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72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谷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具,尤其涉及一种打谷桶。
背景技术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农用机械不断普及及应用,在北方较平坦的 土地上,水稻的收割都采用联合收割机,但是南方一些山地区域的水稻收割,存在土地崎 岖,机器不能进入的缺点,人们在收割水稻的时候,普遍还是采取较落后的手工收割,手工 收割过程中,需要将谷穗敲打剥落入打谷桶中,再转入口袋运走。传统的打谷桶为木制结 构,用抓钉和长螺杆连接,十分笨重,移动不方便,并且木质打谷桶常年放置在有水的稻田 里,木板很容易泡涨,从而导致变形开裂,稻田里的水便会漏进打谷桶里,谷物经水泡后,易 发芽,影响谷物质量,且粘水后的谷物比较重,农民搬动起来费力;且使用寿命短;其次制 造木质打谷桶需要大量木材,因此需砍伐森林,很不环保。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打谷桶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谷桶,其经久耐用,制造 工艺简单,并且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打谷桶,包括桶 体,所述桶体为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四块侧板和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焊接而成的盒体。首先桶体焊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打谷桶的效率;其次桶体焊接 而成,不会出现结合处开裂、漏水的现象;最后材质为聚丙烯材料,不仅材质轻,方便移动, 而且材料十分易得,不易腐蚀,经久耐用,且易回收利用,不再需要砍伐树木来制作谷捅,保 护了生态环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块侧板为由底部向上逐渐变宽的梯形板。因此形成的 桶体为上部比下部略大的盒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块侧板为矩形或方形板。因此形成的桶体为立方体或 长方体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桶沿上的每个角的相邻侧壁上各设置一小孔,两小 孔之间连接有拉手。设置拉手,方便人们移动打谷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手由麻绳或铁丝制成。麻绳和铁丝材料易得,且便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桶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一索状拉手。设置索状拉 手,方便人们搬动打谷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工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打谷 桶的效率;打谷桶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经久耐用,灵巧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为聚丙烯材 料,易回收利用,避免了对森林树木的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桶体1组成,所述桶体1为由聚丙烯材料制 成的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和四块矩形侧板焊接而成的盒体,所述桶体1桶沿上的每个角的 相邻侧壁上各设置一小孔3,两小孔3之间连接有拉手4,所述拉手4由麻绳或铁丝制成。实施例2 由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桶体1组成,所述桶体1为由聚丙烯材料制 成的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和四块矩形侧板焊接而成的盒体,所述桶体1桶沿的四个角上分 别设置一索状拉手2,方便拉动打谷桶移动。实施例3 由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桶体1组成,所述桶体1为由聚丙烯材料制 成的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和四块梯形侧板焊接而成的盒体,梯形板的上底面的宽度比下底 面的宽大约20厘米。
权利要求1.一种打谷桶,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为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四块 侧板和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焊接而成的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侧板为由底部向上逐渐变宽 的梯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块侧板为矩形或方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桶沿上的每个角的相邻侧 壁上各设置一小孔(3),两小孔(3)之间连接有拉手(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4)由麻绳或铁丝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桶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 一索状拉手(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谷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为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四块侧板和一块方形或矩形底板焊接而成的盒体。桶体焊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打谷桶的效率;其次桶体焊接而成,不会出现结合处开裂、漏水的现象;最后材质为聚丙烯材料,不仅材质轻,方便移动,而且材料十分易得,不易腐蚀,经久耐用,且易回收利用,不再需要砍伐树木来制作谷捅,保护了生态环境。
文档编号A01F5/00GK201781785SQ2010205360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0日
发明者冯运卫 申请人:冯运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