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1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蚜虫咬食烟草,传播多种烟草病害,而现今通常采用化学试剂杀死蚜虫。随着人类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面,认识到化学制剂残留对环境和土壤的破坏性,越来越偏向于生物防治。蚜茧蜂是蚜虫的天敌,它通过影响蚜虫的繁殖和直接杀死蚜虫,可有效控制蚜虫对烟草生长的危害。生产上采用人工繁殖蚜茧蜂,待其成虫后放到烟田中。成虫蚜茧蜂个体很小,一般只有0. 1 2. 4毫米,往往通过一种类似于吸尘器的捕捉设备在蚜茧蜂繁殖室内捕捉蚜茧蜂,再释放到指定的烟田。但是现有的这种蚜茧蜂捕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设备在吸进一定量的蚜茧蜂后,成蜂充斥在头罩空间内,在打开捕捉容器把成蜂倒入纱网过程中,形成了二次转移,这样容易导致部分蚜茧蜂死亡,而且,这样也增加了劳动量。 另外,因为蚜茧蜂个体太小,活体极易附着在捕捉容器壁上,造成转移不彻底,并且增加了成蜂的逃跑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降低捕捉蚜茧蜂成虫时蚜茧蜂
的死亡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包括收集装置、捕捉装置、以及处理装置,所述捕捉装置的前端与所述收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处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包括捕捉袋容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捕捉袋容器内部的网状袋,所述捕捉袋容器的前端设有接口,所述网状袋设有卡口,所述捕捉袋容器与所述网状袋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卡口连接。可选地,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捕捉装置的连接面设有滤网。可选地,所述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动力机,所述处理装置的外部设有开关、手柄、 以及出气道。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捕捉装置的捕捉袋容器内设有网状袋,网状袋的网状结构在动力机负压的作用下受力均勻,减少对吸进的蚜茧蜂成虫翅膀的破坏;网状袋和捕捉袋容器通过卡口和接口连接,在捕捉完毕后,网状袋可以轻松拆下,直接把捕捉到的蚜茧蜂成虫带到指定烟田释放。 整个过程无需使用毛刷将蚜茧蜂成虫转移到纱网,没有蚜茧蜂成虫的二次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蚜茧蜂成虫身体的伤害。同时,这样的操作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捕捉效率。[0013]处理装置与捕捉装置的连接面设有滤网,可以过滤杂质,对处理装置里的动力机起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经过滤的空气通过出气道排出。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手柄设置增强了设备使用的方便性。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捕捉袋容器、以及网状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实施例,包括收集装置1、捕捉装置2、以及处理装置3,捕捉装置2的前端与收集装置1扣合连接,捕捉装置2的后端与处理装置3扣合连接,捕捉装置2包括捕捉袋容器21、以及设置于捕捉袋容器 21内部的网状袋22,捕捉袋容器21的前端设有接口 211,网状袋22设有卡口 221,捕捉袋容器21与网状袋22通过接口 211与卡口 221连接。处理装置3与捕捉装置2连接面设有滤网31 ;处理装置3的内部设有动力机32, 处理装置3的外部设有开关33、手柄34、以及出气道35。此处动力机32包括电动机、以及风机。接通电源,打开开关33,电动机高速旋转,并带动风机转动,叶轮中的叶片不断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得到能量,并以极高的速度排出风机,此时,风机前端即动力机前端捕捉装置2内部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叶轮中的空气,使捕捉装置2内形成瞬间真空,即在捕捉装置内与外界大气压形成了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吸入收集装置1 的进气口 15附近的蚜茧蜂成虫;进入收集装置1的蚜茧蜂成虫受到负压的作用,进入捕捉装置2的网状袋22,并附着在网状袋22上,由于网状袋22的网状结构设计,在动力机32负压的作用下受力均勻,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吸进的蚜茧蜂成虫翅膀的破坏。由于网状袋22采用柔软的纤维材料,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蚜茧蜂成虫身体的伤害,并且网状袋22更耐用;空气继续前行,通过捕捉装置2与处理装置3连接面设置的滤网31,滤网31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对处理装置3里的动力机32起保护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经过滤的空气最终通过出气道34排出。在捕捉完毕后,由于网状袋22和捕捉袋容器21通过卡口 221和接口 211连接,故网状袋22可以轻松拆下,直接把捕捉到的蚜茧蜂成虫带到指定烟田释放。整个过程无需使用毛刷将蚜茧蜂成虫转移到纱网,没有蚜茧蜂成虫的二次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蚜茧蜂成虫身体的伤害。同时,这样的操作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捕捉效率。[0025]另外,蚜茧蜂成虫捕捉器的手柄33设置增强了设备使用的方便性。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其特征是,包括收集装置、捕捉装置、以及处理装置,所述捕捉装置的前端与所述收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处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包括捕捉袋容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捕捉袋容器内部的网状袋, 所述捕捉袋容器的前端设有接口,所述网状袋设有卡口,所述捕捉袋容器与所述网状袋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卡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捕捉装置的连接面设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动力机,所述处理装置的外部设有开关、手柄、以及出气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包括收集装置、捕捉装置、以及处理装置,所述捕捉装置的前端与所述收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处理装置扣合连接,所述捕捉装置包括捕捉袋容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捕捉袋容器内部的网状袋,所述捕捉袋容器的前端设有接口,所述网状袋设有卡口,所述捕捉袋容器与所述网状袋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卡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蚜茧蜂成虫捕捉器,降低捕捉蚜茧蜂成虫时蚜茧蜂的死亡率。
文档编号A01M5/08GK201957644SQ20102059313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亚平, 何元胜, 何军, 李红梅, 杨硕媛, 王继明, 许银莲, 陈萍 申请人:云南省烟草公司临沧市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