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磨料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研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粉碎、研磨装置中的磨料辊。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中用于碳化硅雷蒙磨机中的磨料辊是一种易损件,现有的雷蒙磨机在运转 过程中,由于磨辊的密封结构不够合理,容易使粉尘进入到磨辊的内部,由此造成磨辊轴磨 损严重,甚至会导致磨辊无法正常地将物料粉碎。由于磨辊在磨损后在运转的过程中容易 偏离轴心,导致磨辊的进一步加快磨损,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影响整体生产线产能和 成品率。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438501Y,也未能彻底解决磨辊内部进粉的缺陷。因 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磨料辊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磨料辊,该磨料辊通过 对密封结构件及易磨损件的改进,可彻底解决磨辊内部进粉的问题,同时还可提高易损件 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 料辊包括有芯轴,在所述芯轴上分别设置有固定件与转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固定架,所 述芯轴的K端穿过所述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A端设有芯轴紧固件,在所述固定架B端的一 侧设有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有套在所述芯轴上的锥套,在所述锥套的C端设有挡 环,所述挡环的内孔与所述芯轴动配合,所述C端与所述B端相邻且动配合,在所述锥套内 孔与芯轴之间中依次设有固定于芯轴上的尼龙套、刚性密封圈和柔性密封圈,以及可相对 于心轴转动的柔性密封圈、弹簧挡圈和耐磨套筒,所述锥套的D端为由大变小的阶梯孔,在 所述阶梯孔内装有轴承和底盖,所述锥套D端一侧的外表为由大变小的阶梯轴,在所述阶 梯轴上装有辊皮,在所述辊皮的E端与所述阶梯轴的外表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锥套在所 述锁紧件与所述C端之间的外表面上设有防尘罩。为了便于芯轴的定位及固定,以及简化轴的结构,较佳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固定 架中设有锥孔,在所述芯轴上设有锥面段,所述锥面段与所述锥孔相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中 还设有垂直于所述锥孔的销孔,在所述销孔内装有销轴,在所述销轴的端部装有胶套。为了便于将芯轴固定在固定架上,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或为 卡环,所述螺母与所述芯轴的K端的螺纹段配合,或所述卡环与所述芯轴K端的环形槽配 合,所述的螺母或卡环用于将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为了便于锥套与芯轴的配合,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挡环的内孔为锥孔,所述 锥孔与所述芯轴上的锥面段动配合,挡环的两端面与所述的B端和所述的尼龙套的一端面 之间动配合。为了使芯轴与锥套之间达到最好的密封效果,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刚性密 封圈为不锈钢密封圈,所述不锈钢密封圈与所述芯轴静配合或键连接,所述柔性密封圈为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包括与芯轴紧配合或卡装在所述芯轴表面环形槽内的固定橡胶圈, 所述的橡胶圈还包括与所述锥套内孔紧配合或卡装在锥套内孔的环形槽内的转动橡胶圈, 在所述刚性密封圈与柔性密封圈、柔性密封圈与柔性密封圈之间留有间隙。为了减小芯轴与锥套间的摩擦,便于将润滑油注入到摩擦面之间,较佳的技术方 案还有,在所述芯轴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孔与径向孔,所述径向孔的位置与所述间隙的 位置相对应,所述轴向孔为所述芯轴由K端开始延伸的盲孔,在所述盲孔的端部装有密封 螺栓。为了缓解芯轴与锥套之间摩擦,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耐磨套筒为铸铁套筒, 所述耐磨套筒的外表面与所述锥套的内表面静配合或键连接,所述耐磨套筒的内表面与芯 轴表面动配合,所述耐磨套筒的一端顶在所述弹簧挡圈上另一端顶在所述轴承上。为了使辊皮与锥套间配合紧密,减少相对运动造成的功耗及磨损,较佳的技术方 案还有,所述的辊皮为环形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孔与所述的阶梯轴相适配,且与所述阶梯轴 静配合。为了防止磨料粉尘从轴端机进入到摩擦面之间,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底盖 的一端压接在所述轴承的端部,且与所述芯轴的L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与 所述辊皮的另一端平齐,所述底盖与所述锥套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为了便于辊皮的更换,以及防止粉尘由固定架于锥套的结合面处进入摩擦面内, 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锁紧件为螺母或为卡环,所述螺母与设置在所述锥套外表面上 的螺纹段配合,或所述卡环与设置在所述锥套外表面上的的环形槽配合,所述的螺母或卡 环用于将所述辊皮固定在所述锥套上;所述防尘罩通过连耳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且在所述 防尘罩与所述锥套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该磨料辊与现有结构相比较,在芯轴与 锥套之间加装了不锈钢密封圈和铸铁耐磨套管,其中不锈钢密封圈可进一步提高芯轴与锥 套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铸铁是耐磨件,从而可以大大得提高芯轴与锥套间的耐磨性能。因 此,使得该磨料辊可彻底解决磨辊内部进粉的问题,同时也提高易损件锥套与芯轴的使用
