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深层土壤冻融松耕通气方法

文档序号:11533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果园深层土壤冻融松耕通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深松耕的方法,属于果园土壤耕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系生长和呼吸需要土壤保持疏松和良好的通气性,但由于踩踏、机械压实和土壤本身的原因而导致果树根区土壤坚硬、密板,通气不良,这不仅限制根系生长,还会因为缺氧而使部分根系窒息死亡,最终使果树生长减慢,树体衰弱甚至逐渐死亡,因此,通过适当耕作,使根区土壤保持疏松和通气非常重要,尤其在质地粘重的土壤,松耕和通气更为必要。对于20厘米以内的表层或浅层土壤,可以通过锄地、刨地、旋耕等耕作方法进行松耕通气,但是树木根系的下扎深度要远大多20厘米,锄地、刨地、旋耕等常规方法往往无济于事,于是人们通过深翻扩穴的方法来改善根区土壤环境,但深翻扩穴生产成本高、劳动量、伤根量以及对土壤的扰动都很大。冻融交替利用土壤结冰冻胀、融冰塌陷的原理使土壤变得疏松,所以,我国北方大部分农田和果园会在土壤封冻前浇水,除了蓄水保墒外,还通过冻融过程使土壤在春天变得疏松、通气。但土壤冻融能否发生及冻融的松耕效果取决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只有20 30厘米的上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会达到冻融的条件,超过50厘米的深层土壤往往因冬季最低温度达不到零度以下,或虽然达到零度以下而夏季最高温度达不到零度以上,或者土壤含水量太低等原因而不能发生冻融,所以冻融作用只适合浅层土壤的松耕通气,对深层土壤起不到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深层土壤松耕通气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土壤冻融作用,创造了一种对果树和珍稀树木根区深层土壤进行松耕的方法。本方法是在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份土壤封冻前,于树冠投影外缘钻4 12个“V”形孔洞,每个孔洞直径3 15厘米、垂直深度50 100厘米;孔洞的两个开口相距30 80厘米、一南一北设置,在北部开口的北侧挖一小坑,挖出的土在该开口南侧堆成凹面朝北的月牙形土堆;之后向每个“V” 形孔洞内灌水5-50升;翌年随着树冠扩展将“V”形孔洞的设置位置向外移,以后逐年外移孔洞位置,并增加孔洞数量,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本方法在冬天使冷空气灌入及流过孔洞,因孔洞内土壤含水量充足,当孔洞内土壤降至零度以下时,土壤冻结,体积膨胀;到春天,大气回暖,暖空气流入孔洞内,使冻结的土壤融化,这样,深层土壤发生冻融,结构变得疏松;同时地面的空气通过孔洞流到土壤下层,孔洞内的土壤通气性也得到改善,便于根系扩展和生长;以后逐年将钻孔位置向外扩展,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本发明有益之处通过在土壤上钻“V”形孔洞将冷空气引入土壤深层,利用天然冻融交替作用代替深翻扩穴解决了深层土壤松耕通气问题,大大降低了土壤深松耕所需的机械动力和人工用量,土壤管理成本显著低。现代果树科学研究已表明,对果园土壤不需全面深翻扩穴,只要对根区土壤进行“局部改良”,就能够满足果树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条件,本发明正是对土壤进行“局部改良”的一种措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避免传统深松耕和深翻扩穴对土壤的巨大扰动,既保持了土壤状态的相对稳定又改善了深层土壤的结构,满足了树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条件。采用本发明不仅使深层土壤变的疏松,“V” 形孔洞的存在还促进了土壤深层的气体交换,大大提高深层土壤氧气含量。本发明尤其适于根区土壤粘重及土壤存在胶泥层的果园和珍稀树木的栽培地。


图1为果园深层土壤冻融松耕剖面图;图2为“V”形孔洞剖面图;图3为设有8个“V”形孔洞的地面俯视图。图中1是树冠,2是树干,3是“V”形孔洞南部的开口,4是“V”形孔洞北部开口南侧的月牙形土堆,5是“V”形孔洞北部的开口,6是“V”形孔洞北部开口北侧的小坑,7是“V” 形孔洞,8是深层土壤,9是表层土壤,10是树冠投影外缘。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

,按照下述步骤实施在果树和珍稀树木立地土壤比较粘重的地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份土壤封冻前,于树冠投影外缘10钻4 12个“V”形孔洞7,每个孔洞直径3 15厘米、垂直深度 50 100厘米;孔洞的两个开口相距30 80厘米、一南一北设置,在北部开口 5的北侧挖一小坑6,挖出的土在该开口南侧堆成凹面朝北的月牙形土堆4 ;之后向每个“V”形孔洞7 内灌水5-50升;翌年随着树冠扩展将“V”形孔洞的设置位置向外移,以后逐年外移孔洞位置,并增加孔洞数量,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实施例1 在土壤母质为石灰岩的果园,10月下旬于树冠投影外缘10钻8个“V”形孔洞7, 每个孔洞直径8厘米、垂直深度80厘米;孔洞的两个开口相距60厘米、一南一北设置,在北部开口 5的北侧挖一小坑6,挖出的土在该开口南侧堆成凹面朝北的月牙形土堆4 ;之后向每个“V”形孔洞7内灌水10升;翌年随着树冠扩展将“V”形孔洞的设置位置向外移,以后逐年外移孔洞位置,并增加孔洞数量,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实施例2:在土壤比较粘重的地区,11月上旬,在珍稀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10钻6个“V”形孔洞7,每个孔洞直径5厘米、垂直深度60厘米;孔洞的两个开口相距50厘米、一南一北设置,在北部开口 5的北侧挖一小坑6,挖出的土在该开口南侧堆成凹面朝北的月牙形土堆4 ; 之后向每个“V”形孔洞7内灌水5升;翌年随着树冠扩展将“V”形孔洞的设置位置向外移, 以后逐年外移孔洞位置,并增加孔洞数量,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
权利要求
1. 一种果园深层土壤冻融松耕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份土壤封冻前,于树冠投影外缘钻4 12个“V”形孔洞,每个孔洞直径3 15厘米、垂直深度50 100厘米;孔洞的两个开口相距30 80厘米、一南一北设置,在北部开口的北侧挖一小坑,挖出的土在该开口南侧堆成凹面朝北的月牙形土堆;之后向每个 “V”形孔洞内灌水5-50升;翌年随着树冠扩展将“V”形孔洞的设置位置向外移,以后逐年外移孔洞位置,并增加孔洞数量,使土壤深层松耕的区域逐渐扩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园深层土壤冻融松耕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质地粘重的土壤上钻“V”形孔洞,于冬天向孔洞内灌水,冷空气经孔洞灌入及流过50-100厘米深的湿润土层,将温度降至零度以下,使深层土壤冻结;到春天,大气回暖,暖空气流入孔洞内,使冻结土壤融化,这样深层土壤因发生冻融而变得疏松。本发明利用冻融作用代替深翻扩穴解决了深层土壤的松耕问题,大大降低了机械动力和人工用量,避免了对土壤的巨大扰动,改善了深层土壤的通气性,降低了土壤耕作成本。本发明尤其适于根区土壤质地粘重及土壤存在胶泥层的果园和珍稀树木的栽培地。
文档编号A01B79/00GK102160481SQ2011100682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接玉玲, 杨洪强, 杨致瑗, 郝文强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