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毛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8阅读:10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剥毛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豆机,尤其指一种剥毛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专利号为CN200320108842. 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剥毛 豆机,由被固定在底座中部的轴板上呈上下位置安装的上、下挤压辊和装在它们端部的齿 轮、顶丝、摇把构成。该剥毛豆机的上、下挤压辊在一周的同步反向转动中,它们间的夹角、 夹缝大小不断变化,在最小夹角、夹缝位置也能把荚壳夹紧而不夹坏豆粒;它剥出的豆粒不 受污染、不经上、下挤压辊间的夹缝自动排出。此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 家庭、餐馆、食堂及卖菜摊。但缺点是用手动工作效果不好,对一些女同志使用很不方便,所 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且剥豆荚效果好的一种剥毛豆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剥毛豆机,包括有设置于 机架上以上下位置安装的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所述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 上齿轮和下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电机输出轴齿 轮相互啮合在一起。作为改进,在毛豆进料口处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进料斗,且进料斗与进料口之 间留有与上下挤压辊平行设置且能将豆肉向下通过的出豆缝,并在进料斗上设置有能使豆 肉顺利进入进料口的振动器。再改进,所述机架为机框,在该机框上开有出豆荚口,该出豆荚口处通过斜板与上 下挤压辊的出豆荚口之间形成出豆荚通道。再改进,所述机框在位于内腔下部设有毛豆肉出口。再改进,所述电机通过盖板将电机封装于机框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体积小,易搬动,非常适用于 家庭,使用十分方便,且制作成本低,剥豆荚效果理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0016]图7是图6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剥毛豆机,包括有设置于机架上以上下位置安装的 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所述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上齿轮41和下齿 轮51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下齿轮51通过中间齿轮7与电机6输出轴齿轮61相互啮合在 一起。在上下挤压辊4、5之间的毛豆进口处21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进料斗2,且进料斗 2与进料口 21之间留有与上下挤压辊4、5平行设置且能将豆肉向下通过的出豆缝22,并在 进料斗2上设置有使豆肉顺利进入进料口 21的振动器。所述机架为机框1,在该机框1上 开有出豆荚口 13,该出豆荚口 13处通过斜板3与上下挤压辊4、5的出荚口之间形成出豆 荚通道。在机框1位于内腔下部开有毛豆肉出口 11,以方便将毛豆肉从机框中取出,电机6 通过盖板12将电机6封装于机框1内。如图6和图7所示的的剥毛豆机,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相同,只是在机架上未设进料 斗。
权利要求1.一种剥毛豆机,包括有设置于机架上以上下位置安装的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所述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上齿轮Gl)和下齿轮(51)相互啮 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51)通过中间齿轮(7)与电机(6)输出轴齿轮(61)相互啮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毛豆机,其特征在于在毛豆进料口处设置有固定 在机架上的进料斗O),且进料斗( 与进料口 之间留有与上下挤压辊(4、幻平行设 置且能将豆肉向下通过的出豆缝(22),并在进料斗(2)上设置有能使豆肉顺利进入进料口 (21)的振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毛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机框(1),在该机框 ⑴上开有出豆荚口(13),该出豆荚口(13)处通过斜板(3)与上下挤压辊G、5)的出豆荚 口之间形成出豆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毛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框(1)在位于内腔下部设有 毛豆肉出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毛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通过盖板(1 将电机(6)封装于机框(1)内。
专利摘要一种剥毛豆机,包括有设置于机架上以上下位置安装的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所述上挤压辊(4)和下挤压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上齿轮(41)和下齿轮(51)相互啮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51)通过中间齿轮(7)与电机(6)输出轴齿轮(61)相互啮合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体积小,易搬动,非常适用于家庭,使用十分方便,且制作成本低,剥豆荚效果理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
文档编号A23N15/10GK201928964SQ20102069328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元忠 申请人:陈元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