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人工渔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9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人工渔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区人工增殖装置,尤其涉及充气式人工渔礁。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对海洋开发和利用的不断发展,以及海洋科技能力本身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在不断加剧,当前,海洋污染、围海造田、过 度捕捞、海岸工程等已成为影响海洋系统的主要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海洋 环境日益恶化、生物资源严重枯竭、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为快速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促 进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早已将海洋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保护海 洋生物资源和环境作为海洋开发的重点来抓。各国十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视海洋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纷纷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并制定了海洋生态系统及生 物资源的修复计划,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138453. 5公开了一种 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包括用绳索构成正多边形网格结构作为单元网格,在单元网格的 每个边上连接有稳定其结构的沉石,且在单元网格内部各边等间距处用绳索成交叉或多边 形结构与单元网格的其它各边相连接,又在绳索上种植有海洋藻类而构成单元藻场区,并 以绳索编结大量的上述单元藻场区而组成大面积的人工藻场。该发明快速构建便捷、经济 的人工藻场区,缓解海域荒漠化程度,净化海域环境,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其单元藻场区 藻类增殖速度有待提高,构建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成 本低廉、可靠性高,较现有技术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效率的充气式人工渔礁。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气式人工渔礁,其中包 含有向下开口的罩体以及与罩体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并且罩体和底板围成一个中空的腔 体;罩体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上 制有至少一个通孔;罩体外表面制有连接环。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覆盖在该气囊外 部的保护囊。通孔上安装有过滤器。充气装置含有充气管道和阀门。过滤器为多孔板或者 网片。气囊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保护囊为帆布制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环境修复速度,并且本实 用新型的罩体以及与罩体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并且罩体和底板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罩 体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上制有至 少一个通孔;罩体外表面制有连接环,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易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合理、 成本低廉、气囊装置不易破损、可靠性高,并且较现有技术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效 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罩体1、连接环11、底板2、通孔21、过滤器22、充气装置3、保护囊
4、飞^^ 5 ο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充气式人工渔礁,其中包含有向下开口的罩体1以及与 罩体1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2,本实施例优选采用螺栓贯穿连接,以方便拆卸,并且罩体1和 底板2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罩体1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3,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 置3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2上制有两个用于进排水的通孔21 ;罩体1外表面制有连接环 11。气囊装置包括气囊5和覆盖在该气囊5外部的保护囊4,保护囊4用于防止贝类 贝壳等尖锐物刺破气囊5。通孔21上安装有过滤器22,用于防止污损生物及鱼虾进入气囊
5。充气装置3含有充气管道和阀门。阀门可防止海水进入气囊5,使外部充气机可以免去 对气囊5内部的排水操作,直接对气囊5进行充气。过滤器22为多孔板或者网片。气囊5 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保护囊4为帆布制成。使用过程中,应当在罩体1的顶部附近选取一个连接环11,系上一个浮标用于定 位。在罩体1的底边附近选取对称的若干个连接环11专用于连接系泊缆绳。在做环境修 复工作之前,先要准备一些缆绳,在藻类较多的海域进行一段时间的悬挂采苗。也可以到码 头、网箱养殖区收集一些已经附着有藻类的废旧缆绳、网衣作为附着物。将这些附着物系到 连接环11,并且通过充气装置3对气囊装置充气,然后将一个或多个充气式人工渔礁用拖 船暂养海区,放气后沉到海床上固定,暂养一段时间,使藻类有一定时间的增殖和生长。在 暂养期间,罩体1内部容易生长污损生物,因此,安装过滤器22可以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即 使这样,还是会有少量污损生物和鱼虾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腔体内部。当需要对某些环 境受到破坏需要生态修复或其他生态目的需要藻类调控环境的目标海区实施生态增殖及 养护时,用气泵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腔体内的气囊装置充气,产生浮力,方便拖船拖动至目 标海区,再次放气并固定,成为人工渔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拖至任意海区, 并且其表面直接密布有藻类,其生态效果远远高于普通的人工水泥结构物渔礁,其节省了 现有人工渔礁需要等待期表面缓慢的附着一层生物的时间,具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 效率。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 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 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 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包含有向下开口的罩体(1)以及与所述的罩体(1)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2),并且所述的罩体(1)和底板(2)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所述的罩体(1)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3),并且位于所述的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3)连接有气囊装置;所述的底板(2)上制有至少一个通孔(21);所述的罩体(1)外表面制有连接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5) 和覆盖在该气囊(5)外部的保护囊(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1)上安装有 过滤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装置(3)含有充气 管道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器(22)为多孔板或 者网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式人工渔礁,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5)采用橡胶或塑 料制成;所述的保护囊(4)为帆布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气式人工渔礁,其中包含有向下开口的罩体以及与罩体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并且罩体和底板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罩体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上制有至少一个通孔;罩体外表面制有连接环,其具有易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气囊装置不易破损、可靠性高,并且较现有技术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1563487SQ200920199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吴常文, 张永正, 徐佳晶, 徐梅英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