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及脱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芭蕉芋繁殖脱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及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芭蕉芋(fe/wa edulis ^er)别名蕉藕、旱藕、藕芋等,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 (人工栽培收获块茎一年生)草本植物,原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适应性广(在年均温16°C,年降水800mm以上亚热带区域各类土壤均可栽培)、耐逆性强(耐寒旱、病虫害极少)、产量潜力大(亩产2. 5-8. Ot)、淀粉含量高(干品淀粉含量60. 0 % -66. 0 % )。芭蕉芋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贵州,经历了从栽培观赏-食物应用-工农业规模化开发的发展进程,广泛用于淀粉、粉条、酒精加工等领域,茎叶可作为饲料应用于畜牧业养殖领域,成为集食物、再生能源和饲料于一体的多用途特色经济作物。贵州芭蕉芋年栽培面积50万亩以上,块茎产量150万t以上,其中黔西南州栽培面积30万亩,块茎产量100万t,工农业产值10亿元,惠农6万人,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保持芭蕉芋优良性状的方法是采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而在栽培上长期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会导致各种病害侵染,导致品种退化和减产。采用茎尖组培成苗可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但贵州芭蕉芋种植时期在3-4月,正值旱季,缺乏灌水条件,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组培苗受缺水的气候条件限制而不能大面积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芭蕉芋繁殖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及脱毒方法,只需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药液中浸泡即可,块茎易于栽培,不受缺水等气候条件的限制,栽培成活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是由赤霉素0. 16 0. 24克、乙酰水杨酸 19. 0 2克和盐酸吗啉胍2. 0 2. 8克混合制备而成。优选的,上述药物是由赤霉素0. 2g、乙酰水杨酸22g和盐酸吗啉胍2. 4g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药物对芭蕉芋块茎繁殖的脱毒方法取前述的药物,溶于60 90kg水中得脱毒药液备用,种植前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脱毒药液中浸泡0. 5 1.5h,取出块茎种植。优选的,将所述的脱毒药物溶于80kg水中。发明人对本发明药物的脱毒效果进行了验证 受试品种紫叶红花芭蕉芋。受试药物赤霉素(选用水溶性粉剂商品5g,赤霉素含量为4%)0. 2g、乙酰水杨酸 (又称阿司匹林,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商品颗粒50g,乙酰水杨酸含量为44%) 22g和盐酸吗啉胍(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病毒灵颗粒12g,盐酸吗啉胍含量为20%) 2. 4g混合均勻,即得。脱毒方法将受试药物配制成500倍、800倍和1200倍的药液备用,选取种芽饱满、近圆形的芭蕉芋复芽种块茎(具2个以上芽、每个种茎块茎0. 16-0. 18 kg),置于药液中浸泡0. 5h,以相同品种和时间清水浸种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药物浸种芭蕉芋的农艺性状表现比对照优良。本发明配方3 种浓度处理中,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7. 9%-23. 8% (本发明配方1200倍浸种增产23. 8%效果最好),表明本发明配方对芭蕉芋浸种脱毒具有明显增产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采用组培苗来保持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只需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药液中浸泡即可消除各种病害的侵染,药物脱毒效果较好,脱毒后的芭蕉芋能增产20%以上,具有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脱毒后的芭蕉芋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并且块茎栽培的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赤霉素(选用水溶性粉剂商品5g,赤霉素含量为4%)0. 2g、乙酰水杨酸 (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商品颗粒50g,乙酰水杨酸含量为44%) 22g和盐酸吗啉胍(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病毒灵颗粒12g,盐酸吗啉胍含量为20%)2.4g混合均勻,溶于80kg清水中,搅拌使药剂充分溶解,制成脱毒药液。种植前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脱毒药液中浸泡lh,取出块茎种植。经脱毒处理后的芭蕉芋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收效果较好。实施例2 取赤霉素(选用水溶性粉剂商品4克,赤霉素含量为4%)0. 16g、乙酰水杨酸(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商品颗粒^g,乙酰水杨酸含量为44%) . 2克和盐酸吗啉胍(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病毒灵颗粒10g,盐酸吗啉胍含量为20%) 2g混合均勻,溶于60kg清水中, 搅拌使药剂充分溶解,制成脱毒药液。种植前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脱毒药液中浸泡0.证,取出块茎种植。经脱毒处理后的芭蕉芋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收效果较好。实施例3 取赤霉素(选用水溶性粉剂商品6克,赤霉素含量为4%) 0. 24g,乙酰水杨酸(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商品颗粒45克,乙酰水杨酸含量为44%)19. 8g和盐酸吗啉胍(选用人体医用肠溶性病毒颗粒14克,盐酸吗啉胍含量为20%) 2. 8g,溶于90kg清水中,搅拌使药剂充分溶解,制成脱毒药液。种植前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脱毒药液中浸泡1.证,取出块茎种植。经脱毒处理后的芭蕉芋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收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赤霉素0. 16 0. M克、 乙酰水杨酸19. 0 2克和盐酸吗啉胍2. 0 2. 8克混合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赤霉素 0. 2g、乙酰水杨酸22g和盐酸吗啉胍2. 4g混合制备而成。
3.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进行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药物溶于60 90kg水中得脱毒药液备用,种植前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脱毒药液中浸泡0. 5 1.5h,取出块茎种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药物溶于 80kg水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芭蕉芋块茎繁殖脱毒的药物及脱毒方法,脱毒药物是由赤霉素、乙酰水杨酸和盐酸吗啉胍混合制备而成,将脱毒药物配制成药液,芭蕉芋块茎置于药液中浸泡后种植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采用组培苗来保持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只需将芭蕉芋块茎置于药液中浸泡即可消除各种病害的侵染,药物脱毒效果较好,脱毒后的芭蕉芋能增产20%以上,具有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脱毒后的芭蕉芋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并且块茎栽培的成活率高。
文档编号A01N47/44GK102487957SQ2011103722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周明强, 周正邦, 欧珍贵, 罗亚红, 龚德勇 申请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