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农业设施,为保障我国冬春蔬菜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而日光温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自然通风降温效果较差,夏季棚内温度高、湿度大,蔬菜无法正常生长。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在7-8 月间一般进行整地、闷棚,无法种植蔬菜,造成较长时间的空闲,浪费宝贵的资源。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日光温室,该多功能日光温室具有自然通风降温效果好,降低了棚内的温度及湿度,大大提高了温室利用效率的特点。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温室本体、盖膜和工作间,所述的盖膜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工作间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盖膜的上部设置有外遮阳,所述的温室本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工作间内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的温室本体的两侧山墙上分别设置有湿帘和轴流风机,所述的湿帘的下部设置有湿帘水池,所述的湿帘水池与湿帘水泵相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温度度传感器、轴流风机和湿帘水泵电连接。所述的湿帘高1. 2m,宽8m,湿帘厚10cm。所述的湿帘水池的容积为lm3。所述的温室本体内设置有育苗床。本发明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设置有轴流风机和湿帘,自然通风降温效果好,降低了棚内的温度及湿度,大大提高了温室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1是多功能日光温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多功能日光温室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温湿度传感器,2、外遮阳,3、盖膜,4、湿帘,5、温室本体,6、微电脑控制器,7、工作间,8、轴流风机,9、湿帘水泵,10、湿帘水池,11、育苗床。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的多功能日光温室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其结构包括温室本体5、盖膜2和工作间7,所述的盖膜3设置在温室本体5的上部,所述的工作间7设置在温室本体5的一侧,所述的盖膜3的上部设置有外遮阳2,所述的温室本体5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所述的工作间7内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6,所述的温室本体5的两侧山墙上分别设置有湿帘4和轴流风机8,所述的湿帘4的下部设置有湿帘水池10,所述的湿帘水池10与湿帘水泵9相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6分别与温度度传感器1、轴流风机8和湿帘水泵9电连接。所述的湿帘4高1. 2m,宽8m,湿帘4厚10cm。所述的湿帘水池10的容积为lm3。所述的温室本体5内设置有育苗床11。温湿度传感器1感应温室本体5内的温度和湿度,将信号传给微电脑控制器6,通过微电脑控制器6对湿帘水泵9和轴流风机8进行自动控制。在温室本体5内加装育苗床11,改装为育苗温室,提高了温室利用率,育苗完成后封闭轴流风机8及湿帘窗口,拆除育苗床11,即可恢复为冬春设施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多功能日光温室,包括温室本体、盖膜和工作间,所述的盖膜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工作间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的盖膜的上部设置有外遮阳,所述的温室本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工作间内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的温室本体的两侧山墙上分别设置有湿帘和轴流风机,所述的湿帘的下部设置有湿帘水池,所述的湿帘水池与湿帘水泵相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温度度传感器、轴流风机和湿帘水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其特征是所述的湿帘高1.2m,宽8m,湿帘厚 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其特征是所述的湿帘水池的容积为l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其特征是所述的温室本体内设置有育苗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日光温室,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温室本体、盖膜和工作间,所述的盖膜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工作间设置在温室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盖膜的上部设置有外遮阳,所述的温室本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工作间内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的温室本体的两侧山墙上分别设置有湿帘和轴流风机,所述的湿帘的下部设置有湿帘水池,所述的湿帘水池与湿帘水泵相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温度度传感器、轴流风机和湿帘水泵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具有自然通风降温效果好,降低了棚内的温度及湿度,大大提高了温室利用效率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G9/14GK102356737SQ2011103308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波, 吴雄, 谭键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