌固于卡槽。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结合部的内侧凹设有缺口。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塑形部由凹槽及凸出部选择其一或其组合所形成。 上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中,该固定器设置有调整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主模具,可将植物的茎部培育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并具有副
模具,可令植物的茎部形成相对应的造型部,以增进植物的美观性而供摆设装饰。 2.本实用新型的主模具、副模具仅需轻松的组装、套设于植物的茎部,并于主模具
的上下二端分别套设一固定器,即可将植物培育成美丽造型的盆栽,且主模具、副模具可任
意搭配又可重复使用,减少低价竞争的劣势,更具市场竞争力与经济价值,外销能力也得以
持续维持优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长成状态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主模具11模槽12插销孔121插销13副模孔131嵌槽14结合部141卡槽142缺口2副模具21塑形部22塑形部23标示部24嵌块3固定器31调整部4植物41造型部[0035]42造型部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首先,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盆栽塑形结构包括数主模具1、多个副模具2及多个固定器3,其中 该主模具1为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剖半的葫芦形,也可为元宝形或房屋形等等,而主模具1相对侧所形成的模槽11可结合成一完整的葫芦形状,请一并参照图3所示,以培育出葫芦形外观形状的植物4,并于主模具1的相对应侧壁开设有多个插销孔12,插销孔12中分别穿设有一插销121,以防止主模具1产生扭曲变形而避免该植物4的不特定生长,且于主模具1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一相对应的副模孔13,以供设置该副模具2,再沿着副模孔13的壁面凹设有一嵌槽131,以供卡固该副模具2的嵌块24,而主模具1的上下二端分别凸设有一结合部14,以供套设该固定器3,并于结合部14的外侧分别凹设有一卡槽141,以供嵌固该固定器3,且于结合部14的内侧分别凹设有一缺口 142,以供该植物4可顺利的生长; 该副模具2的形状恰对应于该主模具1的副模孔13,而副模具2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塑形部21、22,塑形部21、22可为凹槽或凸出部选择其一或其组合所形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预设文字、条纹或图案等态样,例如一星形的凹槽或多个国字形状的凸出部,也可为正方形、菱形或月亮形等等,以供培育者任意的搭配,请一并参照图5所示,使得该葫芦形的植物4表面可呈现出一块相对应的凸体或凹体的造型部41、42,并于副模具2的外侧壁形成有相对应的标示部23,以供培育者知其放置的副模具2是何种文字或图形,且沿着副模具2的周缘凸设有一嵌块24,以供固定于该副模孔13的嵌槽131 ; 该固定器3可为一 C形的扣环,而固定器3的开口端设置有一调整部31,例如扣环柄,以供调整固定器3的松紧度。 于实施使用时,请参阅图2 图4,可先将多个主模具1以模槽11相对的包围于欲塑形的植物4茎部后,将各副模具2对应设置于相对主模具1的副模孔13间,并将各副模具2周缘的嵌块24卡入各副模孔13的嵌槽131,即可将各主模具1连同各副模具2 —起套设于植物4的茎部,且插销121穿设于各主模具1的相对插销孔12中,再将各固定器3分别套设于各结合部14外侧的卡槽141后,以手扳动固定器3的调整部31而紧密的结合各主模具1 ,可增进植物4的美观性以供摆设装饰,此后植物4的茎部将逐渐生长,充满于各主模具1的模槽11而成为葫芦形状,同时植物4的枝叶与根部可经由上下二端的缺口 142顺利的生长,并由于各副模具2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塑形部21、22,使得植物4的茎部将对应形成造型部41、42,待经过适当的时间后,以手扳开各固定器3的调整部31而取下各固定器3,即可将各主模具1相分离而将各主模具1与各副模具2等自植物4的茎部卸下,以便于重复使用,请一并参照图5所示,植物4的茎部将呈葫芦形并具有造型部41 、42,成为培育者自己所喜欢的美丽造型盆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栽塑形结构具有多个主模具,主模具形成有模槽,且于主模具的侧壁设置有副模具,副模具的内侧壁形成有塑形部,而主模具的上下二端分别套设有固定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模具开设有插销孔,插销孔穿设有插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模具开设有副模孔,副模孔设置该副模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副模孔凹设有嵌槽,且该副模形成有嵌块,嵌块卡固于嵌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模具设有结合部,结合部套设该固定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凹设有卡槽,且该固定器嵌固于卡槽。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的内侧凹设有缺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塑形部包括凹槽和/或凸出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设置有调整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塑形结构,其主要具有相对应的多个主模具,主模具相对侧所形成的模槽可结合成一完整的葫芦形状,且于主模具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一副模具,副模具的内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塑形部,例如一星形的凹槽或多个国字形状的凸出部,仅需轻松的组装、套设于植物的茎部,并于主模具的上下二端分别套设一固定器,即可将植物的茎部培育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并形成相对应的造型部,且主模具、副模具可任意搭配又可重复使用,更具市场竞争力与经济价值,外销能力也得以持续维持优势。
文档编号A01G1/00GK201479631SQ200920170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林豊祥 申请人:林豊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