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属于农业播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水资源的减少对农业发展的挑战对于河北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区而言,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第一大要素,发展节水农业已经迫在眉睫。河北水稻面积已经减少为原来的1/5,农民对节水作物的呼声越来越高,优良旱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已经势在必行了。农业所面临的干旱问题在逐年加剧,仅仅依靠品种改良无法完全解决,农业还需要一个全新的栽培模式。2.农村劳动力解放的迫切需求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从业人口所占比例在大规模减少,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田间劳作农民还存在老龄化趋势,青年人大多进城务工,农业劳动者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在这种形式下,我国传统的一家一户、精耕细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农业实施机械化、操作简单化有益于农村劳动力的解放,是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也需要一次种植方法的革新,为了降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农业的推广范围,利用现有的农膜种植技术,提出“五省、 两提高”即省工、省时、省水、省药、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让农民不再间苗、除草、施肥、浇水,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效率,走节约型、无排放的绿色农业的新型种植方式。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306919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印刷播种技术,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采用传统印刷方法,在纸、塑料膜或无纺布上按播种需要的距离与粒数粘结种子,然后铺贴于地面的播种技术。该技术使田间的播种大部分改变成为室内的工业化生产, 节省了种子,提高了播种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其不足之处是采用纸作为种子的载体,在种子出苗时纸就会烂掉,不能对农作物起到任何保护作用;用塑料膜或无纺布作为种子的载体, 种苗很不容易破膜,在种子出苗后的塑料膜或无纺布内形成帐蓬,在阳光照射的高温下,种苗就会被烧死,不能完成播种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不仅提供了一种使田间的播种大部分改变成为工厂化的集中规模生产,节省了种子,提高了播种的精度和生产效率,而且能对农作物起到增温、保水、保肥和基本不生长杂草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是在塑料膜上用粘合剂按照播种所需株距、行距和粒数固定种子,将种子边缘的塑料膜上开孔制成种膜,然后将种膜铺放在土地上。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种子对称两边缘的塑料膜上进行开孔。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下 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种子边缘与孔的距离为0. 3-1. 0厘米。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孔为2-3厘米长度的缝隙。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塑料膜为农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大幅降低播种和除草的人工费用。使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在播种前预制好的种膜(即在种膜上开孔粘种),播种时一人就可操作专用铺膜机进行田间播种,提高播种速度;同时由于地膜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还可以大幅降低除草的人工费用、购买除草剂的费用。2、保墒好。地膜可以显著提高地温、阻止水份蒸发,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3、产量高。使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根据当地当时的土壤和施肥情况,自主控制行、株间距及种子的粒数,进行最优化播种,最终使产量达到最大化。4、工作条件极大改善。由于主要的打孔粘种工作在加工厂内进行,初步实现工业化生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图1是本发明播种后塑料膜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塑料膜、2-粘合剂、3-种子、4-孔、H-种子边与孔的距离、B-孔缝隙的长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是在农膜的塑料膜1上用粘合剂2按照播种所需株距、行距和粒数固定种子3,将种子3 对称两边缘距离H为0. 7厘米的塑料膜上开长度B为3厘米的缝隙孔4,从而制成种膜。利用播种前在室内预制好种膜,播种时节在田间铺播。将制成的种膜粘种子3面向下铺放在土地上,在两行种膜的接缝处压土,从而完成预置种膜配套播种的工作。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在塑料膜上按照播种所需株距行距打一个或者若干个裂缝或者制造一个或者若干个孔;2.使用粘合剂将种子粘合在孔边缘或者裂缝的边缘; 3.制作成为带种子塑料膜。4.通过铺膜机械实现一体化;5.适合水田、旱田;一次性铺膜、 造墒、缓释肥、播种;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除草剂。使用农用地膜作为塑料膜1,可以在农作物收割后从土上将塑料膜拉出回收,然后制造出塑料颗粒重新生产农膜,达到使农膜不污染土地并能重复利用。将种子3对称两边缘距离H为0. 7厘米的塑料膜上开长度B为3厘米的缝隙孔4,可以使种子3在其趋光性的作用下,通过其两边的缝隙孔4挤出膜外进行生长。如果缝隙孔4离种子3太近,不利于种子3与塑料膜的粘结;而缝隙孔4离种子3太远,又不利于种子3通过其两边的缝隙孔4 挤出膜外进行生长。如果缝隙孔4长度过短,会使种子3不能够全部挤出;而如果缝隙孔4 过长,就会使杂草乘机挤出膜外进行生长。本发明中种子3的粒数、行距和株距都可以根据播种品种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本发明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在农膜覆盖的大田内,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地温不断地递增,可提前半个月进行播种。使用本发明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在农膜覆盖的大田内,由于农膜的隔离,使蒸发的水份出不去而回落在大田内,从而可节省80%左右的水。使用本发明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在农膜覆盖的大田内,由于农膜的隔离,农膜在吸收阳光照射而产生的内部高温下杂草就会被烧死,从而达到除草作用。由于以上的作用和好处,从而减轻了农民对大田的管理工作,使农作物的播种初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包括在塑料膜(1)上用粘合剂(2)按照播种所需株距、 行距和粒数固定种子(3)制成种膜,将种膜铺放在土地上,其特征在于将种子(3)边缘的塑料膜(1)上开孔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3)对称两边缘的塑料膜(1)上进行开孔(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3)边缘与孔⑷的距离(H)为0. 3-1. 0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孔(4)为2-3厘米长度⑶的缝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1)为农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孔(4)为2-3厘米长度⑶的缝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1)为农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其属于农业播种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在塑料膜上播种后种苗很不容易破膜,在种子出苗后的塑料膜内形成帐蓬,在阳光照射的高温下,种苗就会被烧死,不能完成播种任务的问题。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是在塑料膜上用粘合剂按照播种所需株距、行距和粒数固定种子,将种子边缘的塑料膜上开孔制成种膜,把种膜铺放在土地上组成。采用这种预制种膜配套播种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播种。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282933SQ20111016486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纪山, 马占元 申请人:河北鲲鹏种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