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饲料用颗粒酶的包被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4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温饲料用颗粒酶的包被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用酶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温饲料用颗粒酶的包被生
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量试验证明,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β -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生物酶制剂,能比较明显地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随着饲料生产技术的不多提高和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加强,颗粒化饲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饲料颗粒化不仅能杀死饲料中的微生物,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而且还可以减少粉尘,便于包装和储运。但是饲料制粒是一个高温高湿过程。在制粒的过程中,酶既要承受干热处理,又要承受湿热的处理,在干热的情况下, 酶吸收热量,三维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其失活,在湿热的情况下,酶不仅吸收热量导致构像发生变化,同时水分子和酶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的破坏,使得酶的构像更容易发生变化,使酶失活。为了在制粒的过程中尽可能保存酶的活性,采用对载体结合酶进行包被处理的方法。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原料酶+载体一混合一搅拌一制粒一抛丸一包衣一干燥。包被技术在饲料行业已经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的包被型颗粒饲用酶,有如BASF 公司和NOVO公司生产的颗粒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它们是通过对液态发酵获得的酶液进行过滤、浓缩、填充、挤压、切割、干燥和包被等工艺步骤制得。专利EP569468B 1揭示了一种包被的颗粒制剂——Biofeed+T,简称为T颗粒。 这种颗粒含有2% 40% (w/w)的纤维素,均勻分布在颗粒内部。在饲料蒸汽制粒过程中 β -葡聚糖酶的活力可保留90%以上(制粒温度70°C,时间为20 30s),而未包被的酶制剂β-葡聚糖酶的活力仅保留75%左右。关于T颗粒的描述最早出现在专利US4106991, 选用的疏水物质溶入到包衣里,需要的物质如下a.纤维素(ArbocelTMBC200)。b.充分研碎的填充物(含有一种或多种水不溶物)。c.糊精(或其他结构的碳水化合物)。d.酶的水溶液。专利EP758018AI介绍了两种包被型颗粒饲用木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内含组分见表1、表2。表1颗粒)(A(包被型,木聚糖酶活力770FXU/g)
权利要求
1.一种耐温饲料用颗粒酶的包被生产工艺,由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制粒步骤、抛丸步骤、包衣步骤、干燥步骤组成,其中所述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是指将原料酶和载体混合制成膏状物,所述载体由碳酸钙、乙基纤维素、玉米淀粉、水组成,其中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碳酸钙20%,乙基纤维素 10% -20%,玉米淀粉20% -30%,原料酶20% -40%,余量为水;所述制粒步骤是指将所述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得到的膏状物通过摇摆制粒剂或挤出机进行造粒得到核心颗粒;所用的制粒机为观-160型摇摆颗粒机,旋转滚筒直径160毫米,旋转滚筒速转速65转/分,旋转滚筒摆动角度365度士 10度,所制颗粒直径在30-60目。所述抛丸步骤是指将制粒步骤制得的核心颗粒通过抛丸机进行抛丸,最终得到核心颗粒的粒度控制在30-40目,抛丸采用的是QZL700型抛丸机,抛丸锅的直径为700毫米,抛丸转速为100-200转(根据生产需求调节)。所述包衣步骤是指先将抛丸步骤制备的核心颗粒混悬于适量纯化水中得到核心颗粒水的混悬液,然后将核心颗粒水的混悬液与乳胶液混合,补水至足量,缓缓搅拌即可;选用 DLB型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包衣时包衣温度控制在35 45°C,包衣液流速控制在10-12千克/小时;最终得到的耐温饲料用颗粒酶包埋率在80%以上。所述乳胶液选用肠溶性聚丙烯酸树酯乳胶液,所述肠溶性聚丙烯酸树酯乳胶液、纯化水、抛丸步骤制备的核心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为1 1.5 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中,所述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碳酸钙20%,乙基纤维素10% -20%,玉米淀粉20% -30%, 原料酶20% -40%,余量为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衣步骤中,所述肠溶性聚丙烯酸树酯乳胶液、纯化水、抛丸步骤制备的核心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为1 1.5 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酶选自木聚糖酶、匍聚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植酸酶、果胶酶中的一种纯酶或两种以上的复合酶。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耐温饲料用颗粒酶的包被生产工艺,由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制粒步骤、抛丸步骤、包衣步骤、干燥步骤组成,其中原料酶+载体的混合步骤是指将原料酶和载体混合制成膏状物,所述载体由碳酸钙、乙基纤维素、玉米淀粉、水组成,其中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碳酸钙20%,乙基纤维素10%-20%,玉米淀粉20%-30%,原料酶20%-40%,余量为水。本发明可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尤其是耐湿热性。使用肠溶性聚丙烯酸树酯乳胶液作为此种包衣材料,可以在包衣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生产安全,无三废。
文档编号A23K1/165GK102362696SQ20111024333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蔡青和, 顾小松 申请人:上海欧耐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