寿命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磨料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芯轴;2、固定架;3、K端;4、Α端;5、紧固件;6、B端;7、锥套;8、C端;9、挡 环;10、内孔;11、内孔;12、尼龙套;13、刚性密封圈;14、柔性密封圈;15、柔性密封圈;16、 弹簧挡圈;17、耐磨套筒;18、D端;19、轴承;20、底盖;21、阶梯轴;22、辊皮;23、E端;24、锁 紧件;25、防尘罩;26、锥孔;27、锥面段;28、销孔;29、销轴;30、胶套;31、轴向孔;32、径向 孔;33、间隙;34、螺栓;35、L端;36、螺钉;3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 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磨料辊,该磨料辊包括有芯轴1,在芯轴1上 分别设置有固定件与转动件,固定件包括有固定架2,芯轴1的K端3穿过固定架2,在固定 架2的A端4装有芯轴紧固件5,在固定架2的B端6的一侧装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有套 在所述芯轴1上的锥套7,在锥套7的C端8设有挡环9,该挡环9的内孔10与芯轴1动配 合,C端8与所述B端6相邻且动配合,在锥套7的内孔11与芯轴1之间中依次设有固定 于芯轴1上的尼龙套12、刚性密封圈13和柔性密封圈14,以及可相对于心轴转动的柔性密 封圈15、弹簧挡圈16和耐磨套筒17,锥套7的D端18为由大变小的阶梯孔,在所述阶梯孔 内装有轴承19和底盖20,锥套D端18 —侧的外表为由大变小的阶梯轴21,在阶梯轴21上 装有辊皮22,在辊皮22的E端23与阶梯轴21的外表之间设有锁紧件M,锥套7在锁紧件 M与C端8之间的外表面上装有防尘罩2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芯轴1的定位并将其固定,以及简化轴的结构,本 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是,在固定架1中加工一锥孔沈,在芯轴1上设有锥面段27,该锥面 段27与锥孔沈相配合,在固定架2中还设有垂直于锥孔沈的销孔观,在销孔观内装有 销轴四,在销轴四的两端装有胶套30,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芯轴固定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 例还有,紧固件5可以用螺母也可以用卡环,螺母可与芯轴1的K端3的螺纹段配合,或将 卡环与芯轴1的K端3的环形槽配合,螺母或卡环可用于将芯轴1固定在固定架2上,其余 结构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便于锥套7与芯轴1的配合,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还有,挡环9的内孔10为锥孔,该锥孔10与芯轴1上的锥面段动27配合,挡环9的两端面 分别与固定架2的B端6和尼龙套12的一端面之间动配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完全相 同。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为了使芯轴1与锥套7之间达到最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 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所述的刚性密封圈13可选用不锈钢密封圈,不锈钢密封圈与芯轴 1之间可以采用静配合或键连接,所述的柔性密封圈14、15可以是橡胶圈或毛毡垫圈,橡胶 圈包括与芯轴1紧配合或卡装在芯轴表面环形槽内的固定橡胶圈,橡胶圈还包括与锥套7 的内孔11紧配合或卡装在锥套7的内孔11的环形槽内的转动橡胶圈,在刚性密封圈13与 柔性密封圈14、柔性密封圈14与柔性密封圈15之间留有间隙37,其余结构与实施例4完 全相同。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为了减小芯轴1与锥套7间的摩擦,便于将润滑油注入到摩 擦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在芯轴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孔31与径向孔 32,径向孔32的位置与间隙37的位置相对应,轴向孔31为芯轴1由K端3开始延伸的盲孔,在盲孔的端部装有用于密封的螺栓34,其余结构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实施例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为了缓解芯轴与锥套之间摩擦,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还有,耐磨套筒17可选用铸铁套筒,耐磨套筒17的外表面与锥套7的内表面之间可采用静 配合或键连接,耐磨套筒17的内表面与芯轴1的内表面动配合,耐磨套筒17的一端顶在弹 簧挡圈16上另一端顶在轴承19上,其余结构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实施例8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为了使辊皮22与锥套7间配合紧密,减少相对运动造成的 功耗及磨损,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辊皮22为环形套管,套管的内孔与阶梯轴21 相适配,且与阶梯轴21静配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7完全相同。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为了防止磨料粉尘从轴端机进入到摩擦面之间,本实用新 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底盖20的一端压接在轴承19的端部,且与芯轴的L端35之间留有 间隙,底盖20的另一端与辊皮22的另一端平齐,底盖20与锥套7之间通过螺钉36连接,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8完全相同。