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连栋保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2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光连栋保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聚光连栋保温室。
背景技术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动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养殖的建筑。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育苗或动物的养殖等。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为单体结构,棚与棚之间一般间隔5米左右,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另外,现有的大棚由于设计缺陷,保温效果差、采光率不好,造成使用成本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光连栋保温室。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是由一个以上的太阳能温室构成,各温室之间有共用墙体,各温室的屋顶由背光面和采光面构成,各温室内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连接至地床上的太阳能地面散热器,在两相邻温室之间设有天沟,在天沟上设有双向强力除雪风机,在各温室的棚顶部设有卷帘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卷帘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温被卷帘机和通风口卷帘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各温室屋顶的背光面设有通风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温室内的上方设有内保温天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天沟上设有保温被。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温效果好、采光面大,透光率好,确保采光屋面冬季不结霜结露,提高光能利用率, 同时降低温室内的活动阴影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是由一个以上的太阳能温室构成,各温室1之间有共用墙体2,各温室1的屋顶由背光面3和采光面4构成。温室内增加蓄热载体,在温室 1内设有太阳能集热器5,太阳能集热器5通过管路连接至地床上的太阳能地面散热器6,在两相邻温室之间设有天沟7,在雨雪天里,可将棚顶的积水导入地面,减小棚顶的压力,保证了连栋保温棚的正常使用,在天沟上设有保温被。在天沟7上设有双向强力除雪风机8,在各温室1的棚顶设有卷帘架9。[0013]在卷帘架9的采光面设有保温被卷帘机、在背光面设有通风口卷帘机。各温室1 屋顶的背光面3设有通风口、在各温室1内的上方设有平拉气泡膜内保温天幕10。温室围护结构达到绝热保温,墙体采用聚乙烯苯板200mm厚度,采光屋面采用丙纶热熔棉的保温被。达到墙体和保温被匹配,传热系数达到0. 76KJ/m2. h. k.保贮浅层地热能和白天太阳光转成的热能,达到温室内温度稳定平衡。冬季夜间放热降温不大于5摄氏度。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采光面积大,透光强率,确保采光屋面冬季不结霜结露,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降低温室内的活动阴影比。温室内采光面积不低于4比1,透光率达到百分之85以上。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采用混凝土立柱,混凝土天沟梁,后屋面采用镀锌板珍珠岩,丙纶防水屋面。聚光连栋保温室是在冬季不加温,采用保温措施,正常进行蔬菜、 花卉、果树栽培的园艺设施。
权利要求1.聚光连栋保温室,是由一个以上的太阳能温室构成,其特征在各温室(1)之间有共用墙体(2),各温室(1)的屋顶由背光面(3)和采光面(4)构成,各温室(1)内设有太阳能集热器(5),太阳能集热器(5)通过管路连接至地床上的太阳能地面散热器(6),在两相邻温室之间设有天沟(7),在天沟(7)上设有双向强力除雪风机(8),在各温室(1)的棚顶设有卷帘架(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连栋保温室,其特征在于在卷帘架(9)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温被卷帘机和通风口卷帘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连栋保温室,其特征是在各温室(1)屋顶的背光面(3)设有通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连栋保温室,其特征在于各温室(1)内的上方设有内保温天幕(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连栋保温室,其特征是在天沟上设有保温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属于种植温室,是由一个以上的太阳能温室构成,各温室之间有共用墙体,各温室的屋顶由背光面和采光面构成,各温室内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连接至地床上的太阳能地面散热器,在两相邻温室之间设有天沟,在天沟上设有双向强力除雪风机,在各温室的棚顶部设有卷帘架。在卷帘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温被卷帘机和通风口卷帘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连栋保温室,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温效果好、采光面大,透光率好,确保采光屋面冬季不结霜结露,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降低温室内的活动阴影比。
文档编号A01G9/14GK202153902SQ201120273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
发明者代永 申请人:张兴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