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方法

文档序号:31969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方法。
技术背景
盐碱地是农业开发利用的重要土地资源。我国有盐碱地约3630万公顷,有75%左 右未得到有效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土因含有过量的盐分、有毒物质,以及碱度过大、 土壤性质较差,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盐碱地上植物生长困难,形成大面积的盐 碱荒地,生态环境恶劣。但随着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盐碱地作为一种珍贵的土地资 源,其改良将成为重要的可利用土地的来源。治理盐碱地,改良盐碱地始终是国家多年来十分关注的工作。科技工作者经过几 十年的研究,也发明和总结出一些治理的方法。主要有1、化学方法通过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含钙物质和酸性物质以及保水剂等化学改良剂,来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2、物理方法通过翻耙松土和灌溉等措施增强土壤淋盐。3、生物方法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人工建立枯草层和翻压绿肥等方式,改善土壤条件。虽然这些方法对改良盐碱地土壤有显著效果,但受到一些条件及成本的限制不能 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 壤改良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经济有效、资源丰富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原料——秸秆,将秸秆深层覆盖 并辅以表层覆沙。具体地说,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翻耕土壤其作用是疏松表土,增加表土透水性。②深层施用秸秆其作用是将土壤毛细管作用的连续性破坏,防止底土或地下水中盐分随毛管水 上升积累到地表,抑制土壤返盐;并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③表层覆沙其作用是减少蒸发量,抑制土壤盐分表聚,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作物秸秆分解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并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②表层覆沙,有利于地面平整。③将土壤毛细管作用的连续性破坏,防止底土或地下水中盐分随毛管水上升积累 到地表,抑制土壤返盐④成本低廉,能大面积综合改良盐碱地土壤,提高盐碱地植物生长质量,保护和改 善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1、步骤①中所述的翻耕土壤,要求土壤翻耕深度为25-35cm,耕后及时耙平、耱碎并用镇压器 镇压,实行耕、耙、耱、压连续作业。2、步骤②中所述的深层施用秸秆,要求在土表下15-25cm处铺设作物秸秆,用量为 1. 0-2. 5kg/m2。3、步骤③中所述的表层覆沙,要求厚度为3-lOcm。
权利要求
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①翻耕土壤;②深层施用秸秆;③表层覆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述的翻耕土壤,要求土壤翻耕深度为25-35cm,耕后及时耙平、耱碎并用镇压器镇压, 实行耕、耙、耱、压连续作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的深层施用秸秆,要求在土表下15-25cm处铺设作物秸秆,用量为1. 0-2. 5kg/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 所述的表层覆沙,要求厚度为3-lO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养型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方法,涉及盐碱地治理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①翻耕土壤;②深层施用秸秆;③表层覆沙。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作物秸秆分解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并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②表层覆沙,有利于地面平整;③秸秆翻入土壤,结合覆沙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散失,抑制盐碱地土壤返盐;(4)成本低廉,能大面积综合改良盐碱地土壤,提高盐碱地植物生长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816250SQ20101016022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傅金民, 娄燕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