实施例10在实施例1至9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辊皮22的更换,以及防止粉尘由 固定架2与锥套7的结合面处进入摩擦面内,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有,锁紧件M为 螺母或为卡环,螺母与设置在锥套7外表面上的螺纹段配合,或卡环与设置在锥套外表面 上的的环形槽配合,螺母或卡环用于将辊皮22固定在锥套7上;防尘罩25通过连耳与固定 架1连接,且在防尘罩25与锥套7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磨料辊转动研磨时,辊皮22,锥套7和轴承19转动,与 磨环(图中未画)之间的配合将原料研磨成微粉,在研磨的过程中会产生了很多的粉尘, 而尼龙套12,刚性密封圈13,柔性密封圈14、15形成了防尘保护结构,外加防尘罩25,更加 增加了磨料辊的密封效果;而轴承19,耐磨球墨铸铁套管17预防了磨料辊中芯轴的偏离磨 损。本新型在正常生产中磨料辊的使用寿命比原有结构提高了 50%以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辊包括有芯轴,在所述芯轴上分别设置有固定 件与转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固定架,所述芯轴的K端穿过所述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A 端设有芯轴紧固件,在所述固定架B端的一侧设有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有套在所 述芯轴上的锥套,在所述锥套的C端设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孔与所述芯轴动配合,所述C 端与所述B端相邻且动配合,在所述锥套内孔与芯轴之间中依次设有固定于芯轴上的尼龙 套、刚性密封圈和柔性密封圈,以及可相对于心轴转动的柔性密封圈、弹簧挡圈和耐磨套 筒,所述锥套的D端为由大变小的阶梯孔,在所述阶梯孔内装有轴承和底盖,所述锥套D端 一侧的外表为由大变小的阶梯轴,在所述阶梯轴上装有辊皮,在所述辊皮的E端与所述阶 梯轴的外表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锥套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C端之间的外表面上设有防尘 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中设有锥孔,在所述芯轴 上设有锥面段,所述锥面段与所述锥孔相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中还设有垂直于所述锥孔的 销孔,在所述销孔内装有销轴,在所述销轴的端部装有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或为卡环,所述螺母 与所述芯轴的K端的螺纹段配合,或所述卡环与所述芯轴K端的环形槽配合,所述的螺母或 卡环用于将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的内孔为锥孔,所述锥孔与所 述芯轴上的锥面段动配合,挡环的两端面与所述的B端和所述的尼龙套的一端面之间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密封圈为不锈钢密封圈,所述 不锈钢密封圈与所述芯轴静配合或键连接,所述柔性密封圈为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包括 与芯轴紧配合或卡装在所述芯轴表面环形槽内的固定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还包括与所述 锥套内孔紧配合或卡装在锥套内孔的环形槽内的转动橡胶圈,在所述刚性密封圈与柔性密 封圈、柔性密封圈与柔性密封圈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轴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孔 与径向孔,所述径向孔的位置与所述间隙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轴向孔为所述芯轴由K端开 始延伸的盲孔,在所述盲孔的端部装有密封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筒为铸铁套筒,所述耐磨套 筒的外表面与所述锥套的内表面静配合或键连接,所述耐磨套筒的内表面与芯轴表面动配 合,所述耐磨套筒的一端顶在所述弹簧挡圈上另一端顶在所述轴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皮为环形套管,所述套管的内 孔与所述的阶梯轴相适配,且与所述阶梯轴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一端压接在所述轴承的端 部,且与所述芯轴的L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辊皮的另一端平齐,所述 底盖与所述锥套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磨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螺母或 为卡环,所述螺母与设置在所述锥套外表面上的螺纹段配合,或所述卡环与设置在所述锥 套外表面上的的环形槽配合,所述的螺母或卡环用于将所述辊皮固定在所述锥套上;所述 防尘罩通过连耳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且在所述防尘罩与所述锥套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料辊,该磨料辊包括芯轴,芯轴上分别设置有固定件与转动件,固定件包括固定架,芯轴一端穿过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有芯轴紧固件,在固定架的一侧装有转动件,转动件包括有套在芯轴上的锥套,在锥套上设有挡环,在锥套内孔与芯轴之间中依次设有固定于芯轴上的尼龙套、刚性密封圈和柔性密封圈,以及柔性密封圈、弹簧挡圈和耐磨套筒,在锥套的另一端内装有轴承和底盖,在锥套另一端的外表上装有辊皮,在辊皮的一端装有锁紧件,锥套在锁紧件与端部之间的外表面上设有防尘罩。该磨料辊通过对密封结构件及易磨损件的改进,可彻底解决磨辊内部进粉的问题,同时还可提高易损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02C15/00GK201862443SQ2010202493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吴国良, 堵慧敏, 王祎 申请人:江苏大阳微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